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教育风格

2015-09-30 12:28:09江伟英
中小学德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奥巴马学校教育

江伟英

近年来,笔者有幸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境外培训与研修部组织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培训团”,赴美国学习考察,有机会亲眼目睹美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校容、校貌,感受美国学校活泼、自由、注重师生互动的课堂。我不禁感慨:中国的三句古语在美国的教育发展中获得了印证。

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中国的这副对联表达着一种豁达与大度的胸怀。而美国的教育理念就体现了这种胸怀。

美国是一个多元的、由外来移民建立和组成的国家,在种族多元化模式下,东西部各州实行教育自治。在现实中,受教育的对象从种族来看,有白种人,有亚裔,有黑种人,还有西班牙裔等;有的富有,有的贫穷;再者,美国50个州中,有的州地理位置、经济情况较好,有的州则较偏远贫穷;有的州教育要求标准较高,有的州则相对较低……美国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尤其是州内部的平等,州与州之间的公平是最重要的。如果做不到,从联邦政府的角度来看是不能接受的,这就是美国人的平等价值观。

为尽量避免偏见造成的教育不平等,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纠正了法律上曾经的不公,宣布种族隔离违宪。这在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社会,切实扩大了少数族裔所享有的各种权利,包括受教育权。

我们感受到,美国的教师不论种族,有教无类。他们时常把每个学生的作业、图画、各种手工作品以及不同种族特殊节日的饰物挂在墙上。其教学理念是: “Unity Within Diversity”,“I pledge allegiance to the 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o the Republic for which it stands,one Nation under God,indivisible,with liberty and justice for all.”即美国的效忠誓言:“我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国旗,以及它所代表的共和国:在上帝庇佑下的统—国家,不可分割,人人享有自由和正义。”以此作为教学理念,体现出美国教师对自由和正义的尊重和坚持。

正如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所说,我要求你们“无论在哪儿,用你的所有,尽你的所能”。我敢保证,无论你的旅行把你带到哪里,都会有孩子需要辅导,有老人需要帮助,有不走运的人需要一只援手。一旦你伸出援手,跟他们连成纽带,你会发现你较难对他人的痛苦麻木不仁,较难对影响他人及你自己生活的全国性争论无动于衷。最终,服务(service)把我们每个人——跟我们的社区以及跟我们的国家——凝聚在了一起——以不可替代的方式。这是我们成为更加完全的美国人的方式。

今天,美国联邦政府还在不断加大力度介入教育,力求制定一个跨越州的统一标准,从而形成全美的竞争力,通过统考观测全美学生的学力水平。

美国教育的理念和改革举措,无不体现着对不同种族的大度与包容,体现着对人性的关怀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美国的课堂没有整齐的桌椅摆设,没有守纪端坐的学生。这看似学校对学生进行课堂规范方面的管教是失败的,但是,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收获了比遵守种种课堂规矩更重要的东西。

1.教师的个性化展示

在美国的中小学校,教师办公室并无独立单间,而是设在教室里。学生作业随交随批,疑问随提随答。

我们看到,在每一个教室里,每一面墙、每个角落都洋溢着一份宽松和谐、平等尊重,展示着每一位教师的独特个性,发挥着每一位教师的智慧与才华(见右图)。这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张扬学生个性,体现着对学生个性的爱护、关心和鼓励。

2.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所到的每一所中小学,我们都看到,学生们穿着独特,有的穿着毛衫,有的穿着短袖衣裤;有的女生穿着吊带背心,甚至扎鼻环、唇环;发型更是多种多样,有的卷发、长发,有的黄发、棕发,有的披头散发,有的甚至满脸胡须……美国学生的外表非常个性化,一人一个样,绝不像中国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美国学校允许学生这样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学生每个人都有特长,非常自信。放学后,很多学生不回家,而是留在学校参加活动:如参加篮球队或看篮球比赛,或参加管乐团,或练习滑雪、打棒球,或是学习摄影;还有学生在实验室参加个别辅导,或到图书馆阅览……每个人都有兴趣和特长,根据实际需要安排课余生活。学校全方位营造学生快乐成长,个性特长自由发展的氛围。既便是残障学生,在美国校园也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特殊教育,他们学得愉快,生活得有尊严。

