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中榜(中共温州市委党校,浙江温州325000)
温州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转型路径研究
谢中榜
(中共温州市委党校,浙江温州325000)
"十二五"期间,温州的文化产业仍处在从传统型向现代型文化产业格局迈进的"过渡阶段".一方面,得益于政策的哺育、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温州文化产业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总体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专业性、集聚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在传统产业基础差、市场不完善等多方要素影响下,温州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依然薄弱,优势产业、品牌建设并不突出,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来撬动大投资、大项目,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未来温州政府应积极调整策略,更加注重从源头上解决制约温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在顶层设计、融资渠道、品牌建设、人才培育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文化产业;现状;转型;政策
近几年,温州的文化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进步.但从纵向比较来看,距离温州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拟定的发展目标仍有差距;横向比较,温州与宁波、杭州等城市相距甚远.在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的现阶段,温州文化产业仍然处在"政策哺育期",政府的引导作用更显弥足珍贵.而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调整,应建立在对文化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准确分析与研判基础上,这要求我们对事实情况的有准确、客观的把握.
(一)文化产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
文化产业增加值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产业规模、增长速度的指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指文化产业增加值与GDP之比,能够但一定程度反映文化产业增加值对GDP贡献的大小.2010-2013年,温州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从100.58亿元增长到170.77亿元(如表1所示),年均增长率约为19.2%,远远超过本地区GDP的年均增长率.①这表明"十二五"期间温州文化产业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产业规模在逐步扩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从横向比较来看,温州文化产业的规模、总量与杭州、宁波等省内城市仍存在着一定差距.例如,宁波市2013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经超过温州市的1.8倍,占该地区GDP比重达到了4.45%.(如图1所示)另外,金华市因有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橫店影视城等重大项目,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位列全省第三,也远远超过温州.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温州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要远远超过杭州、宁波等城市,且增幅逐年扩大.温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9年的3.1%提升至2013年的4.27%,4年提升了1.17个百分点,年均提升0.29个百分点.特别是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升了0.5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比增长24.2%.
表12010 -2103年温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变化情况
图1 2010-2013年宁波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
说明:图中宁波市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大幅下降,属于正常现象.因为2012年国家统计局颁布了《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2012)》,统计范围与口径有所改变,各地文化产业增加值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温州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符合本地区文化资源、消费需求和产业基础等条件,处于合理、可持续的范围之内.2013年温州经济总量居全省第3位,文化产业增加值位列全省第四,两者基本上相匹配.浙江省省委宣传部、省统计局发布了"2013年浙江省文化发展指数(CDI)",温州市的文化发展指数增幅为3.65,位列全省第二,与温州的文化产业快速增长可以相互印证.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产业的源头之水,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表征.2010-2013年,温州地区城乡人均娱乐、文化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分别为4.15%、5.42%、6.49%、6.93%,与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变化呈现正相关.2010-2012年,温州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总消费支出比例为16%、12.8%、13.4%,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842元、1 264元、1 383元.②温州的文化消费正逐步向多样化、高层次转变,文化消费市场日益升温.温州文化产业能够在短期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局面,从根本上说还是激增的文化消费需求和日益拓展的文化市场在起作用.
温州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还基于文化企业的快速成长,市场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规模化的发展特点.2013年,温州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达11 716家,比上年增长23.5%.其中,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236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83家、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72家.基于原有产业格局的深刻影响,温州大部分文化企业仍集中在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领域.从201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印刷企业数量最多,共有2 700多家,从业人员58 000多人,年产值230亿元.而温州的文具生产企业、工艺礼品生产企业也为数不少,均在300家以上.新兴文化产业在温州快速发展,其中工艺美术品生产、互联网信息传输服务企业、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企业、创意与设计服务企业数量最多,动漫企业、影视企业也逐渐在本土市场发展壮大.例如工艺美术,温州共有瓯塑、瓯绣、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等32个品类、120多个品种、300多家企业,2012年产值超过130亿元.[1]
(二)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文化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生产关系的文化再生产过程中文化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2]其量化指标主要是文化内容产业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即以文化演艺、出版印刷、广播影视为文化核心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以2010年为例,温州市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分别实现增加值23.76亿元、18.34亿元和58.48亿元.[3]这反映了"十一五"时期温州文化产业结构的基本特点:文化内容产业比例不高,而相关层中印刷业、文化用品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占据优势明显.到了"十二五"期间,温州政府通过系列的政策安排,大力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着力推动文化内容产业发展.随着政策作用的逐步显现,温州的文化内容产业逐渐发展壮大,相关层的文化产业不断调整、提升,文化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优化.2011年,温州市的文化内容产业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8%;2012年,这一比重比上年增长7.9个百分点,达到20.7%;2013年,温州地区文化内容产业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跃居全省首位,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非常显著.
