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画报》在哈尔滨

2015-09-24 08:41梅常青王冰冰
中国摄影 2015年4期
关键词:画报社画报哈尔滨

梅常青 王冰冰

1945年11月,为配合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形势发展需要,根据党中央及东北局彭真、陈云等领导同志的意见,将解放区《冀热辽画报》社更名为《东北画报》画报社,同时《冀热辽画报》也更名为了《东北画报》。此时《东北画报》脱离部队编制开始转归地方,画报社由东北局宣传部直接领导。

转移哈尔滨

1945年12月《东北画报》第1期创刊号在辽宁本溪出版,主要内容是庆祝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纪念特辑。创刊号刊登有由苏联政府提供的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向无敌的英勇红军致敬等照片共23幅。《东北画报》社最初地址是在辽宁沈阳市,因1946年初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开始向东北解放军驻地发动进攻,1946年3月13日国民党军队占领沈阳,《东北画报》社奉命随部队由沈阳先撤到本溪,后又撤到吉林省的通化,最后又撤到黑龙江省的佳木斯市。考虑到哈尔滨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是东北解放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中心,《东北画报》社使由佳木斯搬到了哈尔滨市,由于东北地区日伪时期留下的工业基础非常好,《东北画报》一开始就拥有了现代化的印刷技术条件。《东北画报》创刊号就是8开彩色胶版印刷,在装订和画面印刷质量效果上,与前南方解放区时期的《冀热辽画报》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名家荟萃,人才济济

《东北画报》社第一任社长是罗光达,第二任社长是朱丹,以后是施展、张醒生等同志。《东北画报》刚迁到哈尔滨时只有文字、美术编辑、摄影记者、专业技术人员等20多人。为了加强《东北画报》的力量,社长罗光达便动员当时在哈尔滨的专业人士、社会知识青年,包括已投降的日本技术人员参加画报社工作。这时原《冀热辽画报》社的部分摄影记者都先后到达哈尔滨,西北战地服务团的陈正青、何慧,著名摄影家郑景康也从山东到达哈尔滨并到报社工作,同时,从延安和其他解放区调来的美术工作者,如古元、沃渣、刘迅、王曼硕、施展、夏风、安林、苏晖、赵域、黄山定、洪藏、丁达明、黄铸夫等,也先后到达哈尔滨参加画报社工作。当时在哈尔滨的东影新闻纪录电影摄影师徐肖冰、钱筱章、吴本立、张绍柯、杨荫萱、郝风格等,还被聘为画报社的摄影记者。著名美术家张仃1946年到达哈尔滨,开始任《东北画报》总编辑,主编《东北漫画》、《农民画刊》并从事年画、漫画、招贴画的创作。陈正青、齐观山任摄影科科长,郑景康任研究室主任,刘荣夫任《东北画报》社美术训练班主任,刘博芳和张进学任《东北画报》印刷厂的正、副厂长。

画报社还特邀华君武、张望等人为美术撰稿人,特邀吴印咸、王家乙、李松涛等为特约摄影记者,王阑西、白朗、马加、塞克、刘白羽、严文井、萧军等著名作家则为画报社特约撰稿人。此时,地处哈尔滨市的《东北画报》人才济济,可以说集中了当时全国解放区最优秀的摄影、美术设计、文学编辑等专业人才。

《东北画报》的画报社记者继承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光荣传统,平时除正常出版人员留在社内工作外。大部分记者不论新老名气大小,一律分赴前线与农村进行摄影采访报道。深入前线收集素材进行美术创作,甚至和战士一起并肩参加战斗。《东北画报》的摄影记者郭春瑞同志就是在随军采访拍摄攻克锦州的战斗时壮烈牺牲的。东北军区领导对《东北画报》非常关心重视,当时任司令员的林彪在一次东北文艺界的会议上专门谈到要发挥《东北画报》的宣传作用。军区炮兵司令员朱瑞将军,军区政治部周桓主任等领导都多次来到画报社,并亲自到车间了解《东北画报》的编印过程。当时东北局宣传部长凯丰同志对《东北画报》出版方针提出了明确要求:“要适应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坚持为战争服务,面向战地,面向战士和面向广大农村群众”。

出版方针的几度改变

根据形势的发展《东北画报》出版方针曾经几度改变,第一次是1946年我军撤出东北各大城市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农村,发动群众,建立政权,准备反攻等。画报就由较大的版本改成单张与单行本两种,内容力求通俗和普及。第二次改版是为了适应解放战争发展的需要,画报主要的工作方针改成为部队服务,面向战地,面向战士,版本也改成16开单行本,便于战士携带保存,还把画报上刊载过的作品编印成连环画册或通俗读物。第三次改版是1947年春广大东北地区农村开始了土地改革运动,并掀起支前热潮,画报把反映农村的土地改革、支前内容作为编辑重点。

在东北野战军、东北局宣传部的关怀和画报全体同志的努力下,《东北画报》成为了当时全国解放区最好的画报,同时具有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并对提高战士思想文化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成为深受部队广大战士喜爱的读物。同时它能够配合党的方针政策并及时反映东北战场战争形势的变化信息,以致在地方上很多墙报与黑板报都临摹画报上的内容来进行宣传。

