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2015-10-09 19:03徐明松
检察风云 2015年18期
关键词:格拉纳尔罕名曲

徐明松

有时,音乐的记忆非常恒久,有着穿越时光的力量。近日,耳畔仿佛总有一缕轻曼而伤感的乐音萦绕,她来自久远的年代。

一位诗人朋友上个月从西班牙归来,见面就说:“当我去到红宫的时候,就想到你说的故事。”他所说的红宫就是西班牙南部古城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这个远在中世纪由来自北非的摩尔人建筑的格拉纳达王国的宫殿,绚烂至极,是阿拉伯宫殿庭院建筑的杰作。因为院墙多用红色砂岩砌成,习惯称为“红宫”,阿尔罕布拉在阿拉伯语中即为“红宫”之意。如果你在西班牙旅行,这里当然是向往之地。关于红宫靡丽非凡的描摹,亦当然族繁不及备载。红宫阅历世代沧桑数百年,几经兵燹之灾,及今犹见风华。只不过历史过往风云纪事总是令人感时伤怀的一种引子。据说1896年的某一天,被誉为“吉他史上肖邦”的西班牙作曲家泰雷加来到红宫。他到来之时正值黄昏,落日的余晖染尽重重的院落,弥漫着忧伤的氛围。四百年前,一个阿拉伯王朝的背影在安踏卢西亚高原的浪浪天风里消逝。抚今追昔,泰雷加忽然感时伤怀,写就了《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这一穿越百年的吉他名曲。

2008年,我曾经去西班牙旅游,虽然也非常想去毕尔巴鄂,想去看看盖里的那座闻名遐迩的后现代美术馆。然而,我一直心心念念的那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牵引着自己一路向南,去往格拉纳达。因为,我的故事与一位中国的音乐人有着某种情感联结。我去到红宫之际,也是近晚时刻。当我在廊庑间穿行,环顾着美轮美奂的阿拉伯雕饰和静水照映的泉池,遥想当年朝歌夜弦、富丽堂皇的场景,而今已若“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尤其当我趋近窗前,园中的静谧与窗外一截颓败的残垣和蜿蜒而去的苍茫山色相映衬,一种所谓通感油然而生。在我耳际一直萦绕的就是《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那么执拗,让我感受到音乐缪斯的魔幻力量。由此,我必须感恩的正是一位仁厚的音乐人类学学者,他就是前年八月故去的罗传开教授。

20多年前,我还在同济大学出版社工作,当初向他约了一本《外国器乐小品欣赏》的书稿,就此开始了我们之间的交往。他是个宅心仁厚的长者,有一次,也是夕照向晚时分,我去他衡山路上的住处,记得门口恰是15路车站,很喧闹。当我穿过小院,踏上那栋西班牙式楼房的顶层,心一下子安静了。硕大的坡面围合的空间里放置很少的家什,他打开了当时鲜少有的从日本带回的CD唱机,于是,一缕婉转流利的吉他乐音从音箱里汩汩流泻。那种用均匀而连贯的轮指法奏出的旋律刹那间扣紧了我的心弦,起始惆怅,继而明朗,终结时难舍难分,欲说还休。他告诉我,这是一部吉他名曲,叫做《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而在10多年后,我来到红宫,在记忆的影像里,不仅是流淌过宫殿屋顶层层叠叠的瓦片和林木青翠的庭院,还不断叠印到在罗先生那栋小楼的房间里一同聆听乐曲的影像。这篇小文既是我所有摄影故事里最为生动和深刻的记忆,抑或也是对罗先生以音乐启蒙人生的一份追思。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格拉纳尔罕名曲
昆山堂名曲师吴秀松生平考略
十二生肖·蛇
阅读者的春天
一首葡萄歌
中企收购西甲足球俱乐部格拉纳达
格拉纳多斯《十二首西班牙舞曲》风格与演奏研究
试析德彪西《格拉纳达之夜》音乐特色
阿尔罕布拉宫
趣填我国古典十大名曲
艾尔罕的生日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