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红梅,杨 勤*,丁考仁青,祁红霞,马登录
(1.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 甘南综合试验站,甘肃 甘南 747000;2.甘南州畜牧科学研究所,甘肃 合作 747000)
甘南牦牛枯草期补饲饲养模式研究示范
石红梅1,2,杨勤1,2*,丁考仁青1,2,祁红霞1,2,马登录1,2
(1.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 甘南综合试验站,甘肃 甘南 747000;2.甘南州畜牧科学研究所,甘肃 合作 747000)
[目的]为了研究甘南牦牛枯草期的补饲饲养模式。[方法]本研究在枯草期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组群的牦牛开展了不同方式的补饲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通过补饲减少掉膘损失398元/头,保活盈利380元/头,提高繁殖成活率增收247.5元/头;补饲育肥增收520元/头,舍饲育肥牦牛增收610元/头,犏牛增收874.5元/头。[结论]因此,牦牛枯草期可通过补饲减少掉膘,提高繁殖率和成活率,通过错峰育肥出栏缩短养殖周期,增加养殖者的经济效益。
牦牛;枯草期;补饲
牦牛终年放牧在海拔高、气候寒冷多变的高原牧区,牧草供应在一年四季中不平衡,致使牦牛不能持续生长,而是随着牧草的枯荣交替经历着“夏壮、秋肥、春乏”的循环。牦牛在自然放牧情况下每经过一个枯草期体重约减少20%~25%,俗称“掉膘”。掉膘不仅会造成牦牛机体乏弱、抗病力下降、增重缓慢、成熟晚,甚至在枯草期后期出现死亡。枯草期补饲一方面可以减少牦牛掉膘,提高牦牛的繁殖率和成活率;另一方面,冷季补饲肥育出栏,还可以缩短牦牛养殖周期,减少草场载畜压力,增加养殖者的经济效益。
掉膘是机体贮存营养的损失,除人们通常认为的脂肪损失外还有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丢失。严重掉膘会造成功能性组织器官损伤,使与之相关的生理机能弱化或丧失,在遇到灾害性天气或疾病时,容易出现死亡。掉膘幅度大、持续时间较长时,牦牛在暖季恢复体况需较长的时间,造成发情延迟或不发情,这就会间接影响所有与繁殖力相关的生产,造成多项生产性能指标下降。经试验研究,牦牛枯草期补饲可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1补饲保膘
2013年12月开始,给54头3.5~5.5岁的基础母牦牛和1.5~2.5岁的阉牦牛平均补饲育肥牛颗粒饲料0.5 kg/d·头,补饲70 d,试验组平均增重8.46 kg,对照组平均掉膘9.48 kg,试验组相对减少掉膘17.94 kg,除去饲料成本,每头牦牛可减少损失398元。保膘期间,也可将达到出栏体重的牦牛错峰出栏增加养殖效益。
1.2补饲保活
牧区饲草料缺乏,超载过牧和草场退化的加剧,致使一部分瘦弱牦牛很难渡过漫长的枯草期。一些贮备了饲草料的养殖户或专业合作社,在冬末春初,低价收购不能越冬的瘦弱牦牛,通过补饲和暖棚养殖,提高牦牛成活率。2014年示范基地试验表明,枯草期(1~2月)以1 500元/头的收购价,收购1.5岁左右牦牛122头,“放牧+补饲”养殖2个月,补饲成本112元/头,死亡4头,出售价2 060元/头,除去收购和饲料成本,盈利46 416元,平均380元/头。
1.3补饲提高繁殖率
牦牛较其他牛种晚熟、繁殖力低,一般两年一胎或三年二胎。甘南牦牛连年产犊的母牛据李恰如牧场调查统计约占20%[1]。在卓尼县、夏河县、合作市,母牦牛基本是两年一产,三年两产的比例都很少[2]。随着近些年草场退化和人畜争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12年调查统计甘南牦牛连年产犊率为17.97%[2]。经试验,每年1~5月份给怀孕母牦牛补饲配合饲料1 kg/头﹒天,母牦牛连产率可达到70%以上,犊牛成活率也明显提高,除去饲料成本,增收247.5元/头[3]。牦牛一年一产可减少空怀母牦牛饲养期草场的损耗,增加母牦牛繁殖周期内的产犊数和牛群周转速度,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牦牛一般是在经过多年的累积生长后,在某个枯草期到来之前集中出栏。但是,集中出栏存在市场供应不均衡和集中出售价格相对较低的弊端。在冬季错开出栏高峰期(8月下旬~11月下旬),补饲肥育出栏,是延长牦牛鲜肉产品供给时间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措施。
牦牛错峰出栏的关键是选牛时期和饲养管理。一般是在出栏高峰期或枯草季缺草料时,选择由于价低没有出栏、没有达到出栏体重或瘦弱不能越冬的牦牛和犏牛,以“暖棚+补饲”的方式饲养。出栏时间选在2~5月份,这时市场缺乏新鲜牦牛肉,价格也相对出栏高峰期高4~8元/kg。
2.1牦牛“放牧+补饲”肥育模式
2013年10月份至2014年1月份,牦牛在放牧情况下每天补饲1.5 kg精料,60 d可增重16.04 kg,而没补饲的对照组60天掉膘16kg,在牦牛肉市场价不变的情况下,除去饲料成本,可增收410元/头,加上市场差价,实际增收为520元/头。因此,在市场牛肉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甘南牦牛应在掉膘前(10月下旬)出栏,若推迟出栏,需进行适当补饲;根据市场规律,12月后牦牛肉均有不同程度涨价,错开出栏高峰期肥育出栏,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在青藏高原牦牛养殖区推广此项技术,对保护高寒牧区草原生态及增加农牧民收入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4]。
2.2牦牛舍饲肥育模式
2014年2月-5月开展牦牛暖棚舍饲肥育试验,试验分两地四组,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为1.5~2.5岁小牛,每天饲喂精料1 kg/头,粗饲料1 kg/头,育肥60 d,设对照组;试验三组为3.5岁大牛育肥60 d,每天饲喂精料1.5 kg/头,粗饲料1.5 kg/头,肥育60 d。
试验一、三组精料配方:正大育肥牛浓缩料30%、粉碎玉米70%。
试验二组精料配方:大榨菜籽饼19%、粉碎玉米65%、青稞12.9%、磷酸氢钙2%、食盐1%、复合维生素预混料0.1%。
粗饲料:碾轧青稞草。
表1 牦牛舍饲育肥试验
