张营
摘 要:熔体泵作为聚酯装置的关键设备,从开工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聚酯装置使用的熔体泵在日常使用中,出现多次扭矩限制器脱落的情况,进而导致熔体大量排废,在影响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车间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增加扭矩限制器设定值等) 对熔体泵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但整体效果效果不好,也成为影响当前装置平稳运行的最大隐患。该文将研究熔体泵控制的方案,找出导致扭曲限制器脱开的核心原因,进而提出对原有方案加以改进。通过对实际结果的评估,可以看出所采用的熔体泵控制方案的控制措施和方案是得当的。
关键词:熔体泵 故障分析 故障应对
中图分类号TQ0512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b)-0061-02
熔体泵作为聚酯装置的关键设备,从开工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聚酯装置使用的熔体泵在日常使用中,出现多次扭矩限制器脱落的情况,进而导致熔体大量排废,在影响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熔体泵问题对于车间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隐患,针对这一问题,车间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增加扭矩限制器设定值等)对熔体泵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但整体效果效果不好。该文将研究熔体泵控制的方案,找出导致扭曲限制器脱开的核心原因,进而提出对原有方案加以改进。
1 熔体泵原控制方案简介
熔体泵属于高温齿轮泵,造价较高。除了具备常用的联锁功能外,在泵体和电机之间,安装了扭矩限制器,名为AUTOG URD,如果该限制器出现过载的情况,会使电动机和泵体脱离,过载消除后,限制器复位运行。该泵控制原理如下。
图1展示了熔体泵的控制原理,该回路在DCS内能够实现。该泵的设计思路是对泵出口的压力进行调节,使用变频器对熔体泵的转速甲乙调节,并实现泵体出口压力的稳定。为了保持下游装置熔体在压力参数上的稳定,需要将最终出口PIC-11820的压力作为主回路,而泵出口压力PIC-11807作为副回路。对于出口压力的检测,采用双重方式检测,在DCS上通过II-11807开关可选择采用哪一个检测点。SI-11803负责检测泵体的转速状况,而II-11836则是对电机的电流进行检测。在泵的出口压力超过设计值时,泵联锁停机;当泵负荷大时,也即面临的作用力增加时,就引起限制器脱开,熔体泵停止转动。
2 扭矩限制器脱开的原因分析
车间的两台熔体泵在投用之后,出现了多次的限制器脱落事件,导致脱离的原因具有内在的相似性。以发生在2014年7月28日的脱落为例,下表记录了相应的参数,而图2展示了在限制器脱离前后的运行趋势图。
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熔体泵出现故障前后的状况简述如下:在13:00:25时,该泵仍然运行在正常状况,经过5s时间,到13:00:30时,熔体泵的出口压力开始从169.94kg/cm2下降至154.61kg/cm2,出现了15.33kg/cm2的降幅。由于控制方式此时为串级方式,为了保持压力平稳,PIC-11807.OP增大(由78.57%上升至86.57%),使泵转速SI-11803.PV升高(由32rpm升至36.81rpm),电机电流急剧增大(由224A升至249.15A)。经过事后的集中分析,导致出现泵体转速和电流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泵入口固体颗粒堵塞,控制回路持续增加输出,在半分钟之后,即13:01:00时,达到了最高值,最终导致限制器脱落。
由于泵体压力变化很快,事件出现的过程很短,在很短的时间内(几秒到十几秒之间内),现场操作人员难以及时发现泵体的变化,即使能够发现,也难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工艺流程方面的,但也对熔体泵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说明在熔体泵的控制上,存在不完善、不到位的地方,没有恰当的预防措施。基于上述理解,笔者对车间原有的熔体泵控制方案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主要是增加了联锁逻辑图,如下图所示,后续部分将对控制方案优化和改进进行详细说明。
3 熔体泵控制方案改进
通过前述分析可以知道,导致限制器脱落的主要原因是泵体的出口压力急剧降低时,为了保持压力的平稳,熔体泵的转速增加很快,出现泵体和电机联轴器之间的作用力突然增大,最终导致扭矩限制器脱开。结合这一原因分析,笔者尝试在控制方案中,增加自动切换控制方式的功能,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图3所展示的联锁逻辑。
图3所示的逻辑图所完成的功能是:当出口压力PIC-11807的测量值大于警戒值1时、泵电流大于设定值2时,DCS发出紧急声光报警;程序将PIC11807回路控制方式由串级或自动立即切换到手动,避免泵转速无限增大。在熔体泵运行时,PIC-11807输出即泵转速值进行限制,即使在最大负荷时,PIC-11807回路输出也不超过75%。。通过这些调整和改进,在出现原有相似的泵体故障时,在操作人员没有发现的情况下,这一逻辑也能够对熔体泵的运行和限制器的脱落进行控制和保护。
在增加了这一联锁逻辑后,在紧急状况下,可能会对下游生产装置的运行造成一定影响,但能够减少非计划停工的次数,也能够更好地维持泵的正常运转。
4 效果分析
通过前后防方案的对比,该研究者对熔体泵的控制方案进行了调整和改进,新方案实施之后的几个月内,没有出现过限制器脱落的故障,熔体泵整体上运行正常,这与未改进之前连续八个月内出现近10起脱落事件相比,成效明显,也实现了预期的改进目标。
参考文献
[1] 日本岛津公司.高温齿轮泵使用说明书[S].1990.
[2] 赵雪华,朱天霞.泵的理论与应用[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3] 濮良贵.机械零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