一方面,经过文化体制改革,温州的国有文化企业突破了单一所有制形式,逐步走向市场化运作.例如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2013年全年实现总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8.3%;2014年实现总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6.73%,其中经营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7.78%,广播广告创收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再如温州报业集团,2011年集团经营收入7.34亿元,同比增长10.5%;2012年集团收入总额为8.05亿元,同比增长10.3%,广告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12.3%,经济指标跃居全国地市级党报集团第一;2013年集团收入总额为8.97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广告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6.1%,利润同比增长12%以上,实现高位逆市增长."雁荡院线"也是温州文化体制改革典型案例之一,雁荡院线票房保持高速增长,旗下加盟影院数量不断增加,目前仍然无法满足本土市场需求,发展前景依然巨大.(如图2所示)2013年,温州雁荡院线共放映电影36.9万多场、观影人数601万人次,票房收入破2.4亿元.
另一方面,文化信息服务、文化休闲娱乐、工艺美术品生产等行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温州文化产业的新生力量.例如永嘉、洞头、泰顺等缺乏传统优势文化产业支撑的地区,也因文化休闲娱乐业(以文化旅游业为核心)的快速发展而形成了强大竞争力.以永嘉为例,该县专门组建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投入1.89亿元,对楠溪江核心景区的苍坡村、芙蓉村等进行先期开发.全县全年共接待游客4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57亿元,同比增长30%.又如乐清市,充分运用非物质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引导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转型升级,推动工艺美术行业产业化、集聚化发展.现在,乐清的木雕、细纹刻纸、石雕、铜雕等几大类工艺美术在全国同行业中达领先水平,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图2 2010-2013年雁荡院线票房收入情况
此外,原本在温州占优势的文化相关产品生产(以文化用品生产为主)出现了较大调整,甚至还有部分行业出现了产业转移.以龙湾区为例,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的强势崛起,改变了该区以制笔、印刷、文具生产为主的单一格局,逐步实现了文化产业结构调整.2013年,龙湾区共有421家文化企业,排名前列的分别是互联网信息服务(105家)、笔的制造(52家)和文具制造(44家)(合在一起,笔的制造属于文具制造),其中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24.9%.再如,苍南的台挂历印刷行业,原本有数百家企业,长期占国内80%以上市场份额.2013年,受国家相关政策变化影响,台挂历团购订单大幅减产了40%,整个行业面临着生存危机,一些小企业纷纷倒闭或转行.能够生存下去的企业,在当地政府、行业协会积极协调下减产,同时在产品样式、科技含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积极拓展营销渠道.当年,该县的台挂历行业虽然减量少产,但不减"收成",产值相比前一年还略有增加.
(三)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建设较快
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雏形,具有吸引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中小企业等方面重要作用.[4]"十二五"期间,大量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温州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速度较快.虽然,相比于上海、北京、杭州等地,温州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晚,但是凭借后发优势迅速崛起,从速度上看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根据温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至2015年全市拟建成20个文化创意产业园.2013年,全市拟开工、续建或规划储备的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就有62个,总投资达200多亿元.从空间分布来看,鹿城区是温州文化产业园区集聚的中心,全市6家市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鹿城就占到一半.鹿城区有黎明92文化产业街区、浙江创意园、智慧谷文化创意园等一批比较成熟的园区,体现出了日益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此外,龙湾、瓯海、瑞安等地也纷纷加快文化产业产业园区建设,以园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实现集聚发展,延伸文化产业的价值链.
温州本土的文化产业园区开始朝着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2014年底,温州已经有1个国家级广告产业试点园区,2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6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总建筑面积778.41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共677家.浙江创意园是温州首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入驻园区的企业超过90%为文化创意类企业,文化创意产业链正逐步形成.浙江创意园的品牌之路也逐渐明朗,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先后落户园区.此外,温州一些传统优势文化产业项目的集聚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形成了"中国印刷城"、"中国商务礼品城"、"中国制笔之都"、"中国教玩具生产基地"等多张国字号金名片.
