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猛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某地会展人才紧缺,难以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对于业内长期以来存在着会展缺人才的论调,笔者有些困惑:究竟会展业缺多少人?为什么缺人?缺什么样的人?今天我们就对这些问题做一个梳理。
困惑一:会展业究竟缺多少人
不久前,笔者看到一则关于重庆会展人才的新闻。据报道,目前重庆市会展行业人才规模在6000人左右,而参照北京、上海等地会展业与人才规模的匹配状况,重庆需要2万人的人才队伍,缺口1.4万人。对于这种算法,笔者的疑惑是,怎样衡量一个地方需要多少会展人才?不同城市的会展发展水平不一,究竟该以那些城市作为参照对象,值得斟酌。北京、上海都是会展一线城市,而重庆会展业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与北上广仍有差距,即使在一线城市之间,北京、广州与上海的差距在加大,这种参照的意义也就打了折扣。其实,对重庆来说,成都是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两者区域接近,发展水平同属于西南地区会展重镇,两地具有一定的比较意义。而对于其他广大二三线城市而言,要想通过参照其他城市得出本地会展人才需求总量,一方面是要准确衡量自身与被参照城市的会展发展水平是否在同一梯队,另一方面也要准确掌握被参照城市的会展人才数据总量。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可信性。?
此外,某些地方关于会展人才缺口的计算方法也有待商榷。笔者曾经看到,一些地方将当地会展人才需求总量(这个数字是以何种方法算出类的也不得而知)减去当地会展院校或专业在校生数量得出会展人才缺口。这种算法漏洞明显,因为会展专业学生并不会全部转化为会展从业人员,并且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大量的会展毕业生并未从事会展行业。在日前的一个业内活动上,二外的刘大可教授提出了几个与会展教育相关的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会展人才需求的,刘大可指出:“我们不知道会展业需求究竟有多大。一方面我们需要大量会展人才,另一方面,我们的会展院校究竟有多大比例的学生会最终进入会展行业。”这反映出业内对会展人才需求的迷茫。
困惑二:会展业为何缺人才
业内经常说,我国会展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未能跟上快速发展的会展业;而且会展教育与实践脱轨,学生实操能力太差,导致企业无人可用。似乎这就是会展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然而笔者认为会展业人才不足的板子打在院校一方的身上并不公平。
“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牲口用”是一些会展人自嘲时常常引用的话,做会展是一件苦差事,而且对于广大基层从业者来说,付出与回报不一定成正比。据我们了解,会展企业提供的大部分工作是一些诸如销售、现场服务等基础性的岗位,不仅辛苦,而且待遇较低,这自然很难吸引大学生对口就业。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励大学生一切“向钱看”,获得高收入也需要资历和经验的积累,但是,低薪也要有一个底线,那就是要满足求职者的基本生存需求。试问,如果企业提供的薪资连员工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我们凭什么要求人家选择这个行业?上海一位会展同仁在其官微“申城会展小生”中撰文指出,高校与企业之间最常见的隔阂在于:“企业整天嫌弃学校培养的学生不接地气,不能招之即用,同时批评学生不能吃苦。里面个别神逻辑在于不能吃苦=不接受低工资(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薪酬)、不能加班。”这位同行还进一步举例:“我想试问一句个别企业主,如果你的孩子念了四年大学会展专业,出来在一线城市会展公司就拿2000多的薪水,并要求天天加班,你答应吗?”我们不知道会展企业的老板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在笔者看来,也许会展企业老总们的子女大概没有读会展专业的吧!
企业常常抱怨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实操能力差,无人可用,却没有反躬自省企业能为就业者提供什么?现在互联网行业非常火,互联网思维也成为不少业内人士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那我们不妨看看互联网企业是怎么对待人才的。互联网思维的重点是以人为本,互联网企业不仅把“互联网思维”用在了产品研发与运营上,更将其融入到员工福利方面。据互联网企业成本调查报告显示,约半数企业的薪酬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的占比为50%-70%,超过两成的企业薪酬成本占比高于70%。而技术类岗位年薪水平更是接近甚至超过高管的年薪水平,会展企业即使做不到这样,最起码也应保持对就业者的尊重。就像“申城会展小生”说的那样,“部分民营企业老总还秉持零底薪或者超级低薪的理念,不重视员工,因此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入行以后对整个行业印象十分差,对行业发展起了负面作用。”员工干着农民工的活,拿着扫大街的工资,企业却求人才济济,可乎?不可乎?会展人才不足,企业也应反思。
困惑三:会展业缺什么样的人才
既然会展业这么缺人才,那么会展业究竟缺什么样的人才呢?我们听到最多的是策划人才、中高端人才、专业人才等字眼。据公开报道,“海口会展业从业人员大部分缺乏专业培训、专业素质不高。真正熟悉会展业务,了解国际惯例、富有操作经验、掌握外语的会展专业人才十分匮乏。”?而重庆则认为,会展人才缺口超万人,而“其中尤以中高端综合性策划、创意等人才最为缺乏。”那么问题来了,高端人才不可能凭空产生,必须由“低端”人才中成长而来,而正如前面所述,会展基础岗位缺乏吸引力,没有一线人员的培养何来中高端人才?
一位业内人士说,企业最需要的一是掌握资源的运营型人才,二是需要掌握专业技能的技术性人才。在市场环境上,由于竞争激烈,会展服务业更多需要成本控制,将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培养成高级人才,很多企业担不起成本压力和成型后的跳槽风险,因此对高校毕业生颇为挑剔。既需要人才,又不愿或不能培养人才,这种矛盾也加剧了会展业的用人荒。这种局面如何破解?
困惑四:怎样解决会展人才短缺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通常会得到如下答复:一是开展校企合作,学校改革课程,让学生更接地气,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二是企业重视对员工的再教育和培训;三是利用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力量,多种渠道培养人才。这些方法应该说是正确的,但是三管齐下之下为何行业依然人才匮乏?也许,各种力量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政府在政策方面的支持未能惠及会展人才培养都与此相关。在人才培养方面,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各方力量很难形成合力,而且许多问题,行业知之却未必能行之,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以上仅为个人对会展人才的困惑,或许难免有失偏颇之处,希望藉此与各位同行交流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