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中车集团旗下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投资的铁路装备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这有助于拓展中国同东盟间的铁路建设。
有别于以往以援助的形式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国内产能,海外生产基地有望开启中国经济外交的新常态。为了更加彻底地面向海外市场,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已在马来西亚设立了三间子公司,其中逾90%的员工为当地居民,当地生产的商品超过80%将在当地市场销售。这种商业模式转型不但有机会扩大中国企业在当地市场的占有率,也给予当地企业同中资企业合作释放了充分的诱因。
相较于以往对外基础设施援助项目由中国政府主导融资,并由中国企业向国内供应商采购后再由国内承包商进行施工的EPC模式,海外生产基地的设置将推动中国企业向跨国企业的形态转型。随着这些企业在当地扎根,本地化经营将有助于企业在当地落实社会责任,这对中国企业在当地民众心目中的形象提升有着巨大帮助。
再则,不同于以往以外销形式输出国内产能,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除了增加当地雇员,也给当地带来了实质利益。在过去,中国企业在海外扎根不深,无心耕耘海外市场使得中国企业在当地无法有效发挥其竞争优势。但随着海外生产基地的设置,更多的中国企业在海外同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进而在当地构建起完善的供应链。这不但能帮助当地企业解决技术障碍,也能利用当地企业对市场的优势来拓展市占率,并真正达成双方互利合作的目的。
以往中国对外援助项目中过多地侧重国内产能输出,双边相互依赖关系并未获得巩固。随着本届政府加大“泛亚铁路”推进力度,中国应考虑同沿线国家分享发展红利才能更好地推动筹划中的各项基础设施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