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炎明
如今六七十岁的人,大都记得“文革”中一篇喊得很响的《人民日报》社论名字———《红卫兵不怕远征难》。
当年停课“闹革命”的大中学校的红卫兵,在《人民日报》社论的号召下,很多人怀着理想和追求,打着红旗,背起行装,呼喊着“革命口号”,走上新的长征路。他们在艰难的跋涉中走向北京,走向井冈山,走向韶山,走向延安……
为了尽量减少红卫兵大串联造成的损失,缓解国民经济,特别是交通运输、财贸等系统的严重困境,《人民日报》发表了这篇社论。针对几乎濒临瘫痪的经济生产和交通危局,以及一些红卫兵乱打、乱砸、四处造反引发的社会不满,《人民日报》不畏压力,号召红卫兵迈开双腿,尽量放弃乘车、乘船,走新时代的长征路。同时,要求他们守纪律、讲政策,继承红军的革命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身穿绿军装,佩戴红卫兵袖标,挥舞军帽,神采奕奕地在天安门城楼上首次接见来自北京和全国各地的百万红卫兵。毛泽东的检阅,使红卫兵运动在中华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从1966年8月18日到11月26日,毛泽东八次接见来京的全国各地师生和红卫兵共1100多万人次。每次接见,少则五六十万人,多则数百万人,其规模之大,声势之猛,使红卫兵运动和由此而生的红卫兵大串联迅速拥向全国。
在每次举行大规模接见之前,周恩来都要在天安门城楼上现场召集中央和国务院各口、解放军及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事无巨细地研究、检查和落实红卫兵队伍的组织安排、会场安全保卫、应急疏散、新闻报道和宣传等工作,中央领导人的行车路线、讲话、陪同护卫等也要逐一核实。
9月14日,新华社的电讯稿说:“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师生怀着强烈的革命激情,不辞辛苦,千里迢迢,一批接一批来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中心,来到伟大祖国的首都进行革命大串联。他们同首都革命师生团结在毛泽东旗帜下,战斗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交流革命经验。他们的行动好得很!”
9月15日,林彪在天安门上鼓励红卫兵大串联。他说:“红卫兵战士们,同学们,你们的斗争大方向,始终是正确的。毛主席和党中央坚决支持你们!广大工农兵群众也坚决支持你们!你们的革命行动,震动了整个社会,震动了旧世界遗留下来的残渣余孽。你们在大破‘四旧大立‘四新的战斗中,取得了光辉的战果。”
9月17日,《红旗》杂志发表评论员文章《红卫兵赞》。该文对红卫兵运动大加赞赏:“红卫兵是毛泽东思想哺育出来的。红卫兵说得好:毛主席是我们的红司令,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小兵!我们的红卫兵最爱读毛主席的书,最爱听毛主席的话,最热爱毛泽东思想。他们随身带着《毛主席语录》,把学习、宣传、执行、捍卫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最高职责。”
该文还写道:“红卫兵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急先锋。他们的革命行动,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热情,出现了更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使钻进党内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陷入革命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没有这样规模巨大的群众运动,就不能摧毁一小撮资产阶级右派的社会基础,就不能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搞深、搞透、搞彻底。”
在中央文革小组煽起的所谓捍卫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狂热情绪下,各地红卫兵纷纷拥向北京,他们以破“四旧”、揪斗“黑帮”为名,拥向中央和北京市的党政机关,拥向大专院校,冲向社会,和北京的红卫兵一起,对他们认定的所谓“封、资、修”进行大破坏、大扫荡。许多人被当作“黑帮分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受到批斗、游街、抄家。数不清的文化遗址、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在全国各地,凡是激进的红卫兵所到之处,所谓的“反动权威”和他们看不惯的东西无不受到冲击、洗劫和捣毁。
二
周恩来忧心忡忡。他针对红卫兵乱打、乱砸、乱斗的问题,于1966年9月上旬起草了一份《有关红卫兵的几点意见》,强调红卫兵要学习掌握政策,遵守纪律,并在政治局碰头会上进行了讨论,准备印发全国执行。中央文革小组却从中作梗,江青阴沉着脸,康生说“有包办代替的危险”,姚文元强调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讲政策。由于中央文革小组自恃有后台,这份文件最后胎死腹中。
对周恩来起草的另一份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党和国家机密和要害部门的通知》,江青也十分不满。她认为这是借机画框框,束缚群众和红卫兵的手脚。她在该件上批道:“建议中央常委讨论一下,至少应请主席和林彪同志仔细阅读和批改。”毛泽东支持了江青的意见,批示“此件不发”,把文件退了回去。
1966年9月5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为了进一步鼓励红卫兵“造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组织外地高等学校革命学生、中等学校革命学生代表和革命教职工代表来北京参观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通知》。这份文件正式明令开展全国性的大串联。
