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云峰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起到教育、改造、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作用。目前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着不够严肃的问题,而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要“真严肃”。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重要规矩
政治生活是与经济、文化生活既相对应又相联系的一种人类社会生活,它源于政治组织的政治活动,既包括政党、国家等政治组织的整体的政治生活,也包括党员、公民等组织成员的个体的政治生活。
“党内政治生活”这一概念,在马恩著作中找不到原话,但有一些相关论述,在列宁的著作中就有了较丰富的论述。但最早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毛泽东,1929年他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了“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的要求,我党成立以来,特别注重通过党内生活抵制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侵蚀,解决党内矛盾和维护党的纪律,尤其是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党全面总结了处理党内关系的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遵循这些准则,党取得了革命胜利。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多次倡导,要“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造成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又有统一意志、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正式使用了“党内政治生活”概念,1982年党的十二大及以后历次党的代表大会修订的党章都明确规定:“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广义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指党内全部政治活动,包括党内的组织体系、政治关系、思想文化、规章制度等。狭义的党内政治生活,则主要指党内的思想文化、领导决策和党内的关系、制度、行为状态等,包括党组织开展的自身建设活动和党员参加的党内活动。
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生命与力量源泉
(一)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最富有革命精神和革命品格的工人阶级优秀分子组成的一支有理想有纪律的队伍,有着其他任何政党都不具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前党的凝聚力有所削弱、战斗力有所下降,根本原因在于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
(二)保持党的公信力和话语权。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公信力和话语权,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现实基础之上、植根于一定历史实践之中的,这就是人民的活动。党的公信力和话语权是掌握在人民手中的,失去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党将演变成一个特殊利益集团,对此人民群众是不可能暴发无穷的力量来支持的。
(三)保持党的生命力和发展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具有教育、改造、管理和监督作用,对党的组织具有凝聚作用,对领导班子具有权威维系作用,对全党具有统一意志和步调作用。习近平曾形象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大熔炉”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那是炼不出钢来的。
三、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不严肃问题不容忽视
十八大后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政治性得以恢复,尘埃得以清洗,但多年积弊还非常严重,彻底解决仍需时日。
(一)党的组织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一些党组织把党内政治生活变成没有“党内”与“政治”的“生活”。一是淡化。习近平指出:“一些人不知党内政治生活为何物,是非判断十分模糊。”二是弱化。一些党组织活动随意,党内情况不通报、不反映,重大决策不讨论、不民主,独断专行与分散主义并存。三是荒化。一些党组织长期不开展“三会一课”活动,或以念报纸、读文件、看电教片、传达上级讲话应付,方法陈旧简单,缺乏吸引力、凝聚力。
(二)党员个体参加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一是思想滑坡、修身不严。有的理想信念动摇,政治态度暧昧;有的有闲暇觥筹交错,无精力看书学习;有的很少在党内生活会上汇报思想,主动接受组织监督;有的对党不忠,在党不爱党、不言党、不护党,甚至怨党、恨党、反党。二是为官不正、用权不严。有的以权谋私、滥用职权,搞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用人情替代原则。三是不讲规矩、律己不严。有的目无组织纪律,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自由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随心所欲,口无遮拦,有的顶风违纪还在搞“四风”、不收敛不收手。四是为官不为、谋事不实。有的政绩观不正,干事只图领导看得见、不图群众得实惠。五是敷衍了事、创业不实。有的尸位素餐、推诿扯皮,布置任务当“中转站”、“二传手”,落实任务作“壁上观”、“旁观者”;有的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六是投机取巧、做人不实。有的政治生活“江湖化”,看人办事,见风使舵;有的热衷搞小山头、拉小圈子,无原则组织和参与“同学会”“宗亲会”。有的在群众面前摆谱,领导面前讨好。