(四)文化产业政策跟进速度快
2010年,温州出台了《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尽早编制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重点鼓励新兴文化产业发展.2011年3月,又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市财政每年安排2 000万元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明确了"土地使用权"、"投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措施.2012年4月,温州市政府发《温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明了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实现从文化制造业为主向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转变.2013年9月,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订"一揽子"政策意见,鼓励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同月召开的"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温州确定了今后重点发展的七类文化产业,其中六大类为文化内容产业.2014年3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五一○产业培育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十大新兴产业之一打造.2014年5月,温州市成立了首家文化企业专营金融机构--温州银行文化支行;同月,成立了温州文化创意学院,市财政安排450万元资金用于学院建设.
温州是一个"老牌"的文化产业城市,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制笔业、印刷业、文化用品制造业就已经成为支柱产业;然而,温州又是一个"新生"的文化产业城市,动漫产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新兴业态才刚刚迈开步伐.归因于"老牌"与"新生"两种特性并存,温州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必然要面对这样一种过渡状态:从传统型文化产业向现代型文化产业格局迈进.虽然无法断言这种过渡状态究竟是优势亦或劣势,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传统型文化产业内生动力趋弱且外在驱力作用又不明显的阶段,温州发展文化产业必然会面对更为复杂的情况.而归根到底,温州发展文化产业遇到的瓶颈源于这种"过渡状态",从"低层次、低效率、低增长"的粗放型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迈进,必然要面对"改革阵痛".
(一)温州文化产业发展依然缺乏核心的竞争力
根据2013年浙江省内各市的"文化发展指数CDI",温州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仅为78.54,位列全省第8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温州的文化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形成了"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尴尬处境.在产业快速发展、市场分割快速的今天,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必须要依赖优势产业和知名品牌.与温州所拥有的文化资源优势、文化消费需求优势相比,温州的优势文化产业不够突出,知名文化品牌还不够多,聚合各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这直接制约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一方面,温州传统优势文化产业项目逐渐萎缩,原本在国内外市场都有较强竞争力的制笔业、印刷业也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但技术改造、品牌提升又存在重重困难.另一方面,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但普遍还处于模仿、赶超的阶段,还未能整合温州本土的优势文化资源,且存在创意、创新驱动不足的问题,尚未形成于省内领先地区"一较高下"的竞争力.
(二)融资难是当前温州文化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温州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强,严重缺乏重大项目的撬动作用,尚未形成一大批大集团或上市公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化产业资本的匮乏.一个国家、地区文化产业的崛起,都离不开资本市场、金融机构的有效支持.国内外经验告诉我们,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进入资本市场,最大限度筹集和盘活资金,实现超常规发展.当前,文化企业在我国创业板中的表现抢眼,已经成为资本市场各路资本热捧的"新宠",成为并购重组大军中日渐活跃的角色.但这在温州文化产业领域还是一片沉寂,本土文化企业缺乏进入资本市场的经验积累.而一些走出温州的文化企业、文化商人却在资本市场上风生水起,例如,温州80后商人林奇创办的网页游戏公司游族网络,成功借壳梅花伞业上市,市盈率高达13.89倍.此外,金融机构对温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不足,还仅有温州银行文化支行一家文化企业专营金融机构,极度缺乏文化金融产品和文化金融专业服务团队,尤其对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和文化创意人才创业的金融服务.温州民间资本雄厚,投资者对文化产业投资表现出了极大热情,但还缺乏成熟的资金与项目对接平台,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民营资本投资的盲目性和低效率.
(三)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存在一定的误区
当前温州文化产业园区大规模建设的背后存在着一些瓶颈,较为突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园区建设模式单一,配套服务跟不上.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再加上当前文化产业园区的投资主体多为民营企业,囿于资金方面的制约,大多倾向于采取旧厂房、旧建筑改造为主.虽然,这种模式能有效突破土地资源要素的制约,但也存在着很大缺陷:文化产业园区受制于旧建筑的空间格局,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提升改造存在着现实困难,交通拥挤、停车难等问题较为突出.另一方面,园区资源整合功能不完善,产业集聚的作用未真正发挥,"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突出.虽然个别园区在专业化、链条化发展上有所突破,但温州很多园区存在着集聚效应差、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的现象.园区扎堆的现象已经出现,甚至一些园区面临着关门、倒闭的尴尬处境,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发展文化产业主要依托市场机制,政府不应过多直接干预具体的运作,但可以通过政策调控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已经做出了一系列的政策部署,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开局."十二五"末期到"十三五"期间,温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步调必将加快,也会逐渐迈出政策哺育期,更多地依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未来温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服务作用.
