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十三五”炼油业的机遇与挑战

2015-09-24 04:02田野
中国石油企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炼油成品油十三五

□ 文/本刊记者 田野

专家把脉“十三五”炼油业的机遇与挑战

□ 文/本刊记者 田野

从“小茶壶”到千万吨大炼油,我国炼油业规模发展成效显著,原油加工量一直呈逐年增加态势,2014年原油加工量为5.0277亿吨,同比增长5.3%。2015年8月,我国原油加工量为4434万吨,同比增长6.5%。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成品油消费增速和行业开工率呈逐年下降态势,分别从2011年的7.6%和86.9%降至2013年的3.2%和81.2%。从这样一组数据来看,炼油产能过剩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前些年各地大量上马炼化项目,导致炼油产能超常规增长,以至于让人产生“高速路上无红灯”的错觉。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放缓进入正常区间,成品油市场10年快速增长的势头临近尾声,炼油产能过快增长与成品油消费量增速放缓,“一增一减”使成品油供需差呈扩大趋势。

在经济新常态下,产能过剩问题已引起各方重视,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也着手展开。但困扰炼油业深层次问题仍制约着我国炼油企业由大转强。未来5年,我国炼油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首先是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成品油市场化加快,产品出口空间受到挤压,国内需求放缓、柴汽比下滑,质量升级和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发展环境压力加大。其次是炼油业产能严重过剩,内部竞争加剧,对外差距较大,自身竞争力有待提高。

为此本刊邀请相关专家院士,为化解困扰炼油工业深层次问题建言献策。

记者:我国炼油工业发展现状与特点是什么?具体存在哪些问题?

杨启业(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7.46亿吨/年,比2013年增加3950万吨/年,增长5.6%。近10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炼油行业利润空间增大,加之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推动成品油需求强劲增长,导致炼油行业吸纳大量投资,产能迅猛增长。2005年-2014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增长112%。虽然自2012年国民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一部分炼油项目被取消和延期,但受前期大量投资已然发生和炼油项目建设期较长的影响,2013年和2014年炼油加工能力依然保持5%的增长率,预计2015年仍将有5%-6%的增长幅度。

为满足国内迅速增长的成品油消费需求,我国原油加工量10年来也保持较快增速,由2005年的2.82亿吨升至2014年的5.02亿吨,年均增长率6.6%。相对于原油加工量,炼油能力增长更快,从而导致国内炼厂开工负荷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80.1%降至2014年67.3%。

徐承恩(著名炼油工艺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从炼油工业市场主体情况看,我国已形成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为主导,中国海油、中国化工、中国兵器等国企、陕西延长等地方炼油企业及一些民企参加,道达尔、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等外国大公司参股参与的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截至2014年底,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化工、陕西延长集团、中国中化,以及中国兵器集团7大国企炼油能力分别达到29160万吨/年、18240万吨/年、3840万吨/年、3045万吨/年、2250万吨/年、1800万吨/年和840万吨/年,分别占全国炼油总能力的39.1%、24.4%、5.1%、4.1%、3.0%、2.4%、1.1%;147家地方炼油企业炼油总能力达15452万吨/年,所占比例为20.7%。与1999年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强争霸相比,2014年国内炼油格局已演变成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地炼三足鼎立,中国海油、中国化工等5大国企局部占优的形势,炼油行业多元化趋势明显,市场程度更高,竞争更加激烈。

从炼油布局看,我国炼能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华南和华东地区,2014年这4大地区炼能分别占32.7%、17.4%、16.1% 和14.4%,合计占80.6%,形成了以东部为主,中、西部为辅的梯次分布。山东是全国炼能最大的省份,达到1.73亿吨/年,其次为辽宁和广东。目前,环渤海湾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和珠三角地区(广东、广西)炼能分别约为3.07亿吨/年、1.01亿吨/年和0.81亿吨/年,分别占44%、14%和12%,合计占全国的70%。

从炼油效率来看,2014年国内主营炼油企业与国外同行绩效进行对比,总占用资本回报率与亚太、北美地区领先者仍有较大差距。在加工成本中,国内人工成本明显偏高,运行周期不长。在产品质量方面,柴油质量标准偏低的情况较为突出。在环保方面,企业废气排放的问题急需解决。

