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中医预防和治疗(续)

2015-10-08 05:41郭纪生郭媛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蔡桓公传统医学扁鹊

郭纪生+郭媛

中国传统医学在疾病的定义上有其独特的认知,含意比较广泛,简单概括起来就是指人体的一种失常、失衡状态。

何谓人体失常?失常就是失去常规。如汽车运行正常的状态,温度在30℃~80℃之间,油路顺畅,发动机声音、轮子行走、油压等指标正常。一旦哪个指标出现问题,不在正常范围内,就是失常了。人的机体运行也是这样,各项指标一定要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失常是相对于正常而言的。人体的正常运行包括两个方面:不该变的和应该变的。什么不该变?比如气血运行总的规律,五脏各自的生理病理功能及相互关系,人体从稚嫩到壮实再到逐渐衰退的一般规律,这些应该是相对稳定,不要轻易打乱。那么,什么又是必须变的?比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自然变化的更替,人体也随之变化。该变的没有变,也是失常。

何谓人体失衡?失衡就是失去平衡。就像楼房一样,歪了就要倒。中医很重视人体平衡,如阴阳平衡,气血平衡,脏腑功能失衡,情志失衡……

根据机体失常的程度,疾病分为未病和已病。什么是未病?按字面上解释,未病就是没有患病。其实不然,中医讲的“未病”不是没有病,而是尚未成形,或者说是正在形成的疾病。“已病”则是指已经形成的具有明显症状的疾病。中医认为,已病是病,未病也是病,而且更值得重视。

《黄帝内经》指出:医生分“上工”“中工”和“下工”。现在的说法叫做中医治未病。那么,究竟什么是治未病,治未病至少应该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是治疗“病前病”。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就开始积极的预防干预,并且采用一定有效的措施使疾病不发生,这就是未病先防,体现的是预防重于治疗的思想。

第二是治疗“病中病”。一旦疾病发生,就必须尽早及时的治疗,还要选用适当的治疗手段,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给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体现了即病防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思想。

第三是治疗“病后病”。就是后遗症和并发症的治疗。前两个步骤都没能阻止疾病的进展,那么还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尽早治疗后遗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让病人得到有效的恢复。体现的是积极干预,提高生命质量的思想。

中医学还讲究“上工守神,下工守形”。大意是高明的医生善于透过蛛丝马迹发现潜在的疾病,而一般的医生则只能就现象说现象,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能看出已形成的疾病。

传统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过程,都是从“未病”到“已病”,从无形到有形,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医的这种疾病观,近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由非器质性病变发展为器质性病变”的观点。

古代有个非常著名的医学寓言《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医生。一天,他见到蔡桓公说:“您有病在皮下,要是不治,恐怕会加重。”蔡桓公说:“我不是很好吗?并没有病啊。”过了几天,扁鹊又拜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到了皮肤,应该马上治疗。”蔡桓公不以为然的大笑起来对扁鹊说:“我不是好好的吗?哪里有病啊?”蔡桓公觉得扁鹊是在故意炫耀自己的医术,还是没有理睬。又过了一些日子,扁鹊再一次见到蔡桓公,这次他什么话也没说,摇摇头转身就走了。蔡桓公很奇怪,派人去问扁鹊,扁鹊对差人说:“蔡桓公的病已经进入脏腑,无法救治了。”差人回去将情况报告给蔡桓公,蔡桓公有些犯疑。过了几天,蔡桓公果然感到浑身疼痛,便派人去找扁鹊,而此时扁鹊已经不知到何地行医去了,没过几天,蔡桓公重病而亡。

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反映了中医对疾病的看法。首先有病应早治疗,否则随着病邪侵害脏腑之后,即便是神医也无力回天;其次,高明的医生从疾病尚未形成症状时就应有所察觉,并且提早治疗;第三,无论是皮肤(腠理)还是内脏,疾病之间是有相互连带关系的,不能将器官之间的疾病完全割裂开来;第四,不能讳疾忌医,医患之间应该有相互信任,相互负责的态度。

中医的疾病观:未病也是病,而且是更重要的,不能忽视的病。中医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具有“未病”之病诊断技术,并能及时进行治疗和控制。

猜你喜欢
蔡桓公传统医学扁鹊
成功也会上瘾
MINORITY REPORT
词句中的人物性格
讳疾忌医
扁鹊兄长,你在哪里?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对睡眠生理的不同认识
讳疾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