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说起中国的铜器,人们自然会远想到三代的青铜器(亦称为“彝器”),近想到明代的宣德铜炉。尤其是宣德铜炉,几百年来,名声赫赫,尽人皆知,似乎它就是中国制铜工艺的最后绝响。至于清代铜器,几乎无声无息,似乎在各种工艺美术都很兴盛的清代,制铜工艺退出了历史舞台,无所作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文献和实物证明,在清代,无论宫廷还是民间均有铜器制造。尤其是宫廷,曾大量制造铜器,它与前代相比,种类不断扩大,功用不断延伸,在工艺特点上也是风格独具,是清廷众多工艺美术中重要的一支。本文主要以制作最盛的雍、乾二朝为例,依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合编,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它是清宫造办处各作坊的制造实录,清宫各类工艺品制造均祥记在案,铜器亦在其中。以下引用均简称“清档”)和《内务府奏销档》,并参考其他文献,以及流传下来的实物,分析和认识清宫铜器制造的规模、种类、特点及工艺方面的特点和成就。
一、清官铜器作坊的
设置与制造程序(一)铜器作坊的设置
清宫造办处属下各作坊,是根据内廷的需要,按照皇帝的旨意而建立的。数百年问它们有初建、增设、合并或消减等变化。按《钦定大清会典》记载,康熙朝设立武英殿造办处,下设十四作,其中就有“铸炉处”与“铜鋄作”(《钦定大清会典》册1,页994。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六十五年十月初版)。康熙朝官款铜器仍有遗存多件,可证明当时确有制造(故宫博物院存有康熙款铜炉6件,形制有鱼耳圈足炉、冲耳乳足炉、戟耳圈足炉、四方炉。铭文有“康熙年制”“大清康熙年制”“大清康熙六十年制”,是可靠的物证)(图一)。
雍正朝铜器作坊的设置,从“清档”制造记录来看,雍正元年至四年只有铜作和鋄作,当时铸造的如意、铜炉、兽形镇纸、佛像等均由铜作完成。到雍正五年铸炉作(有时也叫铸炉处、铸作或炉作)又出现,从此,铸炉作、铜作、鋄作三作并存,至乾隆二十二年造办处各作坊合并,将铜作、鋄作合并为铜鋄作,之后铸炉作与铜鋄作一直延续至清末(据不同文献记载,造办处各作坊合并在乾隆二十年或二十三年,但从“清档”看,铜作、鋄作合并在乾隆二十二年)。
同为一种材质的制造工艺却设置三个作坊,这在造办处是绝无仅有的。我们从“清档”所记皇帝给每个作坊下达的任务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是有明确分工的,尽管时有混淆,但侧重明显。
鋄作:从“清档”记载分析,它是一个铜器、铁器兼做的作坊,且大都做小件器物。它制造的铜器主要有镇纸、云头钉、各种器物配件等。制造的铁器有火镰、小刀、镊子等。乾隆二十二年以后,它与铜作合并为“铜鋄作”,从此承担原来两个作坊的任务。
铜作:它的任务比较多,主要制造的有暧砚、蜡台、如意、铜模子以及殿阁上悬挂的匾对等。这些器物,多是用红铜板材进行冷加工,表面錾刻纹图,其中也有少量是先铸造成形,再錾刻加工的作品。
铸炉处:从名称上看,似乎是专做铜炉的作坊,其实不然。实际是大凡用失蜡法或翻砂法铸造的器物,尤其是大形器,均命它来承造,是三作中任务最繁重的作坊。乾隆十三年六月二十一日,皇帝曾有一道指令:“铸炉处钱粮(费用)甚大,着怡亲王等即派能料理之员,明日就奏”。之后怡亲王上奏拟派员外郎西宁,皇帝见奏不准,说西宁要办织造之事。之后改派员外郎溥惠和催总五十八,专司铸炉处钱粮活计等事务(“清档”册16,“记事录”,页213)。一个作坊派一名员外郎和一名催总专门管理,这在造办处也是仅见的,这不但说明皇帝对它的重视程度,更说明铸炉作任务繁重,耗费巨大。
“清档”记录说明,清宫铜器制造数量大,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变化多样,体量大小悬殊,故而需要多种技法方能完成,因此需要细致分工,各司其职,所以三个作坊的设置不无道理。
