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一袭猩红色的长裙,一个标准的巴洛克乐队配置,羽管键琴、双颈琉特琴、弦乐器、木管……舞台上只有十几个人的乐队,简约而优雅。这种舞台配置是国内观众很少能看到的,因为我们习惯了19世纪以后才逐渐形成的,庞大的管弦乐队。但在200多年以前的欧洲宫廷,这是刚开始形成的,时髦的娱乐。查阅当年的资料,从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到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凯瑟琳宫,到处可以看到这种形式的演出。音乐是当时王公贵族的日常娱乐,除了吃喝玩乐、狩猎、谈情说爱,剩下的就是观赏戏剧和歌剧了。
在19世纪以前,音乐的主要功能就是娱乐。而在欧洲当时大部分地区,音乐长久以来都被视为一种手艺,如木匠、面包师、剃头匠那样代代相传,典型的就如巴赫家族、库普兰家族、斯卡拉蒂家族等。音乐家的地位和手艺人一样,不受重视,且音乐的目的就是为一个晚上的娱乐服务的,这就造就了当时音乐形式大于内容的风格。巴洛克音乐是华丽的、装饰的、矫揉造作的、无节制地滥用音符的,更是感官的、精致得有些做作的。就像中国古代“钟鸣鼎食之家”的贵族生活那样,世俗的音乐总是为人的欢乐准备的,它就像普鲁斯特笔下的小玛德莱娜蛋糕一样,细腻的味蕾体验,促进了人的回忆。
音乐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变化后,现在仿佛又回到了娱乐音乐的时代,而所不同的只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是平民时代的娱乐,粗浅、浮薄、内容空洞,不知所云。所以,和以前王公贵族的娱乐一比,则显得下里巴人,仿佛刘姥姥进大观园,看见富人家的茄子也会惊叹一番。
毋庸讳言,如果和时下满大街的家常菜、农家乐相比,美国次女高音歌唱家乔伊斯-迪多纳托的这场《巴洛克女王》的音乐会,就是高级料理,她是给吃惯了汉堡、炸薯条的人准备的小玛德莱娜蛋糕。华贵是它的符号,简约是它的态度,优雅则是它的品质。它似乎向粗鄙的现代人传递一种信息:人要优雅地活着。
不可否认,这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的商业演出。以巴洛克时代为契机,以巴洛克歌剧中的女王为线索,密集性地向观众传递出诸多古代女王的风采。从形式上来说,这是一场怀旧的音乐会,优雅、从容,像一杯普洱茶那样,散发出它陈年的甘醇和芳香。相比19世纪音乐有着诸多的精神、情感的痛苦来说,巴洛克音乐更像是一条涓涓细流,我们听不到乐队撕裂的轰鸣,有的只是迈着小碎步的轻盈、活泼,散发着一种失去时代的余韵。
从曲目的安排上来看,因为要紧扣“女王”,在编选上则不能游离主题。所以,在曲目上,不要说中国观众,即使西方观众,绝大多数对此也是陌生的。像我这种对歌剧大致还算熟悉的人,也只知道音乐会中的作曲家是谁,而所选的歌剧则十之八九不知道,这一方面可以看出西方歌剧的数量之多,也能感叹一个歌唱家即使花一辈子时间,所能得到的也只是一鳞半爪。
不知是我孤陋寡闻还是什么其他原因,最近几年怀旧的演唱家好像很多。娜塔莉·德赛、派蒂邦等都出过巴洛克歌曲唱片,芭托丽更是跑到俄罗斯,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图书馆挖掘出尘封已久的巴洛克老古董。当然,怀旧也是一种商业策略,十年前的衣服拿出来穿是土气,而一百年前的时装披在身上就是时尚了。
迪多纳托的这场《巴洛克女王》音乐会,一开始我还纳闷,这么冷僻的曲目,在我们这里会有市场吗?但等到音乐会开场,我发现自己的一切疑问都是多余的,场上座无虚席,看来营销做得还不错。虽然迪多纳托在国际上也是晌当当的名角,但在这里名气却不大,这从票价上就能看出来。不久前我看张火丁的《锁麟囊》票价是680元,而这次同样的座位稍偏一点,票价只有280元,足见迪多纳托在这里远不是有号召力的歌唱家。
迪多纳托这次带来的是难得一见的17、18世纪巴洛克声乐作品,集中呈现了蒙特威尔第、亨德尔、斯卡拉蒂、维瓦尔第、格鲁克等作曲家的作品,其中包括“被打入冷宫的皇后”、“受伤的新娘”、“黑暗风暴”、“在我的灵魂中闪耀”、“为我的遭遇悲苦”、“西西里”等诸多风格各异的咏叹调。这些咏叹调的主题都是女王,从埃及艳后、罗马女王到巴勒斯坦女王,从波斯公主到被献祭的伊菲格尼亚公主。这些咏叹调有的哀伤,有的活跃,被迪多纳托演绎得淋漓尽致。迪多纳托的声音控制力极其出色,她没有芭托丽那样火爆的音量,嗓音的质感非常好,声线优美,音色动人。高音爆发力强劲,花腔圆润,尤其是唱亨德尔标志性的、螺旋板上升的装饰音时,嗓音的控制非常美妙而动人。而唱极弱音时,每个音符都能清晰地送到观众的耳朵里,可见她扎实的声乐功底。
如果从音乐会的风格来看,这场音乐会的确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心准备的巴洛克大餐。音乐会的曲目安排非常精致,除了迪多纳托个人的独唱之外,中间还穿插着斯卡拉蒂的歌剧序曲和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亨德尔的《帕萨卡利亚》等巴洛克标志性的器乐曲,它和迪多纳托的演唱形成了一种有序的呼应,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它使得整场音乐会有一种一气呵成、精雕细琢的感觉,这是商业策划的成功,也是迪多纳托的成功。尤其在这个生活日益粗鄙的时代,这种音乐会能让人找到慢节奏的舒心,从容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