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创业:我是互联网的信徒

2015-10-08 15:39心驰
当代工人 2015年14期
关键词:微信学生

心驰

风中豪言

郭泽德发钱的那一瞬间,颇有老板派头。

打开左手一直握着的黑色钱包,抽出半新不新的百元钞,轻轻放在桌上。他顿了顿,手指隔着钱币重重敲击桌面两下,“虽然我没多少钱,但激励机制一定会做好。我今天就是来给你们发钱的。”

我瞥了一眼,抽出那叠钞票后,他的钱包立马瘪了。

郭泽德是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学生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学术中国微信公众号的创办人。这个听上去略显枯燥的个人微信号,在他和团队努力下做得风生水起,受到粉丝们的热捧。

4月末,他到沈阳一家媒体交流运营经验。团队里有两位成员在辽大读研,郭泽德匆忙中赶来与两人见面。

他是来鼓劲的。两位成员平时学业繁重,牵扯了不少精力,况且又是学生,自然不及他用心。“不能光我一个人上劲,大家都要上劲,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郭泽德反复强调,“你们得认真对待,当成自己的事去做。”

两人犹疑不决。其中一位问他未来的前景,郭泽德的语气显得有些亢奋:“互联网就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它就跟水电一样,生活绝对离不开。这个事咱们有可能做成,也可能做不成,但这个机会不能错过。”

他甚至摊出了底牌,说酝酿了一个衍伸产品,已经开始接触投资人。“只要有人投资,分分钟我就能做起来,但是你们必须在后面把工作稳住!”

郭泽德的话很有鼓动性,包括他现场发钱的手段——之前团队成员的工资都是打卡,两人的劲头一点点饱满起来。

见面结束,他和我走出辽大校园。那天沈阳六级大风,顶风走在路上,我们谈到了钱。“钱这个东西,最不值钱了。如果你做出了东西(产品),钱会大把大把朝你飞。”

呼呼的风声,根本盖不住他的铿锵豪言。

辞职读博

2006年夏末,在兰州初识郭泽德,我们是同班同学。

他身体很结实,有着北方人的憨厚感,在一堆同学里并不很惹眼。跟大多数人不同的是,他不经常上课,早出晚归的在校外忙碌。

后来才知道,他在媒体实习。没有老师指导,也没有所谓的“线路”可跑,他就冲到街头搞随机采访。大夏天,西北日头很毒,郭泽德吭哧吭哧蹬着自行车四处奔波。他能沉得下身段,很多同学嘴上说说,骨子里却做不到。

他还有一项特殊技能:抓住问题要害。学生去采访,很多单位并不买账,郭泽德经常直奔大领导办公室,对方只能老实接待。“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后来这被我们奉为实习的圭臬。

很快,郭泽德的兴趣转向了互联网。他自学网页制作、架构运营、内容编辑,跟班上另一位同学先后合作了几个网站。无人强求,他做得不亦乐乎,“多好玩啊”。

在沈阳跟媒体交流时,他转述了一段马云的话:很多人一生就输在对新生事物的看法上,第一个看不见,第二个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很多事你哪怕比别人先迈出一个脚指头的距离,你就有了先发优势。”

9年前,马云还没火,他已经自发地如此践行了。

2009年研究生毕业,郭泽德进河北一所高校当了老师。这个选择有些背离他的初衷,“主要考虑离家近点”。他是家中独子,希望能在父母身边尽孝。

一边教课,他还一边带着学生办报纸、建网站、录制视频节目。系里每月只能提供800元报纸印费,其他所有成本都靠他和学生四处化缘。

郭泽德喜欢和学生一起做事,后来他创办学术中国微信号,团队里好几位骨干成员都是之前的学生。只是后来再回头看,他觉得当年的付出与所得并不那么成正比。“工资不高,关键是没有成就感,日复一日都是常规性的工作。”他觉得好像被困在了笼子里,有气力却无处可使。

不如离去!2013年,他毅然选择脱产考试,如愿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辞职,缴纳违约金,变卖家当进京,一切都显得肆意而匆忙。

这之后,他开始驶入生活的快车道,在互联网堆建的平台上一路狂奔。

打造微信大咖

说肆意,是因为他此时已是拖家带口。

研究生毕业后郭泽德成了家。考博临近尾声时,女儿诞生,爱人为照顾孩子做了全职妈妈。家里一下断了经济来源,“压力大死了”。

在北京的最初几个月,郭泽德忙得像个陀螺。博一的课不少,他还四处赶场听讲座,“都快被淘汰了,要多充充电”。课外为生计,他做过兼职,还四处跑着给人上课。每天坐着地铁,在黝黑的地道穿城而过,空气中仿佛都塞满了奔波的嘈杂与奋斗的激越。4小时车程加上4小时课程,一次挣400元,每月1600元,解了他燃眉之急。后来郭泽德获得国家奖学金3万元,终于有了喘息余地。

