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为枪写“战歌”

2015-09-18 15:21薛峰
当代党员 2015年9期
关键词:陪都战歌夫子

薛峰

1942年初,陪都重庆。

一个戴着眼镜、身材瘦小的年轻人,急急赶往夫子池。

在那里,著名演员金山和导演陈鲤庭正在等他。

来到夫子池,三人直接进入会面主题。

十天前,大作家郭沫若亲自登门,找到这个名叫刘雪庵的男子,邀请他为话剧《屈原》配乐及创作歌曲。

接到邀请,刘雪庵热血沸腾。

他明白,自己获得了用音乐战斗的机会。

全面抗战爆发前,祖籍重庆铜梁的刘雪庵一直在上海从事音乐创作,因其曲风清丽优雅,颇得上海名流推崇。

1937年,就在事业迅猛发展之际,刘雪庵却乐风大变——清丽优雅变成了刚毅雄浑。

如此重塑乐风,为何?

当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一个月后,日军猛攻上海,中国军队展开英勇抵抗。

被称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淞沪会战爆发。

战火硝烟中,刘雪庵耳闻目睹了日军的侵略暴行,也看到一队队中国军人前仆后继、从容捐躯的壮举。

刘雪庵被深深震撼了——自己也是中国人,也要为祖国出一份力!

于是,他自筹资金,创办了当时全国唯一一份专门刊登抗战歌曲的刊物《战歌》,用音乐激励国人斗志。

上海被日军攻占后,刘雪庵和他的《战歌》一路辗转,来到陪都重庆。

其间,刘雪庵谱写的乐曲《离家》《上前线》,加上张寒晖的《松花江上》,组合成著名的抗战歌曲“流亡三部曲”;他的《长城谣》,也成为当时广为传唱的抗日战歌。

而在重庆,这位音乐奇才迎来了又一场战斗。

面对郭沫若的邀请,刘雪庵欣然接受。

十天后,夫子池,刘雪庵和《屈原》导演及“男一号”畅谈了歌曲和配乐的细节。

陈鲤庭对他说,希望配乐采用管弦乐合奏,要有史诗气魄。

回到住处,刘雪庵铺开稿纸,开始创作。

此后三天,他昼夜不眠。

清灯之下,他时而托腮,时而俯首,将脑中的一个个零散音符组合起来。

而在他心里,一些彼此跨度达2000年的画面开始交织——

画面里,既有屈原天问的激愤,也有抗日军民的英勇,更有面对侵略的不屈不挠……

慢慢地,画面汇集成一列列音符,像高歌着奔赴战场的出征将士,排着整齐的队列向他迎面走来。

刘雪庵手里的钢笔,开始重重地划过纸面。

每一笔,都力沉透纸——《橘颂》《惜咏》《招魂》……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后,他顺利完成《屈原》的六支曲子和全部配乐,汇集为《屈原插曲初稿》。

当年4月,重庆文艺界联合演出《屈原》,陪都为之震动。

谈及《屈原》乐曲,时人评论:“名歌六阙,古色古香,堪称绝唱!”

猜你喜欢
陪都战歌夫子
夫子的挑战
强军战歌
边关战歌
强军战歌最嘹亮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决策与实施
西部战区战歌
夫子之文章
评介:丁海斌著《中国古代陪都史》
民国陪都“西京市”筹建夭折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