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脉冲光结合LED红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2015-09-27 01:36李淑珂李海军郑州东方整形美容医院激光美容科河南郑州450000
中国美容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黄褐斑红光色素

李淑珂,李海军,周 蔚,贺 洁(郑州东方整形美容医院激光美容科河南郑州450000)

强脉冲光结合LED红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李淑珂,李海军,周蔚,贺洁
(郑州东方整形美容医院激光美容科河南郑州450000)

黄褐斑是一种后天性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表现为面部对称分布的不规则的浅棕色和深棕色斑点或斑块,主要分布于前额、颊部和颏部。黄褐斑多见于Fitzpatrick III~IV型者,在亚洲人群中,黄褐斑可累及40%的女性,20%的男性[1-2]。引起黄褐斑的诱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日晒,妊娠,内分泌因素,甲状腺疾病,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光敏性药物,抗惊厥药,化妆品等[3-8]。虽然多数患者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但却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和精神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采用强脉冲光结合LED红光治疗黄褐斑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均为郑州东方整形美容医院就诊者,所有患者均符合黄褐斑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近6个月内服影响内分泌的药物者,伴绝经及妊娠期女性;②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者;③自身免疫性疾病1个月内进行过治疗者。治疗组:35例,其中女性30例,男性5例,年龄18~55岁,平均为43.5岁,Fitzpatrick分型III~IV型;有日晒,皮肤受损史;病程1~10年,平均3.5年,采用IPL联合红光治疗;对照组:20例,其中女性32例,男性3例。年龄18~35岁,平均为42岁,有日晒、皮肤受损史,进行单纯保守治疗,口服氨甲环酸片(妥塞敏)及外用25%左旋VitC溶液。两组均有部分患者进行过1~2年的非正式治疗,效果不佳,或有加重表现。两组在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且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2 治疗方法

2.1治疗设备

采用以色列飞顿公司Alma lasers Lovely II IPL强脉冲光治疗仪,波长570nm,能量密度为9~13J/cm2,脉宽为12ms或15ms;重庆德马光电LED,波长630nm,治疗时间20min。根据患者面部治疗反应及时调整后续治疗能量。

2.2治疗方法

治疗组:治疗前以温水洁面,激光科标准摄像环境照相,便于术后对比疗效。用4℃冷凝胶涂于治疗部位,厚2~3mm,根据患者皮肤测试结果选择治疗参数,波长570nm,能量密度为9~13J/cm2,脉宽为12ms或15ms,发射强脉冲光前治疗头贴紧治疗部位,稍有力度,增加穿透深度,治疗时光斑连续发射,光斑可有1/10重叠。治疗时先从耳根做起,再向四周延伸治疗。病变部位以皮肤轻微潮红为度。全面部治疗结束后,洁面、贴敷胶原蛋白修复面膜20min,同时用专用冰袋冰敷20min。若患者局部皮肤潮红或有烧灼感,则冷敷时间可适当延长。无明显感觉后照射LED红光20min,照射距离15~20cm,功率150mv/cm2,治疗温度不超过40℃,选择连续模式。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防晒,治疗结束后4周内严格使用防晒霜(SPF≥50),禁止使用非医用术后护肤产品,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左旋VitC(避光),口服氨甲环酸片0.25g,2次/日,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3~7天禁止热水洗浴,保持心情愉悦,正常作息,避免熬夜。IPL治疗4次,每次间隔1个月,红光治疗8次,每次间隔15天。

对照组:洁面后照相,禁止使用非医用术后护肤产品,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左旋VitC(避光),口服氨甲环酸片0.25g,2次/日,保持心情愉悦,正常作息,避免熬夜。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后4个月评价疗效,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的复发情况。

2.3疗效判定标准[9]

治愈:肉眼视色素斑面积减退>90%,颜色基本消失;显效:肉眼视色素斑面积减退>60%,颜色明显减淡;好转:色斑面积减退>30%,颜色变淡;无效: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

2.4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16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4例,好转10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40.00%。典型病例照片见图1~2。

3.2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部分患者治疗后有轻微灼热感,出现皮肤潮红,冰敷20min后缓解;有3例15天后出现皮损部位色素加深现象,3个月后逐渐消失;2例出现治疗后皮肤发暗,嘱停用原生活化妆品,给予红光调整治疗参数后逐渐恢复;1例IPL治疗后出现皮肤过敏现象,给予红光加左旋VitC导入治疗,每3天1次,连续治疗6~8次后逐渐恢复;1例治疗3次后自觉无变化停止治疗。

图1 a面部黄褐斑治疗前

图1 bIPL联合红光治疗4次后

图2 a面部黄褐斑治疗前

图2 bTPL联合红光治疗5次后

4 讨论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颜面部的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由于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的改变,黄褐斑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1]。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药物、紫外线辐射、内分泌、局部微生态、氧自由基等因素有关[12-13],这些因素可以引起黑色素的生成与增殖,最终出现本病。本文选择患者时排除内在病因,主要针对日照及环境、药物等引起皮肤受损而导致的黄褐斑人群进行IPL联合红光治疗。治疗后皮损显著改善,患者较满意。