马晓河(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目前我国炼油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炼油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但先进产能不足。根据国民经济及相关行业发展预测,2015年和2020年我国炼油产能分别达7.4亿吨和8.9亿吨,按此测算,2015年我国成品油需求量达3.56亿吨,需加工原油5.07亿吨;2020年成品油需求量达4.14亿吨,需加工原油5.95亿吨。如果全国炼油行业仍按85%开工负荷计算,届时相应过剩产能2015年达1.4亿吨,2020年达1.9亿吨。截至2014年,我国炼油能力超过2000万吨/年只有镇海炼化、大连石化、茂名石化3家,其炼油能力仅占国内总炼油能力的10%,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炼油国的地位不相称。世界炼油行业大型化趋势明显,向单系列大规模发展,最大常减压装置规模已达到1800万吨/年。除几家新建大型炼油项目外,我国多数炼油企业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存在装置系列多、单系列规模小、装置构成复杂、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能耗较高等问题,先进产能严重不足。目前国内上百家产能低于200万吨的小炼油装置,油品连国Ⅲ标准都达不到。

二是局部地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低水平竞争问题突出。近年来,山东地炼存在较强的扩能冲动,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导致山东炼油能力严重过剩,区域竞争异常激烈。截至2014年底,山东共有地炼企业49家,一次加工能力超过1.1亿吨,平均规模230万吨。从山东地炼行业反映出来的问题看,我国炼油企业数目众多、规模较小,行业内无序竞争矛盾突出,也制约了装置技术水平及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急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三是全行业平均开工率偏低,地方炼厂尤其突出。调查显示,受资源不足、装置配套不足、盈利能力差等因素制约,目前地方炼油企业开工率较低,仅为35%。

四是重质原油进口及加工比例增加。近10年来,世界原油价格总体呈上涨走势,轻质原油资源紧张,价格高企。在世界范围内的原油中,重质油、含硫、高酸原油比例越来越大,原油劣质化程度越来越严重。2015年我国原油需求量为5.47亿吨,进口量3.37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达61.6%。

五是炼油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目前国外先进炼油水平轻油收率超过85%,先进能耗水平低于40千克标准油/吨原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轻油平均收率达77%—79%、原油加工平均能耗达58—65千克标准油/吨原油。但地方小炼油轻油收率不足50%,原油加工能耗超过90千克标准油/吨原油。小炼油在资源利用效率、能耗、三废排放等方面与先进水平差距更为明显。

记者:针对炼油产能过剩日益凸显、炼厂经济效率不平衡、生产高附加值油品能力不平衡等问题,有什么具体建议?

杨启业:抑制盲目扩能,严格控制新布点炼油项目建设,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为满足市场需求,新增加的炼油能力尽可能通过原有炼油企业的技术改造实现。对于重点地区产能建设实行监查、问责制度,对于不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予以停工、停贷等行政、金融措施。坚持新建炼油厂或新增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改扩建均需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各级地方政府不得审批或核准新增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炼油投资项目。

目前我国炼油企业数目众多、规模较小,行业内无序竞争的矛盾较为突出,制约了装置技术效率及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因而,相关部门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炼油落后产能标准;制定落后产能淘汰政策,强制落后产能在一定期限内淘汰;依法淘汰产品质量低劣、能耗高、资源利用不合理、安全隐患较大及环保不达标的炼油装置;建立行业动态监控与预警机制,建立行业自律和协调机制,对企业进行积极引导。

徐承恩:产业发展显现出来的突出问题,几乎都反映了政府行业监管的薄弱与缺陷。所以在提升炼油装置效率上,首先要完善相关法规,制定颁布炼油行业监管条例或准则,出台炼油工业产业升级政策;其次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实际,合理划分监管权;再次要切实推进成品油税制改革,将消费税从生产环节转移到消费环节征收,并将成品油价内税改为价外税。

这些年国内落后产能淘汰预警、炼油原料劣质化与油品升级矛盾等种种国家政策紧逼,与地方投资冲动相结合,为炼厂改扩建提供了理由,但是高成本的没有被迫停产关闭,小规模的没有被淘汰,低效率的没有去减负。如此,不如鼓励部分小型炼油企业由生产油品调整为生产化工原料,或转型为其他下游深加工业,向深加工、清洁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力争转产产能3000万吨/年。