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会使腐败横行,导致党的性质改变,动摇党的执政地位,阻碍和破坏党的事业发展。
四、为什么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
(一)顶层设计不够全面,整体要求不够严密。严肃党内生活的标准是党章及党的法规。但现行党章和党的法规设计不够全面,整体要求有疏漏。如现行的党章,仅有一处提到党内政治生活的具体内容,未对党内政治生活的概念、地位和要求作出明确规范。1980年制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本是我党第一个党内政治生活法规,但它理论阐述较多,刚性制度要求不够具体。制定以来宣传不够、执行不力,不少党员干部知之不多不深,加之时日已久,亟待修订完善。
(二)用人导向不够科学,干部考核不够完善。第一,选人用人不够科学。选人用人是个风向标, 直接关涉党内政治生活状态。“用一君子,则君子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一是选用不规范。一些领导凭个人好恶用人,搞“小圈子”、亲亲疏疏、团团伙伙,封官许愿,公权私授、任人唯亲,导致一些德才素质低、干部群众评价差的人得以提拔重用。二是人为设障碍。有的把区县、乡镇划分为三六九等,挪来挪去,没有真正做到人岗相适;硬性划定“改非”年龄,浪费干部资源,硬性规定青年干部年龄,忽略干部成长规律和使用规程;过分强调考试,混淆了干部评价标准,挫伤了干部积极性,损害了政治生态。三是干部素质不高。有的跑来跑去,拉拉扯扯,干的不如说的多,自我设计,人心思动。第二,干部考核不够完善。干部实绩考核直接影响到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和方法。缺乏科学的指标体系,宏观项目相同、微观指标繁锁,横向比较少,考核标准、程序和方法单一化表面化,结论公式化。“官评官”难逗硬,“民评官”难参与,形成“利益共同体”,助长了“好人主义”。
(三)组织生活不够规范,党员管理不够严格。有些地方党员入口把关不严,发展党员首选依据不是党章和党员发展细则,而是每年规定的数额,把指导数当成任务数。组织培养简单化,政治审查形式化,以至有的党员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党员、何时入的党。党员“在场”自由松散,有的多年没有参加过党员培训。党员出口开关不畅,有的人长期不参加党的活动,不完成党交办的任务,不缴纳党费,大量口袋党员存在,有的甚至与党离心离德,但不少的人却仍然留在党内,不起积极作用,反起负面影响。
五、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出路在于真严肃
(一)基本前提:严肃顶层设计。一是修订《党章》在总纲中,对党内政治生活的概念、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制定专章或在相关章节中,对党内政治生活提出具体要求。二是按照从长远性、根本性、全局性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从严治党的要求,制定《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法。三是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活经验,制定一系列党内政治生活规章制度,使之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
(二)根本措施:严肃选人用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入手,如果用错了人,只能把错误的东西放大。要着力解决唯票、唯分、唯GDP等突出问题,完善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二十字好干部标准,看党性、看作风、看实绩、看操守、看民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公认度。
(三)重要导向:严肃干部考评。建立科学性、差异化的党员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发展质量、民生改善、社会稳定、法治建设、作风转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等作为考核重点,防止短期行为、“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和违反公德、腐化奢靡风气产生。
(四)战略工程:严肃教育管理。一是严把入口关,坚持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规范发展工作,保证党员质量。二是加强党员教育,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适应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能力,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实施“党员退出机制”,实现党员教育、民主评议和处置不合格党员制度化、经常化,疏通党员队伍“出口”。
(五)常态工作:严肃党的制度。关键是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气候”。一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增强执行民主集中的自觉性、规范性。二是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之成为全体党员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实现扶正祛邪、整体优化。三是认真开展党内思想斗争,让灵魂在亮相中净化、让思想在碰撞中打磨,让党的肌体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四是深入持续开展反腐败斗争,既惩贪去腐、除恶务尽,又防微杜渐、标本兼治,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五是充分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加强党员主体意识教育,发挥党员主体性作用。
作者:中共重庆市巫山县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教授级高级讲师
责任编辑: 马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