《东北画报》除出版以摄影为主的8开本综合性画报外,为紧密配合形势还出版了对开单张的增刊。用套色精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大幅肖像以及各种传单、标语,还印制了大批军事地图等。画报还用中苏友协名义编辑出版了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为内容的《中苏友好画报》,同时编辑出版4开的《东北画报增刊》以及摄影与绘画并茂的《东北画报漫画专号》、《纪念解放后第二个“九一八”纪念日专号》、《李有才板话》、《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以及反映东北地区农民翻身解放内容的新年画、连环画等。《东北画报》社还于1946年5月30日至6月4日,在哈尔滨市日本三井洋行(现址为林业招待所)举办了东北解放区摄影、木刻展览会。由于受到广大部队战士和市民群众的喜爱,《东北画报》的发行数量不断增长,由创刊号时的3000份,增加到第50期的5000多份。

1948年东北全境基本解放之后党的工作重点又由农村逐渐转入城市,《东北画报》的宣传方针也相应地由主要反映解放战争,转到主要反映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方面。主要读者对象也由部队战士转为城市产业工人和城市社会各阶层人士。

独特的作用

《东北画报》在哈尔滨的近5年时间里,对东北解放战争的所有重大战役和后方支前、参军、土改、反霸、锄奸、生产建设等重大政治活动都作了深入摄影报道。在东北解放战争中,《东北画报》不仅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良好作用,而且在打击、分化、瓦解敌人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1947年在秀水河前线,国民党军队的一个班士兵,就是看到了《东北画报》上刊登的解放军优待俘虏,号召蒋军士兵起义的照片和文告内容决定起义的,来我军投诚时,他们身上还带着《东北画报》。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发动辽沈战役,被围困的国民党长春守军司令郑洞国将军于10月19日率部投诚,当时国民党报纸大肆宣传,说郑洞国将军已壮烈殉难,还给他开了追悼会。为了揭破国民党的谎言,《东北画报》派出了经验丰富的摄影记者郑景康、陈正青、齐观山等,采访了由长春抵达哈尔滨时的郑洞国将军,并拍摄了郑洞国将军在哈尔滨火车站等地活动的照片,印成了传单用宣传弹(装有宣传品的空心炮弹)射入当时被围困的国民党蒋军阵地,有力揭穿了国民党的谎言。

为扩大东北野战军各部队摄影工作者队伍,1948年4月,东北野战军宣传部长肖向荣,委托《东北画报》社在哈尔滨市办摄影培训班,陈正青任班主任,张醒生任指导员,郑景康担任摄影主课教员,第一期培训班中各部队参加的学员有40多人,学期为3个月。1948年8月,《东北画报》社第二期摄影培训班在哈尔滨开学,张醒生任班主任,郑景康任教员,学员也有40多人,学期同为3个月。在先后两期的开学典礼上,《东北画报》社社长罗光达讲了话,郑景康、陈正青等十几位摄影家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在摄影培训班教学中,郑景康、陈正青主讲摄影技术,张醒生是训练班的指导员。此外,还在社内外请了若干老师讲摄影理论和有关美学内容的课程。张仃、齐观山、罗光达、刘白羽、华君武等一些名家都为摄影训练班上过课。摄影训练班地址是在哈尔滨市兆麟公园旁的一幢大楼里。在3个月的学习过程中,上午听老师讲课,下午自习,当时条件有限,没有讲义,主要靠学员自己记笔记,大家利用下午自习时间互相对笔记。学员花工夫最大的是苦练摄影三大基本功,即目测曝光、目测距离、端稳照相机。据参加过摄影训练班的老同志回忆,当时4月的哈尔滨天气还很冷,但大家都坚持在外边拍摄练习。学员们3人为1组,有的学员为练端稳照相机,用个1斤多重的半块砖头模拟相机来训练。由于大家刻苦努力学习,在3个月时间里每个学员都学了很多东西,大大丰富了摄影基础理论和美学知识,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操作照相机,结业时每个学员都拍出了一些自己满意的照片。老师从每个学员拍摄的照片中选出了一部分制作放大,作为训练班的学习成绩在《东北画报》社内举办了结业汇报展出。训练班的学员毕业后回到各自部队都成为了摄影宣传工作的骨干,其中梁枫、田原、臧德宽、钱嗣杰等几位优秀学员则留在了《东北画报》社工作,从此走上摄影专业创作道路,后来都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摄影家。

完成历史使命

1949年春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5月南下渡江解放华中、华南地区。《东北画报》社的大部分摄影记者随军南下,其中一部分留在了北京,成为了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新闻摄影局的骨干力量。新中国成立的前夕,《东北画报》由哈尔滨迂回了沈阳,《东北画报》在建国初期一直在沈阳出版,直到1955年2月才改为《辽宁画报》,到此《东北画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东北画报》在哈尔滨期间共发表大量各类新闻照片以及众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美术、摄影作品,真实记录了东北解放战争的全过程,为宣传报道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解放战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东北画报》能够在哈尔滨度过它的近5年时光,是哈尔滨人民的自豪与骄傲,也是哈尔滨的宝贵财富。无论对建国后哈尔滨摄影艺术事业的发展,还是对哈尔滨整个文艺事业的发展与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也是黑龙江摄影史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段内容。

猜你喜欢
画报社画报哈尔滨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个去哈尔滨的人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融媒体环境下的纸媒升华——以民族画报社蒙古文版编辑部微信公众号“蒙地色彩”为例
我的祝福和期望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陕西画报航拍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
云南画报社 第3届南博会“雨林口岸·山水磨憨”专题摄影展诠释磨憨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