IPL是进行非剥脱性皮肤美容的一项新技术[10],IPL穿透皮肤被组织中的色素颗粒优先吸收,由光能转化为热能,使色素颗粒破坏分解,部分表皮剥脱,部分由吞噬细胞转运排出体外,皮损处色斑颜色减淡或恢复正常[14]。基于黄褐斑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在选择能量时采用低能量、长脉宽,利用光调作用使受损部位皮肤修复和代谢能力增强,同时又不引起新的光损伤。所以选择IPL治疗外源性黄褐斑,长脉宽、低能量是关键,治疗终点以皮肤微潮红,色斑微或无加重为佳。笔者观察褐色及深褐色斑LPL治疗效果较佳,黄色、淡黄色及黄褐色IPL治疗效果相对较差,考虑和皮肤损伤深度及黄褐斑所在皮肤层次有关。

LED红光利用冷光源的光调作用,修复皮肤敏感、消炎,增加皮肤的色素代谢功能,修复皮肤屏障。使用LED能量和温度的控制很重要,温度不宜超过40℃,35℃~37℃最佳,功率要足够强,功率过低修复能力不够。在治疗时有患者出现皮肤反黑现象,经问诊患者多自述在化妆品使用后症状明显,考虑可能和化妆品使用不当导致皮肤敏感度增加、炎症加重有关。停用原化妆品后,继续使用红光治疗6~8次,反黑现象逐渐消失。少部分患者在调整治疗高度后逐渐好转,考虑可能和炎性皮肤光吸收度有关。如皮肤有明显受损红肿现象,应拉高治疗距离,如炎性症状不明显可控制在10~15cm,另以患者无明显热感为度。单次治疗时间控制在20min内,可3~7天治疗1次。治疗时,1例患者出现皮肤过敏,考虑和皮肤受损较重,不能承受IPL的热刺激有关,进行红光加左旋VitC导入治疗修复后,再次使用IPL效果改善明显。治疗后要求严格进行防晒,正常饮食作息,坚持使用无刺激无剥脱性护肤品,嘱患者口服氨甲环酸片半年左右,未发现有复发现象。

综上,近年来出现黄褐斑年轻化和男性比例增高的现象,考虑和滥用化妆品、环境污染及防护不到位等有很大关系。随着黄褐斑发病人群比例逐渐增大,在不损伤皮肤的同时,如何进一步促进皮肤屏障功能重建,加速原有色素代谢逐渐成为黄褐斑治疗的指导思想。根据患者皮肤情况,采用IPL联合红光治疗效果明确,该两种设备经济易掌握,治疗方便无痛苦,患者经济负担小,可临床推广应用。

[1]周展超.皮肤美容激光与光子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31-333.

[2]Gohh CL,Dlova CN.A retrospective study on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treatmentoutcome of melasma in a tertiary dermatological referral Centre in Singapore[J]. Singapore Med J,1999,40(7):1455-1457.

[3]Griffith CN.Topical tretinoin improves melasma.A vehicle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Br J Dermatol,1993,129(4):415-421.

[4]Grimes PE.Etiologic and therapeutic considerations[J].Arch,1995,131(12):24-40.

[5]SanchezNetal.Melasma:aclinical,lightmicroscopic,ultrastructural,and immun-Ofluorescence study[J].J Am Acad Dermatol,1981,4(6):698-710.

[6]Mnzaffar F.Physiologic skin changes during pregnancy:a study of 140 cases[J].Int J Dermatol,1998,37(6):429.

[7]Sivayathorn A.Melasma in Orientals[J].Clin Drug Invest,1995,10(Suppl.2):24-40.

[8]Johnston GA.Melasma of the arms associated with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J].Br J Dermatol,1998,139(5):932.

[9]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40.

[10]李远红,吴严,刘梅,等.新型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9):1357-1360.

[11]单霄,王蒙蒙.激光与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4,3(23):252.

[12]廖烈兰.黄褐斑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J].医学创新研究,2007,4(5):24-25.

[13]姚斌,张莉莉.皮肤黑色素的形成及美白剂美白机理[J].北京日化,2007,2(2):18-22.

[14]Wang CC,Hui CY,Sue YM,et al.Intense pulsed light for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melasma in Asian patients[J]. Dermatol Surg,2004,30(9):1196-1200.

编辑/李阳利

2014-12-15

2015-02-06

猜你喜欢
黄褐斑红光色素
发红光的蔬菜
色素热舞
“听话”的色素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尊严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甜油的生产及色素控制
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
标本兼治黄褐斑1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