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城的“遭遇”能否成为镜鉴

2015-09-25 06:39周彪
清风 2015年11期
关键词:桥洞金城后人

文_周彪

陈金城的“遭遇”能否成为镜鉴

文_周彪

陈金城

官至副厅、涉嫌受贿110万、潜逃5年,最终难逃法网。此人大名陈金城,今年65岁,原为沿海铁路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上海铁路局宁波枢纽指挥部指挥长,2010年4月因涉嫌贪污受贿罪被南昌市铁路检察院立案侦查。同年4月20日,陈金城外逃。此后5年中,他扔掉手机、隐瞒身份,以打工为生,外逃辗转了10多个城市。

用“卿本佳人,奈何作贼”来比拟陈金城,当不为过。在现行体制内能官至副厅,其人能力和水平当不一般,“总经理”“指挥长”的职务表明他也实实在在得到了组织上的认可与器重,退休后的待遇也必然在千万人之上。放着这么好的“晚景”不珍惜,竟然为了100多万铤而走险,可谓是利令智昏!

临近退休,狠捞一把,这是众多官场落马者的共有心态。陈金城恰恰也是在年届六十的时候,伸出肮脏之手的。他为何这么做?分析起来不是侥幸心理作祟,就是“榜样”的激励,5年前的社会环境下的确有人捞一大把却能“安全着陆”,他大概也想依样画个葫芦。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因为共同分赃者东窗事发,他也成为被拔出来的一窝萝卜中的一个。

既然拔出来了,就老老实实地面对,直面党纪政纪和法律的惩罚吧,也许还能落个从轻制裁。可他一昏再昏,居然选择“跑路”。5年里,他到建筑工地打过散工,住过桥洞,期间吃的是最便宜的饭菜,一件衣服穿了5年,不敢和亲人朋友联系,生病了也不敢看医生……东躲西藏的日子让他精神紧张,血压上升……从春风得意、众星捧月的厅官到寄人篱下、惶惶度日的流浪汉,落差之巨、感受之痛,当无以形容。

“聪明反被聪明误”,虽为古训,却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陈金城潜逃路上采用的“丢手机”“坐汽车”“打散工”“住桥洞”“换地方”等等反侦查手段表明他聪明过人,心思缜密,但可惜用错了地方,最终把自己带上了不归路,也让他痛悔终生。是的,人只有失去权力、金钱、地位、待遇、自由、幸福,才会深感拥有这一切的宝贵。假使陈金城不贪,作为副厅,他的退休生活该是多么的体面、富足、自由、幸福与惬意啊。可一念之差晚节不保,让其几十年的付出全部归零,不止归零,而且成为负数,如此教训,堪称深刻。

现实中类似陈金城这般“遭遇”的官员不知又有多少!百度一下落马贪官的人生轨迹,哪个不是聪明能干、心思缜密?可往往一念之差,滑向深渊。古人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陈金城的“遭遇”能否成为后来者的镜鉴?时光倒回去几年,我真的不敢乐观。“隔墙扔砖头”式的反腐虽然偶尔也让一些贪官中箭落马,但却无法遏止众多官员怀抱侥幸之心,“前仆后继”地贪污受贿,背后的原因是有些人的“安全着陆”或成功外逃刺激起了某些官员潜在的贪欲,导致腐败现象愈演愈烈。

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反腐利剑始终高悬,“猎狐行动”频频报捷,“老虎”“苍蝇”纷纷落地,贪腐之徒不管逃到何方,都随时可能落入法网,这的确给潜在的贪腐者敲响了警钟。

诚然,只有完善制度,多方监督,制约权力,才能遏制人性之陋,阻绝侥幸之心,斩断贪腐之手,才能让陈金城的“遭遇”成为潜在贪腐者的镜鉴!人生的悲剧在于因一时之贪欲铤而走险,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惶惶如丧家之犬;人生的悲剧也在于即便如此,后人悲后人、后人效后人的贪腐恶行却依旧,落网后的哀叹、得手后的癫狂耐人寻味。

猜你喜欢
桥洞金城后人
“追寻金城记忆,书写兰州芳华”
燃烧自己,提醒后人——中国影坛五个“坏蛋”的传奇故事(下)
过桥洞
老树
“减”的问题用“加”解决
过桥洞
等 待
小船过桥洞
后人可畏
金城的漫画艺术与漫画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