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红
古诗词曲教学的入口很难找准,在授课的时候,一些教师停留在传统“意象、意境”层面,一些教师则每首诗词都从“读诗题、读字词、读形象、读注释、读背景、读类型”等角度分析,虽然没有错误,但是前者比较抽象,操作上大多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后者比较孤立,诗词曲之间缺少关联点,容易陷入“为读而读”的片面性。
古诗词曲的教学,和一般的课堂教学在目标要求上无异,都是让学生由不知道到知道(即知识的变化),由不会到会(即能力的变化),由不爱到爱(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然而,诗词曲字里行间饱含的意义、涌现的感情,却是其他课堂教学无法体现的。因此,在古诗词曲的教学中需要“还原和触摸”,需要带上个人的“行囊”(主要指读者个人兴趣和生活阅历),还原现场、触摸语言,从而达到自我品位的提升。
还原和提升需要从三个入口着手:知识层面,诗词曲在课标中的要求、诗词曲的递嬗与音乐的关联;能力层面,学会两种阅读鉴赏的方法—还原场景法、触摸文眼法;情感层面,以技达境,和自我对话,达到升华。
一、知识层面的入口
知识层面的入口,主要包括:课程标准的要求、诗词曲的递嬗与音乐的关联。这是古诗词曲教学的基础。
1.课程标准对诗词曲的要求
在不同的学段,课程标准对学生古诗词曲的学习要求是不一样的。例如,在第一学段(1~2年级)的要求是“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第二学段(3~4年级)的要求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从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曲学习的规定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阅读的重要性。古诗词曲讲究平仄和韵律,通过诵读可以更好地感受语言美,更好地体会中国古诗词曲的声韵之美。其次,要学会感悟。古诗词曲是古典文化的精粹,和现代读者之间隔着时间的长河,在学习中应做到古今转换,才能从深层次把握古人的思想。最后,能写评论赏析。古诗词曲的学习是对学生性情和文化品位的熏陶,学习过后,教师和学生如果可以结合所学、所思写出文字,抒发情感,便可提升诗词
内涵。
教学古诗词曲,往往需要追溯远古。《诗品》一书开头,以“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四句指出诗的产生、本质与呈现形式。这也与课程标准中诵读、感悟、品味三要素不谋而合。
2.诗词曲的递嬗和音乐的关联
诗之进步,至律绝已达顶点,代之而言的便是所谓的长短句的词。词到了宋朝末年,有两种趋势,一则专讲究音律,一则以豪放粗率自炫,前者使词走到单有音律而没有意境与情感的路上,而后者使它与音乐渐渐疏远。以后,便有所谓“小令”者应运而生。比如,《白毛女》选段的唱词“北风吹,雪花飘,年关已来到”是词,但是在唱的时候,艺术家会加字或者减字,变成“北风那个吹诶,雪花那个飘啊,年关咿呀已来到”等,说明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促进了诗词曲的逐渐演变。吟诗、唱词、歌曲之谓也。
当然,诗词曲的递嬗和统治阶级也有关系。诗词之作大多是用以自写情怀的自叙体,不委婉;曲则是代古人说话(小令、套数除外)的比较含蓄的代言体。下面就以张籍的《秋思》为例,揭示诗词曲的递嬗和音乐的关联,虽然不是特别严谨,但也是一目了然。
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词:洛阳城里见秋风,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意万重。
曲:洛阳城里见秋风呀见秋风,咿呀喂;欲作家书意万重呀意万重,咿
呀喂。
诸如此类的诗词曲,教师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聆听诗词曲的音律,深入学习不同形式的特征,理解其与文化的联系。
二、能力层面的入口
能力层面是在知识层面上的提升和总结,可视为与作者及文章深入交流的过程。
1. 调动想象,还原场景
这既是和作者对话,了解作者所思、所想的过程,也是调动学生的艺术想象,跟随诗人营造的诗歌意境不断思考的过程。
诗歌是想象的产物,但是不管是如何奇异的想象,也有一定的思路可循。任何一位诗人,都会给读者留下一个进入其诗歌世界的入口,而找到这个入口,就需要师生合作,还原当时的场景。所以,要还原作者的所处时代、生活经历、彼时处境等场景,然后考虑用怎样有节奏的韵律性语言来表现其所需要表现的情怀。
诗歌是作者情感的表达。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好的诗词曲,不仅外在词句美,更能感受到内在的情感意蕴美。所以,学生会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还原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人文民生;会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还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逻辑;会在《过零丁洋》中还原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价值,大爱,甚于生命;会在《赤壁》中还原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羡慕之感;会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还原出“二十三年折太多”的“沉舟”“病树”的蹉跎感觉,体会现实与理想中差异和矛盾的
统一。
课堂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还原场景。如在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在这个席上,你会怎么做”学习《赤壁》时可以提出问题“如果你不得志,你在赤壁这个地方徘徊,想起别人的得志,你会伤感吗?你伤感时会做什么”类似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寻找文眼,触摸语言
诗言志,诗歌是作者对人生与生活的咏叹。诗人在创造诗歌时,一定会把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写进其中,即所谓的文眼。它可能是生活的共鸣,可能是词语的美感,也可能是该词语使用的炫目技法等,让人联想、触发、感悟。
最经典的诗句,会击中读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东西,那是每个人不愿被打扰、不愿被碰触的圣洁之物,这就是诗词曲的张力。
在学习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时,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是“常记”而不是“常忆”?一位学生回答道:“记”比“忆”深刻。“忆”是怀念那过去的美好时光,有可能“过去就算了”,而“记”却是有“刻骨铭心”的味道。
在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有的学生选择了“暂”字,两个同病相怜的人互相倾诉被弃凄凉地的遭遇,心情甚是凄凉、没落。即使饮美酒,也只能得到暂时的慰藉。但是即使再不满这样的生活遭遇,也已经待了23年,今后还要继续,于是,“暂”字更渲染出作者内心的凄苦、悲凉。有的学生选择“弃”字,其本意是“弃置、放弃”的意思,但是从历史来讲,刘禹锡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地方为官,就像是被丢在了一边。
这是学生们精妙的思维火花。这样的回答、这样的理由是任何一本教学参考书上都没有的,这是学生自己的东西,是他们自己触摸到的语言,是他们自己的
文眼。
三、情感层面的入口
情感层面的入口,需要以技达境,和自己对话,进行自我反思,最后达到升华。
在学习《诗词曲五首》时,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可以用一个字“怀”去统领、感慨今夕。我们本来可以不必只剩丹心,我们本来可以不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们本来可以不必都做了土……为什么?我们原来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这些后来人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正如老师所说,我们在见证他人,我们也在见证自己。
在学习李清照的《醉花阴》时,通过“还原场景,触摸文眼,自我对话”的三个入口,学生出现了激烈的辩论,形成比较有深度的文本解读。学生分为甲、乙两方,甲方以“日夜忧愁,触景伤怀消瘦”直译文本,乙方以“一夜美梦,追忆东篱温馨” 还原场景,缩写文本,扩写文本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最后,可以用表1对古诗词曲的学习过程进行归纳。
上述方法符合知识从认知到升华的过程,符合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特征,不仅适合大规模的古诗词曲的阅读教学,诸如整体阅读、主题阅读、比较阅读等,也适合于具体的某一个篇目的阅读教学。
学习古诗词曲就犹如爱一个人,每天见面,经常聊天,和谐互动,自然就会喜欢了;古诗词要常读,熟能生巧,自然就爱上了;而且,学会做诗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文晖中学)
(责任编辑:任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