马晓河:我国炼油业经过几十年建设,尤其是最近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已进入行业成熟期。未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长期中低位震荡,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进一步市场化和国际化,原油进口使用权逐步放开,炼油行业利润空间将大幅压缩,竞争会更加激烈,产能过剩问题不断显化。新增炼油能力必须以投资效益为核心,强化市场需求分析,严格把控炼厂建设节奏,避免陷入投产即亏损困境。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政指导性文件、标准升级加速,炼油生产成本不断持续上升。炼油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粗放型转向质量效率集约型,引入“分子炼油”思维,以挖潜改造、填平补齐为主,调整装置结构,优化加工流程,增加高标号汽油、航煤、高档润滑油等高效产品,推进炼厂信息化和智能化,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型炼厂 ,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深度挖掘存量价值,以较小投资成本实现较大效益提升。

记者:“十三五”国内炼油业发展趋势怎样?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杨启业:今后5年,我国炼油工业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首先是环境问题: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成品油市场化加快,产品出口空间受到挤压,国内需求放缓、柴汽比下滑,质量升级和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其次是行业问题:产能严重过剩,内部竞争加剧,对外差距较大。

“十三五”国内炼油工业的发展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目标,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低碳,全面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方案》,鼓励企业加快清洁油品生产与供应,主要目标一是扩大车用汽油、柴油国Ⅴ标准执行范围,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供应车用汽油(含E10乙醇汽油)和车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二是提前国Ⅴ标准车用汽油、车用柴油供应时间,将全国供应国Ⅴ标准车用汽油和柴油的时间由原定的2018 年1月1日提前至2017年1月1日;三是增加普通柴油升级内容,2016年1月1日起在东部地区重点城市供应国Ⅳ标准普通柴油,2017年7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国Ⅳ标准普通柴油,2018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国Ⅴ标准普通柴油。

国家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进程,将对炼油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炼油加工成本骤然增大,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各炼油企业都将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

徐承恩:“十三五”期间,我国炼油工业将持续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优化,轻质油比例进一步提升,在燃料油产量降低的同时,增加化工轻油产量,提高高标号清洁汽油、高档润滑油等高附加值产品比例。

目前我国主营炼厂渣油加氢与焦化能力之比仅为0.3,渣油加氢比例较低。而在日本,以及台塑公司的炼油装置中,渣油加氢与焦化能力之比达4.1;韩国炼油装置中只有一套小焦化装置,其渣油加氢与焦化能力之比高达20.8。如果渣油加氢能力偏低,则高附加值产品收率低,低价值焦炭产量就会偏高;我国催化重整+MTBE+烷基化等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生产能力占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而世界平均为13%,因此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相对较低,不能满足近几年快速增长的汽油需求。

2014年,我国石脑油制氢成本高达2万元/吨,炼厂干气制氢成本超过1.6万元/吨,煤制氢成本1.2万元/吨,芳烃供炼油氢气价格超过8500元/吨。可见,采用石脑油和干气制氢炼厂氢气成本较高。对于大型一体化企业而言,要引入“分子炼油”概念,精细化管理,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提高企业盈利和抗风险能力。在饱和干气资源利用方面,企业将建设饱和干气回收装置,回收干气中的H2和富C2+产品,降低氢气成本和乙烯原料成本。在饱和液化气资源利用方面,企业将适时实施饱和液化气正异构分离工艺,正构碳四作为乙烯裂解原料,异丁烷作为产品外售。在不饱和液化气资源利用方面,利用催化醚后碳四资源,建设烷基化装置,完善汽油池结构,增产汽油,降低柴汽比。在石脑油资源利用方面,根据组分性质合理安排加工流程,做到“宜油则油,宜芳则芳,宜烯则烯”。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合理布局蜡油加工路线,一体化企业向化工原料方向倾斜,通过加氢裂化增产重石脑油和尾油。

马晓河:炼油业既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耗能大户和排放大户,实现低碳绿色循环发展是炼油业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一是要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开发应用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的绿色生产工艺,从源头上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二是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清洁生产;三是使用绿色低碳能源,加强污染物治理,促进污染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并重转变,努力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十三五”期间,我国炼油业将选择清洁生产工艺,例如渣油加氢替代焦化路线;完善硫黄回收,建设动力锅炉和催化裂化脱硫脱硝除尘;加强油气回收、减少无组织排放;“三废”集中处理、集中排放等。

猜你喜欢
炼油成品油十三五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成品油管道运行优化的研究进展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从小到大,由大走强—40载炼油节节高
石油成品油销售业务发展的一些思考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
成品油市场回顾与展望
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