制铜的技艺人员来自何方,所见记载很少,不似其他作坊那么明确。现知见于记载的先后共有五人,一是雍正四年进铜作的佛保。二是乾隆十四年进炉作的烧古匠龙呈瑞。三是此前招募的刻板匠方亦瓒(“清档”册17,“记事录”,页175)。四是乾隆五十六年前的烧古匠龙正义。五是顶补龙正义的从苏州织造拣选应役来的甘耀成(“清档”册52,“记事录”,页624-625)。其中佛保是一位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关键人物。雍正四年十月五日,“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武备院伞上人佛保,奏准着在养心殿造办处行走,烧炉试看,遵此”。于十月三十日“堂阿佛保做得寿山鼎炉连座一件,栢合欢寿带炉连座一件,旧铜炉连座三件”。又于十二月三十日“做得钵盂炉连座一件、金斑鳅耳炉连座一件、小乳炉连座一件、三元吉庆炉连座一件、平安如意炉连座一件、金斑小乳炉连座一件、文带炉连座一件、洒金斑大乳炉连座一件、黑乳炉连座一件、小乳炉一件,怡亲王呈进讫”(“清档”册2,“铜作”,页400)。以上15件铜器,就是佛保刚进炉作时接受考试的作品,也应该是他自行设计、亲手制作的“答卷”。这些作品很令皇帝满意,旋即佛保即成为炉作的主要技术骨干。“清档”中明确说明,佛保是武备院伞上人。据分析,这“伞上人”是皇帝出行时要穿黄马褂的近随,是从旗人中选拔出来的既聪明能干,又信得过之人。至于佛保是在何时何地学会制造铜器技艺的,目前还未考证清楚,但可以肯定他在此前掌握了该项技艺,并被怡亲王或皇帝发现,才调他到炉作供职的。据“清档”记载,雍正四年佛保调进的是铜作,雍正五年初造办处就增设了铸炉作,并命其为主管。再者,从“清档”中的诸多记录分析,佛保不同于其他作坊中的所谓“南匠”,他初到铜作时称他为“栢唐阿”,后来称他为“郎中”。据此推断,他与督陶官唐英相似,是宫廷培养的、有一定艺术修养的技术形官员。皇帝对佛保的熟悉和了解程度,也是与众不同的。例如皇帝命做某种工艺的器物,一般都是传与相应的作坊,而雍正、乾隆帝命做铜器时,经常是不指出作坊,而直接下令“佛保奉旨”“着佛保做”等。从雍正四年到乾隆中期,佛保的名字频繁出现,由此推断,他在铸炉作供职30余年,由此还可以说清宫中铸造的铜器,大部分是他亲手设计制造或在他的指导下制造完成的。又康熙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在两广总督赵弘灿等奏折中,有“养心殿监造笔帖式佛保为西洋人事务到广随蒙传旨……”的记载。这个“佛保”与“清档”中的“佛保”是否为同一个人,尚未考证清楚(查自《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一册,页643。档案出版社。1984年)。
(二)铜器制造的程序
铜器的制造程序,从“清档”记录可以看出,与其他各作大致相同,可分为“命活”和“节活”两种。
所谓“命活”即皇帝交派的任务(首见夏更起:《玻璃胎画珐琅考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3期,页18-19)。这种“命活”,随传随做,做什么,做多少,做何样式,饰何种花纹,均按旨完成。因“命活”是皇帝御旨,一般都要先画纸样,有的还要做成立体的蜡样或木样呈给皇帝审查。皇帝对“命活”的要求很严格,对呈上来的画样或木样,经常会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再画再审,直至皇帝说“准作”,方可施工。有时皇帝会要求画很多器样呈上,以便从中做出比较和筛选。
还有一种命活,不是出自皇帝的旨意,而是造办处的主要官员根据宫廷的需要,也有权下令制做器物。如雍正时期的怡亲王、乾隆时期的海望,均有这种权力。