经育肥,试验一组增重15.72 kg,日增重262.04 g,试验二组增重11.93 kg,日增重198.81 g,对照组掉膘4.79 kg。除去饲料成本,试验一组平均增收265.65元/头,试验二组平均增收175.15元/头,对照组损失143.7元/头。试验三组增重29.50 kg,日增重491.67 g。除去饲料成本,试验三组平均增收610元/头。
2.3犏牛舍饲肥育模式
犏牛,是黄牛与牦牛远缘杂交所生产的优势杂种个体,一般雌性个体产奶,雄性个体役用后产肉。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犏牛(雄性个体)生产转向肉用为主,养殖年限也逐渐缩短。过去,一头犏牛饲养7~8年后才育肥出栏,现在通过舍饲肥育2~3岁就能出栏,产肉量也有所提高。
2014年2月~5月开展犏牛暖棚舍饲肥育试验,试验分两组,每天饲喂精料3 kg/头,粗饲料3 kg/头,肥育90 d。
试验一组精料配方:正大育肥牛浓缩料30%、粉碎玉米70%。
试验二组精料配方:大榨菜籽饼16.1%、粉碎玉米53.03%、麸皮29.77%、食盐1%、复合维生素预混料0.1%。
粗饲料配方:青稞草60%、麦草20%,燕麦草10%、豌豆草10%。
表2 犏牛舍饲育肥试验
犏牛舍饲肥育试验表明,试验一组平均增重46.56 kg,日增重517 g,试验二组平均增重39.96 kg,日增重444 g。除去饲料成本,试验一组平均收入497元/头,试验二组平均收入448.2元/头。犏牛育肥前的收购价是5 500元/头,育肥后出售价是7 200元/头,除去饲料成本,实际增收874.7元/头。
3.1改变牦牛产区群众养殖观念,推广牦牛枯草期补饲模式
牧区群众受传统思想的束缚,祖辈沿袭牦牛纯天然放牧饲养,没有补饲意识和花钱给牦牛购买饲料的想法。随着草场退化和自然灾害频发,传统养殖方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一些思想开放和处在农牧交错地区的养殖户,在科技人员的示范带动下,开始了枯草期补饲和错峰肥育出栏,并从中获取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带动牦牛产区农牧民开展枯草期补饲。
3.2贮备饲草料,在枯草期进行牦牛舍饲育肥可行
牦牛舍饲育肥长期以来备受争议,一是因为牦牛性野难驯,舍饲管护存在困难;二是牦牛长期野外生长,不能适应圈养环境和饲喂饲料。试验表明,牦牛舍饲养殖,要经过一定的适应期,在试验初期,牦牛不采食任何饲料。经过3~5 d,逐渐开始采食燕麦草,10 d后开始采食精料。在适应期内,牦牛不但不增重,还出现掉膘现象。一般幼龄牦牛的适应期较长,需要一个月左右,从第二个月开始逐渐增重;3岁以上牦牛,适应期相对较短,15 d左右就开始增重。
[1]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
[2]石红梅,杨勤,马登录等.甘南牦牛繁殖性能调查及提高繁殖性能的技术措施[J].中国牛业科学,2013(1):80-83.
[3]石红梅,丁考仁青,杨勤等.甘南牦牛一年一产试验[J].中国牛业科学,2013(6):35-37.
[4]马登录,杨勤,石红梅等.牦牛错峰出栏肥育试验报告[J].中国牛业科学,2014(1):21-22.
Research on the Supplementary Feeding Breeding Pattern of Gannan Yak in the Hay period
SHI Hong-mei,YANG Qin,DING Kao-renqing,QI Hong-xia,MA Deng-lu
(1.GannanSyntheticalExperimentalStationofNationalBeefIndustrialTechnologySystem,Hezuo,Gansu747000;2.GannanDistrictAnimalScienceInstitute,Hezuo,Gansu747000)
【Objective】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feeding mode of Gannan yak in withered grass period .【Methods】In this study, different methods of feeding trials in withered grass period were carried out on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different kind of groups.【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y supplementing,we Cut off the fat loss 398 Yuan/head,kept alive profit 380 Yuan/head,increased income 247.5 Yuan/head on increasing reproductive and survival rate, increased supplementary feeding and fattening income 520 Yuan/head,and increased income of 610 Yuan/head by barn fattening and income of 87.45 Yuan/head on pien niu.【Conclusions】Therefore, we can Cut off the fat loss of yak in withered grass period and increase reproductive and survival rate by supplementary feeding, and shorten the breeding cycl by staggering peak fattening ,so as to increas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farmers.
yak; hay period;supplementary feedin
2015-03-11修改日期:2015-04-11
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8)。
杨勤(1959-),男,甘肃会宁人,学士,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畜牧专业技术研究与推广
*执笔人:石红梅(1980-),女,甘肃民勤人,硕士,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专业技术研究与推广。
S823.4
A
1001-9111(2015)05-00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