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荣莉 图+无忌 黄荣莉
梁平木版年画古老绝活的400年守望
文+黄荣莉 图+无忌 黄荣莉
梁平木版年画与四川的绵竹年画、夹江年画并称“西南三大年画”。清朝便“驰名京省处”,畅销东南亚。抗战时期,又被带到苏、美、法等国的博物馆,或被东方艺术爱好者收藏,蜚声中外。先后收入《中国美术全集》、《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三峡民间艺术》和《民间年画》等著作。它还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榜上有名。2010年春节前夕,更是作为“中国木版年画” 特种邮票系列代表,跻身“国家名片”。
尽管过往无比辉煌,如今也集众多美誉于一身,但只有一个传统传承人的现实,使得这门古老的民间绝活面临着既尴尬又窘迫的生存处境。
英文导读:Xu Jiahui is the sixth generation successor of wood paintings in Liangping. These works are colorful and vivid so that they become city cards.
2015年1月19日,笔者在梁平县屏锦镇屏锦中学旁的一条小巷子里,见到了梁平木版年画第六代传人徐家辉。他正在自己的手工作坊里完成木版年画制作流程中的套印上色工序。只见他先将50张已经印好线版的二元纸和刻好的色版分别固定在印案上,随后为色版刷上红色的颜料后,再从左手边固定好的一叠二元纸中拿出一张盖在色版上,用鬃刷在纸上轻轻按压,使其能够完全着色,之后将印好色的二元纸放于一边待其自然风干。接下来,徐家辉继续从那一叠二元纸中抽出一张,重复刚才的动作……
忙碌的空隙,49岁的徐家辉告诉笔者:“梁平木版年画一般有单色套印与多色套印。单色就是整张年画只有一个颜色,一般为黑墨色,因此所需刻制的色版也只要一块。而像我现在正在套印的就是多色套印,需要刻制多张不同的色版用来刷不同的颜色,我现在完成的只是其中的一种颜色,余下的还有黄色、绿色。”
在徐家辉套印上色告一段落后,笔者参观了他的这个名叫“德和泰”的手工作坊,约50平方米大小的屋子里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年画。当笔者走到一幅门神年画面前时,发现这张门神和一般门神的横眉怒目、气势汹汹不同,这张门神脸型圆润,看起来一脸慈祥和气的样子。面对笔者的疑问,徐家辉说:“梁平木版年画所有的人物都是一幅慈祥和气的面孔,这是梁平木版年画和别处年画最大的区别之一。”说着,他走到一幅取材于清朝方成培《雷峰塔传奇》的年画面前,“像这幅《盗仙草》里的人物,我在给人物开像时,特意将两个黑眼珠的距离拉得
左右页图:梁平木版年画,始于明朝嘉靖年间,盛极于民国,至今约400年历史,在其几百年的发展中,有过辉煌也经历过濒临灭绝的险地,现在的梁平木版年画虽已再次受到重视,但会做传统木版年画的只有徐家辉一人。很近,似‘斗鸡眼',神灵的威严形象就被很好的逗趣化、生活化了,给人一种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从明朝嘉靖年间梁平木版年画最早出现之初,它的一代代传承人经过不断改良,才最终形成这样特殊的手法,制作出如此“可爱”的木版年画。徐家辉回忆说,梁平县屏锦镇最初出现印刷红纸的刷坊是在1536年,当时,门神印刷在红纸上,套用红黑两色,色调简明单纯。清嘉庆元年(1796年),改良者徐伟臣创办“信立号”,年画的制作由单纯进入复杂。徐伟臣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以套色印刷为主,一色一版,套印少则五六次,多则十二三次。
随后,梁平木版年画进入鼎盛时期,先后出现信立号、恒太正、恒仪号、正兴号、王恒茂、锟发号、信义恒、德和泰等30多家年画手工作坊,从业人员六七百人,其中“信立号”一家就雇工匠达30余人,年画年产量数百万张,畅销全国并远销东南亚及俄、美、法等国,并被多个国家博物馆收藏。
但在“四清”、“文革”时期,梁平木版年画大量被烧毁,遭到了濒临绝境的厄运。浩劫之后,梁平传统木版年画仅存数块画版,20余套共40余种100余张年画。
“文革”结束后,梁平木版年画才得以振兴。梁平年画研究会、梁平木版年画创作班先后成立、开办。但是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普遍应用,耗时耗力的梁平木版年画被认为挣不了钱,梁平木版年画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当年的手艺人纷纷转行,只有徐家辉为了守住祖上留下来的技艺,还在苦苦支撑着。
说起学年画的初衷,徐家辉笑称:“就是为了找一份事做。”本来木版年画在徐家辉祖上是家族传承,但他父亲十几岁时,刚好赶上了“四清”运动,学做年画没多久就被迫中断。到了徐家辉这一代,家里已经很少有人做年画了。他出生时,家中原有的年画雕版大都做了柴火,以至于徐家辉小时候都不知道什么是木版年画。他还是从村里人口中得知他家从高祖那一辈就开始这门手艺,村里人时不时还提醒他说:“要是你能把这个手艺捡起来,肯定不得了。”后来,十五六岁的徐家辉就面临着职业的选择,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在家将父亲搁下的年画继续传承下去。那时,农村家家户户都会贴门神,徐家辉想着要是每年做个几万张年画卖出去,即使是几角钱一张,一年下来也能赚不少钱。于是,在征得四爷爷徐典隆同意后,他就开始跟着梁平木版年画第五代传承人徐典隆学习木版年画的制作。