毛泽东在杭州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说:“全国各地的学生要去北京,应该赞成,应该免费。”
陈伯达根据毛泽东在杭州的讲话,在欢迎外地来京学生的大会上,作了题为《在大风大浪里成长》的演讲。
按照中央“保吃、保住、保行”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这些响应毛泽东号召大串联的红卫兵可以坐车、坐船不花钱,住宿不花钱,吃饭不花钱,有的还闯到接待站要钱、要物、要吃的,寻衅闹事。他们“北上、南下、东征、西进”,四处点火“造反”,给首都和全国各地的交通运输、工矿企业生产、农业生产、财贸等系统造成了极大困难,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人们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国民经济几乎处于瘫痪边缘。特别是铁路运输严重超员,许多红卫兵肆无忌惮地拦火车、扒火车、挤火车,列车已到了人满为患的程度。每节车厢、过道里都挤满了人,行李架上躺着人,椅子底下睡着人,甚至连厕所里也站着人。为此,周恩来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多次召集中央和北京有关部门研究,参加会议的负责人实事求是地汇报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希望中央能够出手帮助解决。不幸的是,有的领导人开完会不久,就被等候在外面的红卫兵和造反派抓去批斗、游街了。endprint
据不完全统计,1966年8月到12月,先后滞留在北京的学生人数有250余万,大寨20余万,韶山40余万,井冈山茨坪一个小地方就聚集了20余万(这些数字是流动的)。一些人借机探亲访友,游山玩水。国家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免费大旅游”、大串联中。
三
1966年9月下旬,时任《人民日报》代总编辑的唐平铸偶然看到新华社的一则短讯:大连海运学院的15名学生,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学习红军长征精神,跋山涉水,走过21个县市,打着红旗来到北京。
唐平铸立即意识到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信息。他组织记者马上调查核实,并利用开会的机会向周恩来和主管宣传工作的陶铸进行了汇报。他们认为,不能再提倡免费了。像大连海运学院那样,如果能够动员红卫兵徒步串联,既符合毛泽东的号召,又是缓解当前经济生产、交通运输困局的一个好方法。
为了缓解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10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北京大中学校革命师生暂缓外出串联的通知》,但没有收到明显效果。
10月22日,在唐平铸主持下,《人民日报》发表了《红卫兵不怕远征难》的社论,同时刊登了新华社《“长征红卫队”步行两千里来京进行革命串联》的消息。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社论题目十分醒目,使人联想到当年红军不怕远征难,爬雪山、过草地的英雄壮举。
社论说:“大连海运学院的革命师生,不坐火车、汽车,徒步进行大串联,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举。我们衷心祝贺这些革命学生长征演习的胜利,并且希望各地的革命学生,在志愿和可能的条件下,也这样做。”
社论还写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从大连步行到北京的学生,边行军,边学习,边宣传,边做群众工作。”“他们每到一地,就访问老工人和贫下中农,听革命前辈讲述斗争史、翻身史。他们不顾旅途的疲劳,为群众担水,扫地,干零活,参加秋收,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
社论强调:“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一定要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他们决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而要做高山上的劲松,勇于迎接暴风雨的挑战。”
这篇社论一发表,就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和强烈反响。全国许多地方的红卫兵和组织纷纷举起了旗帜,扛起背包,背着水壶和干粮,有的还带着油印机和蜡纸、宣传材料,开始了艰苦的徒步串联。
面对中央文革小组的不同声音,唐平铸说:“我应该担责任。我认为社论符合中央的精神,没有送审我就签发了。”
这篇社论发表的当天,就遭到了中央文革小组的训斥,陈伯达还发了火。来京串联的造反派闻讯后,把人民日报社的办公楼围了个结结实实。门口的宣传栏上贴满了炮轰唐平铸等人的大字报,说他们有意引导红卫兵不去干革命,不去“斗、批、改”,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走路上,干扰和破坏了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转移了斗争大方向,是个极大的阴谋!还说,这篇社论根本就不能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声音,革命造反派们要立即行动起来,揪出黑手!揪出顽固抵抗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大坏蛋!