(一)优化顶层设计,深化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做好文化产业的中、远期发展规划,引导现代高新科技、创新、创意向传统文化产业的转移,重新激发温州优势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制造业)的内在竞争力,加快布局新兴文化产业业态,重点培育适合温州文化土壤的文化内容产业.温州的传统型文化产业优势不再,关键因素是科技含量、创新、创意的融合度低,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成为核心命题.要大力提升文化制造业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整合创意、设计环节,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龙头文化企业,重点发展乐器制造、印刷机械设备制造、高端文化用品制造等行业.充分利温州旺盛的文化消费需求,加快培育新兴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影视制作与播放服务、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品生产、创意与设计服务等行业.
(二)把握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契机,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创新发展
文化与金融合作是近年来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点,各类型的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募集资金规模屡创新高.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和文化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动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对创建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组织形式等方面给出了指导意见,这对于温州文化产业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很好地契机.温州文化产业规模总体偏小,重大项目、巨头企业少之又少,这都需要借助文化资本这个"外力"来实现突破.应紧紧抓住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历史契机,推动文化产权交易及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文化资产重组、融资并购、创意成果转化,促进文化与资本、文化与市场、文化与科技的紧密对接.
(三)规范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加大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
基于温州地区土地资源短缺、文化产业园区数量剧增、同质化现象突出等现实,应加快出台相应政策规范产业园区建设,将重心转移到可持续发展上.提升园区作为产业集聚平台的服务能力,在信息交流、技术服务、融资信贷、创业孵化等方面设置相应的标准,引导园区朝着品牌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要加大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的投入,解决退二进三过程中遗留的交通拥堵、周边环境差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提高文化产业园区认定、挂牌的标准,严格控制"打擦边球"、"搭政策便车"的新建园区项目,优惠政策要向文化内容产业集聚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倾斜.
(四)建立多层次文化产业人才体系,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育机制
文化产业是典型的人力资源型产业,文化人才资源、创新创意能力是高附加值的根本来源,因此要将构建文化产业人才体系作为长期任务来抓.温州本土各层次的文化人才匮乏,人才体系不完备,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应立足于本土文化产业人才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应用型文化产业人才,重点在温州的各大院校发展创意与设计、文化策划、影视传媒等专业,加快温州创意产业学院的建设步伐.加快完善人才引进、奖励机制,对于高层次文化人才给予特殊的待遇,真正实现"引进来、留得住".加强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组织各类文化人才到高校、优秀企业学习、进修.发挥"温商大会"、"世界温州人大会"等平台的积极作用,发动在外著名的文化温商回乡创意,带动本土文化产业人才培育.
注释:
①说明:研究数据若无特殊标注,均为温州市统计局、温州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提供.
②数据来源:2011-2014年的《温州年鉴》.
[1]刘江波.温州文化产业:从制造到创意[N].大众日报,2002-08-23(14).
[2]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84.
[3]王永胜.《温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炉[N].大众日报,2012-04-18(04).
[4]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152.
(责任编辑:陈中权)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Path of Wenzhou Cultural Industry
Xie Zhong-bang
(The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Wenzhou Committee,Wenzhou,325000,China)
During"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period,Wenzhou's cultural industry is still in its"transition stage"from traditional pattern to modern pattern.On the one hand,owing to the feeding of policy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cultural consumption,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Wenzhou maintains a rapid growing tendency,the overall scale expands constantly,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es continuously,the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and agglomeration becomes higher and higher.On the other hand,under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such as poor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imperfect market,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Wenzhou is still weak,advantage industry and brand building are not outstanding,running of large investment and large projects is lack of effective financing channels,cultural industry park construction still has certain blindness.Therefore,Wenzhou government should adjust the future strategies actively,pay more attention to solving problems which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Wenzhou cultural industry from sources,and increase investment in the top-level design,the financing channels,brand construction,talent cultivation and so on.
cultural industry;current status;transformation;policy
G124
A
1672-0105(2014)04-0081-06
10.3969/j.issn.1672-0105.2015.01.019
2015-02-16
谢中榜,硕士,中共温州市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