因为木版年画制作由线版、色版、手绘三大主件构成,所以在学习木版年画之初,徐家辉学的是雕刻。徐家辉小时候,喜欢用刀子在木头上雕刻一些东西,原以为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雕刻基础”,但当他真正拿到木版年画的雕刀时,却傻眼了。因为雕版工艺性很重,所用工具分大小圆刀、平口刀和削角刀,刀口规格由一分至一寸,每套至少有30多把,其中圆刀占了工具数量的大半,使用起来极不方便。更加不幸的是,师傅交给他的雕刻四字口诀“剖边平铲”,他连意思都不清楚。
左右页图:梁平木版年画人物画稿中的线条弧度注定了其雕版制作工具多以圆刀为主,因为其和指甲弧度大小相契合,在徐家辉等民间艺人口中,它们又被称为“指甲壳”。图中是徐家辉演示梁平木版年画制作流程中的套印上色和刻版工序。
后来,他通过阅读鲁迅先生写的关于木版年画的文章才最终弄明白“剖边平铲”的意思。“剖”就是顺着画稿的线条在木版上削出一系列线条,“铲”就是将木版上多余的部分铲平。徐家辉说:“剖边平铲,雕出来的线条不易断,也方便后面的修复。”至于雕刀的使用,徐家辉也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心得。因为雕刀的圆弧跟指甲的弧度差不多,所以他将一寸大小的圆刀叫做“大指壳”,稍小的叫“中指壳”或者“小指壳”。在雕刻人物脸或者衣服的弧度时,就用“大指壳”,雕刻眉毛或者眼睛的弧度时就用“中指壳”或“小指壳”。
徐家辉边说边拿出一块已经用黑墨画好人物画稿的梨木板,向笔者展示起了刻版过程。只见他运刀自如,大小圆刀在他手里不停变换,一会儿直立版面,一会儿又在版面上深挖雕平,任凭刀锋纵横罗织,都没损伤画稿本身的线纹。不一会儿功夫,画稿的人物线条就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徐家辉说:“在梁平木版年画画稿、刻版、套印上色、手绘、晒干这五大环节中,刻版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刻版时必须要保持画作原本的样貌,雕刻后的凸出高度要上下一样宽,以保持在后面的印刷过程中年画的样子不走样。”
在徐家辉技有所成之后,他唯一的愿望就是恢复徐氏家族制作木版年画的老字号“德和泰”,但直到2005年,他才通过十几年的摸索做出印着“德和泰”字号的传统年画《盗令出关》,这是徐家祖传的系列年画《八美图》中的一张。至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传统木版年画才得以重现人间。
如今,梁平木版年画在作品内容上,主要生产各种类型图案的花笺、花纸、门画等,内容大体有三类:一是门神类,主要有《将帅图》、《立刀顿斧》、《加官晋爵》、《扬鞭》、《五子登科》等;二是神话故事类,主要有《老鼠嫁女》、《麒麟送子》等;三是戏曲故事类,主要有《四郎探母》、《踏伞》、《钟馗嫁妹》等。
不论是哪种类型,梁平木版年画唯一不变的就是年画人物不分男女,均会在脸颊上涂以腮红,呈椭圆状。“这是梁平木版年画最大的特点。”徐家辉说,“在人物套印上色完成后,我会在人物面部手绘敷上肉色或白粉,在其将干未干之际,用特制的笔涂抹两道红色,或干脆以指代笔,蘸以褚红再蘸少许白酒,
左右页图:梁平木版年画的色彩大多以红、黄、绿作为主要颜色,颜料的研制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但是颜色的具体搭配都是徐家辉自己来调。要如何做到柔和美观,让人看起协调统一,就是靠每个艺人的技术经验和艺术欣赏水平了。迅速抹之。这样,人物脸部的整个画面色彩在强烈对比中给人一种鲜明的‘暖意'。”
在整体色彩的运用上,梁平木版年画也极其考究。徐家辉一直谨记老一辈人传下来的配色口诀“红配绿,嫩笃笃;红配黄,喜洋洋”。所以,梁平木版年画大多以红、黄、绿作为主要颜色,红绿对比或红蓝对比,颜色浓艳深沉、厚重、强烈。一幅年画常以大面积红色或黄色作为主色,以小色块分布于次要部分或装饰部分,再配以大小、冷暖不同色块的巧妙搭配,使画面产生统一而不单调,丰富而不杂乱的效果。正符合民间年画 “色多不乱,色少不单”的说法。
徐家辉将梁平木版年画之所以鲜艳而不刺眼的原因归功于它所使用的材料——二元纸上。徐家辉说:“很多地方的年画有些直接拿水色颜料上色,看起来很鲜艳,但是看久了就会有刺眼的感觉,原因就在于使用的纸张不同。”二元纸的制作是梁平当地又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取材于附近百里槽山林的竹子,用当地石灰沤上4个月,才能进入土法舀纸的工艺程序。而一张手工二元纸真正制成,需要整整半年的周期,中间还少不了舀纸、揭纸、烘烤等工艺。徐家辉每年都会在这里定制11月份和12月份制作出来的二元纸,至于原因,徐家辉说:“因为这两个月份舀纸所用的必备原料桦液要比其他月份好一些。”
虽然农村大多数地方现在已经不贴门神了,但是梁平木版年画的收藏价值正在随时间而慢慢突显出来。对于未来的计划,徐家辉比较明了,他说:“我家里还有50-60幅祖传的画稿,趁着还年轻,我打算做一幅木版年画花鸟长卷,光是套印上色至少都有上百道的工序。”
Xu Jiahui and His Wood Pain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