所谓“节活”,就是宫内四大节日(端午、中秋、万寿、元旦)时专为皇帝制作的礼物(首见夏更起:《玻璃胎画珐琅考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3期,页19)。“节活”始于雍正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内务府大臣监管造办处事务的怡亲王允祥,在端阳节前给造办处下一项指令:“……嗣后中秋节、万寿节(皇帝生日)、年节下,俱预备做些活计呈进。其应做何活计,尔等酌量料理”(“清档”册1,“杂活作”,页328-329)。“清档”显示,此后它基本成为定例,一直延续到清末。由于这种“节活”是各作坊自行设计制造,节日时呈献给皇帝欣赏把玩的,故而在“清档”中并不像“命活”那样详记在案。因此每节各作做或不做,做多少,做何种器物,是模糊不清的,只有偶遇皇帝或造办处主管官员催做“节活”,才能见到记录。或是节后,皇帝看中了节日呈上来的某些器物,传命做匣、或放置某处、或传旨照样再造,才能见到它们的品名。如乾隆元年五月二日,“太监毛团传旨:端阳节所进活计内铜烧古鎏金双有花插甚好,再照样大小不等烧造些”(“清档”册7,“铸炉作”,页274)。类似这种记录,在雍、乾二朝时而有之,可见铜器三作与其他工艺作坊一样,也照样做“节活”。
我们可以想象,这种专为取悦皇帝而制的“节活”作品,应该是精心设计制造出来的,往往会出现一些新奇又别致的精品。节活里若出现皇帝看重的“好作品”,其设计人员及工匠也同样会获得奖赏。如乾隆二年八月十一日,皇帝看了万寿节所贡的铜器后传旨:“今日所进活计内,铜烧古鎏金压纸九件,款式甚好,再做时收小些做些,将监看人员并匠役,俱着内大臣海望拟赏,钦此”(“清档”册7,“铸炉处”,页826)。在故宫现藏铜器中,就有诸多较小的器物,如笔筒、葫芦瓶、磬式盒(图二)等,它们造型新颖,做工精致,但在“清档”中就不见命造记录,它们很有可能就是为节日而特制的作品。这种“节活”铜器,都做过些什么器物,做了多少件,已无法统计和知晓,但可以推想,每年四节,七十余年间,其数量也会十分可观,可能数以千计。
二、清宫所造铜器的种类
从“清档”中的大量记载分析,雍乾二帝对铜器制造很热心、很重视,几乎每年都下命制造各种不同的器物,以满足皇家的大量需求。从“清档”的记录和现存的实物来看,主要分为四大类,下面分类简要说明,并附表格体现。
(一)匾额对联
铜匾额对联虽然不能称之为“器”,但它在宫廷制铜工艺中是重要的一项,不但制造量较大,蕴含的内容也很丰富,反映着宫廷中的政治活动与文化思想。这些匾对按其内容与用途可分为三大类,即赏赐匾对、宫殿匾对、寺庙匾对。
“清档”显示,赏赐匾对主要集中在雍正朝,既有赏给文臣的,如张廷玉,也有赐给武将的,如年羹尧。它们既显示出雍正皇帝的文采、书法,同时也表现出帝王笼络文臣武将的政治手段,同时还能起到宣示群臣、效忠皇帝的作用。
宫殿、寺庙匾对在雍正朝和乾隆早期都有制作,从“清档”记录来看,乾隆十六年以后不再制作铜质匾对。
匾对主要是交铜作完成的。它是将御书做成铜字,同时还多做有九龙纹的装饰边框。其工艺是利用红铜良好的延展性能,经锤揲、錾刻、镀金而成。它的技艺难度有两点,一是所做铜字要与皇帝的书体一致,不能走样。二是匾对的边框狭窄,却要錾刻出对称、清晰的九条龙纹,这对技艺是个考验,决非一般工匠能为,必须具有高超的水平才能胜任。这种庄严又富丽的匾对,曾遍布于京城的宫殿、苑囿、庙宇、牌楼,形成了清代建筑上一大特色,可惜的是几乎无存。
(二)陈设品
陈设品是宫廷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仅显示着帝王的身份和地位,也体现着它们的精神需求。雍正、乾隆两位皇帝博雅好古,文化修养、艺术鉴赏水平非常高,不但喜爱色彩鲜艳的瓷器、富丽堂皇的珐琅器,晶莹剔透的玻璃器,对具有古韵的铜器也同样钟情。他们在位期间,曾频频下命制造。从“清档”记载分析,雍正、乾隆二朝制造的铜质陈设器,数量大得惊人,约占所造全部铜器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既有室内陈设,也有庭院陈设。
1.室内陈设铜器
