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亚坤,苏海伦,薛永康,李阳阳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近年来,勘探局与长庆油田分公司通过近几年对LFP区块加大勘探力度,有不同程度的油藏发现,勘探实践已经证实该区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及资料,开展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研究,这对加快金家地区滚动勘探开发的步伐和扩大勘探成果,指导下一步钻探部署等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1[1]。
以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密切结合生产实际,综合应用地质录井、测井和试油试采、实验分析等资料成果,对合作区既定区块既定层位的沉积构造特征、储层特征及展布、油气分布与成藏规律、有利区预测等进行综合研究与评价,及时指导油气勘探部署工作,实现新的油气突破与发现,寻找储量接替区。
LFP区块位于吴旗县—志丹县境内,LFP区内自然地貌属于黄土高原,主要由塬、沟、峁三种地貌单元组成,地面海拔1 280~1 640 m,相对高差260 m左右。气候属半干旱型。年降雨量较少,年平均降雨量约300~600 mm,交通条件相对较好。
MF油田位于陕甘宁盆地天环向斜东侧,候马鼻状隆起带南部的局部东南向东南倾伏的低缓鼻状构造上,鼻状构造东西宽3 ~5 km,构造范围60 km2。隆起幅度10~20 m,地层倾角1度左右,其构造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构造极为平缓,形态不规则。
从标志层构造上看,发育两排近东西向的鼻隆,一条为候6鼻隆,一条为候8与候5之间的鼻隆。[3](图1)。
图1 研究区构造位置图
位于长4+5中部,出现3-5个厚度小于1m的尖峰或尖刀状声速、电阻和密度曲线(图2),该标志层电性特征为高声波、高自然伽马、高自然电位、低密度、低电阻率及尖刀状扩径。其声波时差、自然伽玛、密度曲线之间对应关系良好[3]。
图2 元231长4+5段岩电关系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体系类型主要有:(1)冲积扇沉积体系:(2)河流沉积体系:(3)湖泊沉积体系:(4)扇三角洲沉积体系;(5)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6)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4]。而研究区长2油层组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依据上述沉积相划分的主要标志,综合研究了研究区长2油层组的沉积特征,认为LFP地区长2可划分为曲流河三角洲。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1)LFP区块长2期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在平面上沉积微相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分流间湾微相为主,在丹40和楼108井区发育河口坝沉积,LFP区块物源主要以北东向为主,在该区块延北东南西向发育一条水下分流河道,在该条水下分流河道的东侧发育一条近似南北向的水下分流河道,两条水下分流河道间发育为分流间湾微相沉积(见图3)[5]。在该区块砂体的发育情况则完全受控于沉积相的展布特征。
图3 LFP区块长2沉积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在前面讲述到,该区块砂体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在该期主要以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的高建设性的骨架砂体沉积为主要特征,所以砂体的发育主要受分流河道的控制。如图4所示,在LFP区块主要发育北东南西向的砂体带,这主要是受该区北东南西向的物源控制所致[6]。沿该方向的主砂体带在楼108和丹40井区附近主砂体带沿南西和南东发生分叉,形成两条主砂体带。砂体的最大厚度达到60 m以上,主要发育在楼108和丹40井区附近。两条主砂体带的平均厚度都在40 m左右。
图4 LFP区块长2砂体展布图
在该期,LFP区块整体处于三角洲前缘水体较深的地段,主要以水下分流河道高建设性的骨架砂体沉积为主,与长2期相比该期砂体沉积的厚度、规模都较小[7]。在该期主要发育近似南北向的水下分流河道的主体砂体带,砂体带较窄,平均厚度在30 m左右。
图5 LFP区块长4+5砂体展布图
(1)LFP区块长2油层组主要以三角洲前缘高建设性的水下分流河道骨架砂体沉积为主[8]。
(2)发育北东南西和近似南北向的2条水下分流河道,长2的油气成藏主要受构造和河道砂体的分布影响为主。
(3)长4+5期发育一条南北向水下分流河道,长4+5油层组的成藏主要受储层物性的影响。
[1]林承智.东营凹陷金家地区东营组沉积微相与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
[2]张金亮,林辉,司学强,等.鄂尔多斯盆地王窑地区上三叠统长6油层成岩作用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625 -635.
[3]周振锋.鄂尔多斯盆地直罗油田延长组长8储层特征[D].西安石油大
[4]陈全红.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学,2011.
[5]牛小兵,梁晓伟,辛红刚,等.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物源区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2,05:71-75.
[6]陈杰,崔智林,张小莉.川口油田北区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分布及其演化[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5:603-606.
[7]付锁堂,邓秀芹,庞锦莲.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湖盆沉积中心厚层砂体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J].沉积学报.2010,06:1081-1089.
[8]夏玲燕.鄂尔多斯盆地吴定地区侏罗纪早期沉积体系及有利区带预测研究[D].西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