其间,罗振宇到学校开讲座。这位前央视资深制片人、现互联网著名自媒体人,认为在互联网发展格局下,传统媒体终将被新媒体溶解,未来的传播本质就是社群格局。这番论述令郭泽德醍醐灌顶,当年对互联网的兴致再次从心底翻腾而出。“当时我就想一定要试一试,做一个自己的东西。”

罗振宇玩转自媒体,靠的是微信公众号,投入小成长空间大。郭泽德中了毒,也想从此切入,但此时微信平台已经推出一年多,市场空白点大都被占据了。做什么呢?

他和同学商议,健身、休闲、饮食都考虑过,但觉得做这些没优势。“我就反过来想,我最需要什么,博士这个群体最需要什么。”饭桌上几人争议许久,聚焦到了一点,“就是如何多发论文顺利毕业”。郭泽德申请了微信账号,起名学术中国,希望打造一个社科综合类平台,帮助高校学生和青年老师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第一条微信内容发出是2014年的3月1日,阅读人数不足50人。也许确实找准了空白点,两个月后用户就过万,未满一年用户即突破30万。

他下了大工夫。起初是他一人在做,每天搜集四五篇文章发出去,然后根据后台数据反馈进行微调。为了扩大用户群,他会使一些“歪招”:跟同学聊天时拿起对方手机,偷偷添加学术中国的微信号,几天后对方惊呼“这是咋回事”时,他在一旁窃笑。

学术中国的影响日益显现。有天,导师在微信上分享一篇文章,推荐学生阅读。郭泽德一看,正是自己推送的,“高兴坏了”。

再后来,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得知圈子里的很多老师都订阅了自己的微信号,郭泽德倍感欣慰。他知道自己当初的预判对了。

坚定信徒

他的生活开启了更多可能性。

微信号用户人数过5000时,有人主动找他做广告,“发一条一万元”。郭泽德抵住了诱惑,“那些商品不行,接了就是砸自己牌子”。尽管当时他的爱人和孩子也到了北京,生活一点不宽裕。

后来他发了一条书的广告,很多用户不买账,“好多留言骂的”。郭泽德策划了线下活动“学君请吃饭”,一为平息事端,二是想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共事。风波成功化于无形,他也逐渐组织起了团队。

2014年底,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学生创业峰会,郭泽德的项目拿下二等奖。台下坐着不少投资人,有人找到他谈合作,“想占领微信这个阵地”。他重新有了收入,每月可以给团队成员发些工资。

做线下活动时,郭泽德结识了不少出版社的朋友。传统媒体对于试水互联网,有着诸多不解,大家请他分享经验。小范围讲了下,效果甚好,后来北京数家出版社都正式请他前去交流培训。“最忙时一天跑了3家,午饭就对付吃个卷饼。”

郭泽德一开始并不擅长这种社交活动,后来他想通了,“就当是为团队做宣传了”。慢慢地,他从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感觉很多人需要你,变成了社会链条上的一环,而不像高校老师跟社会咬合度不够。”现如今,只要有单位约请,他一定赴约。

他的付出没白费。微信用户稳定增长至40万人,线下活动越来越丰富,跟新组织接洽了投资。他去讲课的一些单位,还主动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说只要毕业就跟我签约”。他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热潮带给他的改变,“如果以纯学生的身份,哪个单位会这么高看你?”郭泽德告诉我,博士现在也不好就业,特别是想留在北京城。

他在辽大也是这么给两位成员鼓劲的,“你能维护好几十万用户的微信号,就业时哪个单位不抢着要你?”郭泽德劝诫两人,要像针尖一样扎进互联网,新媒体不光当工作去做,更要当它的信徒。

“反正我是笃信它。”他盯着两人的眼睛说。

从沈阳临走前,郭泽德告诉我正筹划组建公司,时机合适了便会正式启动衍伸产品。我问了一个在他看来很蠢的问题:“走这条路如果失败了呢?”“与其平平淡淡过一辈子,不如激烈地拼一把,即使失败了又如何?”

“没什么好担心的”,他笃定地说,“这只是互联网浪潮的开端”。

猜你喜欢
微信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微信
微信
学生写话
微信
特意和故意
微信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