“清档”显示,雍正四年之前,除如意外,几乎未做过铜质陈设品,只是在雍正三年九月,皇帝命做珐琅炉,太监却错传给了铜作,故而铸造成了烧古铜炉两件(“清档”册1,“铜作”,页658)。这也说明,此时虽然没有炉作而只有铜作,但也有铸造技艺。而大量制造铜质陈设品出现于雍正五年,也就是佛保调进之后,亦即恢复了康熙朝已有的铸炉作。以雍正五年为例,皇帝五次下命给铸炉作,共造陈设品及供器120件,但因无具体品名,所以都有何种样式,无法详知,然而可以想象,它们的形制和装饰应该是多样的。同年内,内务府大臣兼管造办处事务的怡亲王允祥,为给皇帝寿辰“恭进”贺礼,还给铸炉作下命做“禹贡九鼎”一份九件,并声明“未用官钱粮”,是他自费“恭进”的(“清档”册2,“铸炉作”,页695)。其后雍正六至十三年问又命造了较多陈设品,如各式炉、瓶、如意等。
乾隆帝对铜器陈设品的制作更加关注和热心,因此审查更细致,要求更严格。经常是先下令画样多张,然后从中进行甄选制造。如乾隆四年五月八日,传旨做烧古铜瓶一件,要“先画样呈览,准时再做”。六月二十二看了呈上来的十张画样后,选中其中的七种,准其各造一件。它们是:汉河清海燕四喜瓶、水硠古厂口观音瓶、仿汉飞脊花尊、祥云献寿双友花插、仿汉双友花觚、仿汉双友花插、三多花插(“清档”册9,“铸炉处”,页69)。乾隆帝还十分稚好仿古,因此经常命令制作仿古铜器,有的还反复进行制作,如乾隆八年制造的博山炉就是一例,它是仿汉造型,头部为镂空的山形,底部设圆盘肜座,中部以圆形柱支撑,浑厚古朴。这种博山炉故宫至今仍藏有近十件,造型一致,只在体量上略有差别,均刻有“乾隆年制”铭文(图三)。
2.庭院陈设铜器
庭院陈设是指与建筑互为映衬的景观性器物,它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在清代以前,种类少而且多为石质,清代皇家不但种类大增,且大量用铜制造。“清档”与“奏销档”显示,弘历御极之后,对大型铜器极为重视,频频下令制造,或为内廷,或为园囿、或为寺庙。这些作品品种多,体量大,重则数百斤甚至上万斤。铸造用时从几个月至几年,在铜器制造史上,称得上是空前绝后的盛世工程,所幸的是部分作品安设后至今仍在原处,引众人观瞻。叮惜的是相当一部分被移动、劫走或损毁,
内廷中依然保留并能与“清档”对应上的主要有太和殿月台上的铜烧古龟、鹤各一对(图四),御花园天一门前的铜烧古大鼎一件(图五),宁寿门前铜镀金狮子一对(图六),重华宫院内的铜烧古仙鹤鼎四件等(图七)。
园囿中依然保留的主要是颐和园东门外的烧古铜狮一对(图八),昆明湖东南岸的铜牛(《国朝通志》卷115中只简略记录其事,“御制金牛铭乾隆二十年篆书昆明湖”,但在“清档”中未查到相关制造记录。三通馆总裁嵇璜等乾隆三十二年奉敕撰,上海图书集成局,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图九)等。
在景观性铜器中,乾隆十五年至四十七年为长春园西洋楼景区所造的众多铜兽,是特殊的一类。园中的谐奇趣、海宴堂、远瀛观三组建筑,其前部均建有水法,也就是喷泉。西洋楼和水法均由服务于清廷的欧洲人郎世宁、蒋友仁设计,水法景观多由各种铜兽组成,所以铜兽均是写实性的动物。
前几年在拍卖行上陆续出现的铜兽首,就是海宴堂水法两侧设置的人身十二属相的铜兽头。其中的牛首、虎首、猴首前后被保利艺术博物馆购买收藏,而其他众多铜兽,下落不明。据《昔日的夏宫——圆明园》中记载,水法中还有铜质的虾、鹅、羊、猫、鸭、鱼、猴、梅花鹿、猎狗、仙鹤(刘阳:《昔日的夏宫——颐和园》页1416。学院出版社,2005年1()月)等。从面世的几件兽首可以看出,它们均无我国传统的写意特点,而是形象写实的作品,由此也可窥见其他未面世动物之样貌。
寺庙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雍和宫大殿前的铜烧古大鼎。它与内廷天一门前的那一件,均是乾隆六年同时下命制造,造型尺寸均相同,每件都经过四年多的时间才完成。所不同的是御花园鼎的铭文为“大清乾隆拾年造”,与完工时间正相吻合。雍和宫内鼎的铭文为“大清乾隆十二年造”,而“清档”中明确记录“……于乾隆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郎中佛保将做得铜烧古大鼎一件安设在雍和宫大殿前讫”(“清档”册10,“铸炉处”,页40)。铭文上的纪年比完工时间晚了一个年头。笔者分析,这是因为铭文是做模时预作的年款,但却提前完工。其实提前完工的时间也并不多,只一个多月,这对于耗时长达四五年的工程,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差,是不足为奇的。