1967年1月17日《人民日报》揪斗唐平铸后,该报的造反派整理汇编的《唐平铸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材料》中写着他的“罪行”:唐平铸对伯达同志和中央文革的指示和意见,公开进行抵制。有好几篇社论,写好以后竟不送审,他就自行发表了。像《红卫兵不怕远征难》,伯达同志没有看,唐平铸就要发表,陈听涛等同志提出要送审,他说:不用,我看过就行了。结果出了问题。伯达同志到报社接见来五楼的学生时,严厉批评了这件事,但是唐平铸仍然不改。以后的多篇社论都没有送审。唐平铸在这里是有意甩脱中央文革的领导。
由于国民经济不堪重负,在周恩来、陶铸等人的坚持下,几经研究,几经曲折,几经斗争,毛泽东同意了步行串联的做法。
1966年11月3日,毛泽东第六次接见外地来京的200万多红卫兵。林彪在大会讲话中说:“毛主席是支持同志们步行串联的。”
从此,全国各地的红卫兵掀起了步行串联的高潮。
四
1966年11月10日,上海发生了以王洪文为首的“上海市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工总司”)数千人聚众强行占领列车、卧轨拦车、轰动全国的“安亭事件”。事件很快波及全国,使国民经济生产和交通运输一下子陷入了瘫痪边缘。“安亭事件”进一步促使红卫兵放弃免费乘车、乘船,开展步行串联。
11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周恩来、陶铸、陈伯达、李富春等人接见来京的各路徒步长征队的消息。
当天的《人民日报》刊登了周恩来的讲话:“群众出智慧,你们步行串联的经验应该总结起来。我们希望你们的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同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长征的小将们,抖落千里征尘,英姿勃勃,满怀胜利的喜悦,高举一面面长征的队旗,捧着镶了镜框的毛主席像”受到周恩来等人接见的消息。
同一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革命师生进行革命串联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决定今年11月21日起到明年春暖季节,全国各地大专院校、军事院校和中专学校的革命师生和红卫兵战士一律暂停乘火车、轮船、汽车来北京和到全国各地进行革命串联。对于目前正在水陆交通沿线等候车船外出串联的各地革命师生,可劝说他们返回原地。
12月1日,又发出补充通知,重申暂停乘坐交通工具进行串联。12月20日前必须返回原地,12月21日起,不再实行免费。
1967年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革命师生和红卫兵进行步行串联问题的通知》,要求外出串联的红卫兵回到本地、本校去。
3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停止全国大串联的通知》,取消原定当年春暖后进行大串联的计划,全国大串联宣告停止。
五
唐平铸曾与报社的编辑商量《人民日报》社论的题目,决定借用毛泽东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一句,以《红卫兵不怕远征难》为题。这个题目,竟与董希文一张油画的名字《红军不怕远征难》想到了一起。
唐平铸曾在上海美专学习,后留学日本专攻素描和油画,回国后投笔从戎参加了红军。他对比自己小两岁、也曾在上海美专学习的董希文十分尊敬。他赞同和欣赏董的油画色彩技巧和民族化风格,但“文革”中一直没有他的消息,殊不知他已过世了。
2014年底,唐平铸的子女到中央美院美术馆参观纪念董希文百年诞辰油画展,知道了这样一段往事,唏嘘不已。
以创作《开国大典》而闻名的董希文,曾经画了一幅以红军长征为题材的大型油画。董希文冥思苦想,起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名字。无独有偶,唐平铸社论的题目是《红卫兵不怕远征难》,两人都想用艰苦卓绝的红军长征精神激励后人。但是,人世沧桑,画作和它的作者都遭遇了不幸,唐平铸也因反对江青等人被逮捕羁押。
1955年5月,董希文接受了“建军三十周年纪念美术展览”的创作任务。他跟随八一电影厂摄制组,沿红军长征走过的路线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写生、采风。他们一行在草地的露营条件,已与长征时期有了天壤之别。虽然有了帐篷和向导,有了驮运的骡马,带足了食物和饮水,但草地夜晚彻骨的寒风和围坐篝火边挨到天亮的情景仍然给董希文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最终完成了自认为最下功夫的历史画作:一幅以普蓝色为基调,黑色勾勒人物形象,与橘黄色篝火形成鲜明对比的画面,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严峻恶劣环境与革命坚毅精神、崇高理想情操的高度融合。
1957年《红军不怕远征难》参加“建军三十周年纪念美术展览”时,被认为表现了“悲观主义情绪”而遭长期封存。
1976年,当董希文的学生在仓库里发现已经被糟蹋得不成样子的《红军不怕远征难》油画时,董希文已经去世三年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