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大雷
“发完自拍会关注多少人点赞,发完语音会自己点开再听一遍,一旦自己制造了冷场就会很难过,怕没人回应不敢在群里说话,自认为存在感薄弱。”
这些描述,你中了几条?
以上这些现象,被作为“社交形象焦虑症”的具体表现,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此言一出,很多人纷纷留言表示中招,认为自己是“重度患者”的也大有人在。
从专业角度看,所谓的“社交形象焦虑症”只不过是言过其实的调侃,而并非官方认可的心理疾病。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期待点赞、回复和转发并不羞耻,期待落空而产生的轻微焦虑情绪也并非“病发”。这些举动中所弥漫着的“快来关注我”的渴望,在心理学家眼中不过是人类最中坚的基本需求罢了。
需要他人关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得不到母亲关注的婴儿难以生存;生活在冷漠家庭的孩子会出现抑郁情绪和攻击行为;得不到同龄人关注和认可的少年,感受到被社会拒绝的心理痛苦和生理疼痛并无差别;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成年人寿命则会延长。
以上提及的种种“症状”,与其说是焦虑症表现,不如说是低自尊引起的正常行为。这与人们在生活中提到的“自尊心太强”中的“自尊心”不同,在心理学上,自尊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以及价值评判——高自尊人群对自己的认识更清晰,评价更中肯;而低自尊人群对自己的认识不稳定且更消极,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更多问题。
在社交中,主动向他人暴露自身相关信息的行为被称之为“自我表露”。给人留言透露心声,在公共平台上发自拍等,都是自我表露的方式。适当的自我表露会加深了解,建立安全感,从而获得稳定和高质量的人际交往关系。
在没有社交网站的年代,低自尊的人不喜欢自我表露,他们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陷,从而受到他人的轻视和诋毁,而网上社交不像现实生活中的交谈,人们并不需要立刻作出回应,低自尊者可以深思熟虑找个最合适的答复。看样子,低自尊的人似乎能在社交网络上收获更满意的人际关系。事实上,社交网络刚兴起的时候,很多人也的确表达过此类乐观估计,认为网络的匿名性会鼓励那些害羞、孤独的人,让社交障碍患者和低自尊的人群表露自己。
目前看来,这种想法似乎太过乐观:一方面,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特别是熟人社交圈,比如微信朋友圈的出现,使得匿名性现象慢慢在消解,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压力开始侵袭网络交流;另一方面,评论、转发、点赞以及阅读数等反馈的及时、多样与量化,也增加了低自尊人群在社交方面的焦虑情绪。
够不够上相?有没有说错话?会不会冷场?社交反馈的压力使低自尊人群更加注重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
在这种压力下,由于低自尊人群非常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呈现出来的形象,所以他们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去作印象管理。其次,低自尊人群在社交网站上所发消极状态比例相对更大,而人们更喜欢“正能量”传播者。如果一个人自尊比较高,经常发送积极的状态,朋友们会对他偶尔的负面状态比较敏感。换句话说,朋友给予更多关注的,通常是你“一反常态”时所发的状态。因此,低自尊人群常态化的消极状态,反而得不到所求的关注。
不管印象管理的压力是否依托于社交网络,低自尊人群在社交中出现的问题还是要回到自身找答案。对自己的消极评价,改变了低自尊者的注意偏向,使他不再关注与对方讨论的话题内容,而是想掩盖自己的不足,避免让他人发现。因此,当他人对自己的某些方面作出评价时,他会非常敏感——因为他太看重自己的“表现”,所以对于一些人来说,与低自尊者交流本身是缺乏乐趣的。
其次,低自尊者在遇到挫折,比如得到他人负面评价时,会将原因归结于自身稳定的特质上,比如发信息给别人没有及时收到回复,他可能认为是自己的卑微、“存在感薄弱”而导致他人的漠视,而不去具体分析各种可能性,比如收件人也许手机没电或忙于其他等。
低自尊者的人际焦虑感怎么破?负面情绪和秀恩爱的状态当然可以发,没必要在这上面压抑自己。但是可以在发状态之前简单想一下,自己发这条状态的动机是什么:是发泄情绪和分享幸福,还是为了得到关心,或者通过别人的赞来确认自己喜欢现在的恋人?如果是后者,试着克制自己那么一两次,慢慢来;其次,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内容”上来,就事论事,对错都具体分析,不要什么都上升到对自己的人格和能力的评价上,让自己在交流中更轻松。
学会忘却“自我”,把事情做好,通过经历去认识自己,而非他人。慢慢地,自尊提升后,人际焦虑感自然就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