此二件作品的造型很奇特,虽然档案中叫它为“鼎”,但它与青铜器中的鼎相去甚远。实际上是把鼎式朝冠耳炉与建筑中的六角亭相结合,再加一个底座,组成了挺拔雄伟的新器形。它挺拔气派,与富丽的宫殿相得益彰,它应该是清代的创新器型。制造该鼎虽用铜量巨大,但此后还曾依样进行过仿制,说明其深受乾隆皇帝的青睐。
3.铜质文房用具
今天我们见到的清代宫廷文县,多是玻璃、珐琅、彩瓷、玉石、象牙、彩漆等材质,其实铜质文县也一直在制造和使用。“清档”记载显示,雍、乾二朝铜质文具,以暧砚和压纸(即镇纸)为多。在使用毛笔书写的古代,压纸是文房必备的工县,所以使用量较大。制作最多的一次是雍正三年八月,一次下令就制作了“黄铜烧古寿字压纸一百八十件”(“清档”册1,“铜作”,页657)。故宫藏有传世镇纸多件,但均无款识。“清档”记录显示,雍、乾二朝,命造暧砚数上次,总数在百件左右。在制作中,皂帝曾明令要求“刻大清乾隆年制款,要古篆字”(“清档”册18,“铜作”,页44)。故宫藏有铜镀金八方暧砚、长方形暖砚若干件,均在盖内阴刻“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图十、图十一)。
此外,炉作和铜作所作的“节活”也多有文具一项。如乾隆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奉怡亲王内大臣海望传各作,将小式活计做些,以备万寿(节)呈进”,之后做得“各式烧古鎏金压纸九件,各式烧古鎏金水盛九件”(“清档”册9,“记事录”,页528—529)。似这种按例制造的“节活”很少有记载,此次是因内大臣海望催做,才留下了记录。
在故宫现存文具实物中,还有乾隆款的文具多种,如铜烧古阴刻戗金山水人物图笔筒、岁寒三友图笔筒(图十二),铜鎏金錾刻海兽纹五峰笔架(图十三)、水丞等(图十四),它们造型规整,做工精细,属典型的乾隆风格。但它们却不见命造记录,也应该出自这种“节活”。
4.铜质供器
有清一代,宫廷的宗教活动频繁,加之祭祀天地、祖先等,因此就需要大量的各式各样的供器。从“清档”记录看,铜质供器制造得相当多。在此需说明的是,炉作依命所造佛像众多,对此,研究宗教的专家已有专著详细论述,故而这里只谈其他供器的制造情况。
“清档”记录中制造的供器种类较多,如七珍、八宝、海灯、靶苓(多见收拾,未见制造)、铃杵、五供、塔、人物等器,它们多被反复制造。
“清档”记载,为宫外的坛庙做铜祭器,也是常有之事。制造最多的记录是在奏销档中。乾隆十三年为文庙造铜祭器190件、为各坛庙造铜祭器登鋓簠簋爵豆尊等器共器2168件。由于数量大,宫内的炉作应付不了,改在雍和宫办造铜器处办造(奏折《奏为成造各坛庙祭器向广储司支用银两事》。责任者:总管内务府。成文时间:乾隆十三年五月十二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此档还证明乾隆时期在雍和宫也设有铜器作坊。
以上所述四大类铜器,因反复制造,数量大,故而分类举例说明。然而它们还不是铜器的全部。从“清档”记录看,还零星做过其他铜器。每一种制造数量有多有少,同一种有大有小,在装饰上也有差别,如各式炭盆、冠架、斋戒牌、唾盂、熨斗、手炉、合符、带头、戳灯、点心模子、烘被暖球、仿古铜镜、钟、铜磬、铜版画以及赏用的各种铜刀等。此外还时而制作寸许的掌中珍玩,如小鼎、小瓶、小兽等,多纳入到百什件中收藏。它们以实用器为主,也兼有观赏器,同样反映着宫廷的生活与文化,是清宫铜器的组成部分。但由于不是主要作品,所以未纳入所列类别。
(责任编辑:阮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