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学峰 李继增 王承亮
摘要:2014年在第四管理区科技园区水稻进行不同品种试验,对13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以便找到水稻品质优良、产量性状好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品种;产量
一、试验目的:水稻不同品种产量调查
二、试验地基本情况和试验材料
1.试验地选择在第四管理区科技园区,面积:340亩。种植户:殷德军。土质为白浆土,前茬作物水稻,秋翻地,土质有机质含量3.7,河水灌溉,钢骨架大棚育苗。
2.试验材料:试验分4个处理。处理1:垦鉴稻6号,种植面积2.2亩。处理2:垦鉴稻25号,种植面积2亩。处理3:龙粳25号,种植面积2亩。处理4:龙粳26号,种植面积3亩。
三、主要农业措施
1.扣棚增温:3月8日开始清雪扣棚。
2.秧田播种期:4月6日开始播种,毯式育苗,电动播种机精播。保证苗龄达到40天秧龄。
3.育苗期的水分、温度管理:4月14日开始出苗,白天温度控制在30℃以内,促早生根,培养好种子根。4月16日第一完全叶伸长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2-25℃,白天打开棚门通风,降低棚内水份,减少水稻立枯病发生机率。4月26日第二片叶出齐,喷噁霉水剂防治水稻立枯病,缺水时适当浇水。
4.水田整地和土壤化学封闭:稻田整地在4月24日泡田整地,整地标准达到“平、碎、软、深”,整地整到边到角,寸土不露泥。土壤化学封闭在5月1日整地后用农思它125ml/亩均匀甩施,保持水层5~7厘米7天。
5.插秧日期在5月14日开始,采用电子自动节水控制系统控水管理。
6.无效分蘖控制期为6月28日。亩施肥总商品量33公斤,N:P:K=2:1:0.8。二铵10公斤/亩,尿素15公斤/亩,硫酸钾8公斤,亩。基肥:N30%,P70%,K60%。蘖肥:N30%。调节肥:N20%,P30%。穗肥:N20%,K40%。施肥按照叶龄指标计划化执行。
7.插秧标准:人工摆栽,插秧规格30厘米×14厘米。
8.健身防病:7月12日和7月28日进行地面和航化两次健身防病工作,药剂:磷酸二氢钾100克/亩+春蕾霉素100毫升/亩+叶面肥100毫升/亩。其他农业措施按照《三化栽培技术》手册技术执行。
9.收获日期在9月21日开始割晒。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
7月份在水稻扬花期降雨量大,阴天寡照,空气湿度大,细菌性病害严重,叶片上大量出现细菌性病斑,穗上出现褐变穗。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1:垦鉴稻6号分蘖能力较强,产量性状高,结实率较好。抵抗环境因素较强,7月16日开始抽穗,扬花期正赶上阴天寡照,褐变穗较重,空瘪率高,植株较矮,长势平整,抗倒伏能力较强,测产产量799公斤,亩;
处理2:垦鉴稻25号分蘖能力较多,株距大,亩保苗少,穗长,籽粒多,产量性状好,抵抗环境因素强,植株较高,抗倒伏能力较强,7月18日开始抽穗,褐变穗较轻,长势整齐,长粒型水稻,测产产量638公斤/亩;
处理3:龙粳25号分蘖能力较好,产量性状低,株距大,亩保苗少,籽粒少,结实率较好。抵抗环境因素较强,植株长势平整,抗倒伏能力强,7月17日开始抽穗,褐变穗较轻,成熟较早,粮食品质好,测产产量603公斤/亩;
处理4:龙粳26号分蘖能力好,产量性较好,结实率较高。抵抗环境因素较弱,植株高大,长势平整,抗倒伏能力较好,7月17日开始抽穗,褐变穗较轻,成熟较早,测产产量610公斤/亩。
结论: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垦鉴稻6号产量最好。垦鉴稻25,这个品种产量性状和抗逆性表现最好,适合本地种植。龙粳26号和龙粳25号这两个品种产量性状和抗逆性表现也好,也适合本地种植。
(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第四管理区农业办15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