3.学校的多元化提升

美国学校分为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特色主题学校、磁石学校和家长学校等。每一种学校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学校会根据师资、地方特色开设多门选修课程,如体操、美术、电脑设计等。每所学校开设的课程各不相同,都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由教师自主开发、选择课程;学生可自主选择,走班上课,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学校的多元化提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有教无类。

这些侧面共同印证了美国中小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放弃对各种条条框框的执着,却换来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与提升,这种求同存异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鉴。

三、居安思危,思则有备

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左传 襄公十一年》中提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句话所揭示的真理,在美国教育改革进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美国都是通过宪法将教育列为各州管辖的事务。这一机制在美国运行良好,各方均遵循制度安排。其间,联邦政府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方式对各地教育事业予以一定的资助,但并未对各州教育有实质性的参与和干涉。联邦政府对教育的领导体现在常怀危机感,时时“居安思危”。

为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布什在任期间,大胆变革,在企业界和民众的支持下,美国各方在一些争议问题上达成了妥协:第一,在择校问题上(不包括私立学校),允许用联邦政府经费资助学生接受私人机构提供的课外辅导服务;第二,以加强责任制换取各州更大的自主权;第三,对失败学校的处置问题,坚持在多年改造无效的情况下必须给予惩罚的原则;第四,允许各州自行制订测验标准并使每个学生达到优良成绩,但要求各州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参加每两年进行的全国数学和英语统考。2002年,布什政府制定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签署通过,美国全国性教育政策以法律的形式正式形成,在法律上正式确立了联邦政府对全国教育的领导地位。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更是将教育和美国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成败联系在一起。他说:“今天在教育上战胜我们的国家,明天就能在经济上战胜我们。”足见奥巴马的忧患意识。有书记载,2008年6月16日,奥巴马表示:“在这个数字时代,受过高等教育的熟练就业队伍,不仅是给个人的机遇,也关系到经济的兴衰。”2010年国情咨文演说中,奥巴马也指出,“我们必须投资于能源、医疗和教育这些能让经济实现增长的领域”。“美国增长最迅速的领域,四分之三的工作机会需要超过高中文凭以上的教育。”这个问题之所以比较迫切,是因为“工业国家中”,美国的“高中辍学率最高”。奥巴马强调:接受良好教育,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个人给国家帮忙。“教育问题也不光是一个总统的事,应该是全社会的事情。奥巴马还向美国的家长喊话:“我不是一个总统,而是作为一个父亲,跟你们这么呼吁的。孩子的教育责任,起点是他的家庭。……希望大家配合起来,把电视关掉,游戏机关掉,晚饭后和孩子一起读书。”他认为,教育改革如果不能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参与,纵有过人策略,又有何用?

奥巴马在上任后,就开始举办年度“冲向顶点毕业典礼挑战”比赛(全国高中学术自我推荐大赛,每年二月份开始,由学校先提出申请,表示他们有训练学生上大学和加入职业行列的决心,申请包括学生的成绩和数据等)。他提出的“冲向顶点”,就是针对全美教育不均衡和鼓励薄弱州、薄弱地区和学校赶上来的刺激政策。这一政策要求各州必须采用国际标准制订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方案。奥巴马还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教师群体的政策主张。如改革为考试而教学的做法;改变只强调数学、英语和科学,忽视社会科学、艺术等其他学科的狭隘教育倾向;改革学校评估标准,给失败学校更多支持而不是惩罚;允诺大幅度增加实施该法的教育经费等。

“现在是最终履行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世界一流教育的道德责任的时候了”,奥巴马说:“全球经济竞争不允许我们有丝毫懈怠……只要还有孩子没有获得这样的教育机会,我就不会满足于美国的现状。”奥巴马还宣誓:“国家兴亡教育有责,我们将恪守对每一个美国年轻人的承诺——如果你尽到了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我们就会确保你上得起大学。”

美国教育正是这样不断加大变革力度,以一种美国式的居安思危、执着追求的精神,在不懈努力,寻求“有备无患”的、能让美国立于不败之地的教育。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广东广州 510631)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奥巴马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奥巴马一家的总统假期
海外星云(2016年17期)2016-12-01 04:18:37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奥巴马巧为三人解围
公务员文萃(2013年5期)2013-03-11 16:08:44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
环球时报(2012-02-25)2012-02-25 12:32:14
奥巴马来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