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写文章如何起标题
写文章的人对标题都特别用心讲究。有人说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还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灵魂,总之,一篇文章的标题要特别优秀,绝对不能一般化。毛泽东也特别强调文章标题要醒目,认为“标题要吸引人看,这很重要”。
1953年,毛泽东嘱咐他新来的机要秘书高智,有些文件没有标题,请他阅后加上个标题,使看起来方便些。高智不知道标题该怎么加,赶紧找来《人民日报》,照着报上加标题的办法给文件加标题,有的还加了副标题。毛泽东见了大笑说:“高智,你这是秀才编报纸呀!报纸是对外宣传用的。文件是给我看的,用不着这一套,开门见山就行了,什么内容就加个什么标题,一目了然,用不着文绉绉的。”
精读《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能感受到,毛泽东在这方面确实有独到的“开门见山”的风格,而且只要准确,不管长短。如:
长达46个字的标题:《中共发言人关于命令国民党反动政府重新逮捕前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和逮捕国民党内战罪犯的谈话》。这篇文章是他1949年1月28日写的。这个标题除了长以外,还有重复使用的文字,如“国民党”用了两次,“逮捕”用了两次。按说这都是起标题的大忌,但仔细推敲这个长达46字的标题,想去掉一个字也难,想另起一个标题也不容易。
一串数字式的标题:《十五省二千五百一十七万人无饭吃大问题》。1959年初,毛泽东看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安徽五省缺粮情况的报告和中央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十五个省春荒情况统计表,立即指示周恩来将这两个材料,“在三日内,用飞机送到十五省委第一书记手收,请他们迅即处理,以救2517万人的暂时(两个月)紧急危机”。同时为这两个文件起了一个很警醒的题目:《十五省二千五百一十七万人无饭吃大问题》。
(义章摘自《毛泽东文风》,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9月版,徐元鸿著)
毛泽东质疑《朱元璋传》书稿中“彭和尚”的结局
1948年8月,吴晗的《朱元璋传》初稿写定。11月,他到河北西柏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会见中,毛泽东询问起吴晗这位明史专家的著述,吴晗便将这部手稿交给毛泽东阅读。阅读期间,毛泽东还特别约吴晗谈了一个晚上。给吴晗印象深刻的,是毛泽东“除掉指示出书中许多不正确的观点以外,特别指出彭和尚这一条……”
“彭和尚”是元末民间组织弥勒教的首领彭莹玉。此人借传教组织力量拉起起义队伍,成为首领。但起义成功后,他便没了下落,史料上的记载也不多见。当时吴晗对自己参与政治活动,也认为是应社会一时之需。所以,他认为彭和尚是“功成身退”了。在他看来,这是很了不起的。毛泽东对历史人物有自己的立场和见解。他对吴晗说:这样坚强有毅力的革命者,不应该有逃避的行为……毛泽东还判断:不是他自己犯了错误,就是史料有问题。
这次约谈对吴晗震动很大。他在1950年2月发表的《我克服了“超阶级”观点》一文里写道:“(谈话)给了我极深刻的阶级教育,挖出了我思想中的毒瘤,建立了我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对于毛泽东当时对“彭和尚”结局的推断,这篇文章也有了回应:“果然,在回到北京以后,再细翻《明实录》,居然查出,又过了多少年,彭和尚被明朝军队所擒杀。这样看来,他并没有逃避,一直革命到底,斗争到底。”
(夏草摘自《同舟共进》2015年第3期,杨建民文)
邓小平爱护人才二三事
1983年11月16日,邓小平阅读《情况汇编》上刊载的反映一位获博士学位的留法学生回国、一年半后还未分配工作的文章后,作出批示:“请国务院检查。天天讲缺人,有人不能用、不会用,为什么?是谁的责任?如何纠正?需要弄清楚。”
针对这一问题,12月20日,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县级以上党委的组织、宣传、统战部门在1984年上半年对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情况,再进行一次认真检查,边检查边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对待知识分子政治上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
1984年3月5日,邓小平在阅读《国内动态清样》时,看到《著名科学家谈镐生在科学院受到种种非难》一文。文中说:谈镐生从美国回国后,政治上得不到信任,甚至受到歧视,工作上受到非难,应补发的工资至今未给补发。谈镐生的遭遇对近几年回国的青年科学工作者产生了不良影响。阅读完此文后,邓小平当即作出批示:“方毅同志:为什么这种情况,现在还不能改正。科学院是些什么人在管事,请查一下。”3月6日,方毅对邓小平的批示进行了落实。
这两个事例都是邓小平爱护人才的实例。
(逢周摘自《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1期,任贵祥文)
胡适是何时被列入战犯名单的
1948年,国民党召开“行宪国大”。其间,蒋介石请胡适当总统,在这年年末,蒋介石请胡适当行政院长。尽管前一次由于蒋介石反悔,后一次由于胡适婉拒,都没有成,无论如何应该说,胡适已经被国民党拉到(也是他自己走到)同中共完全对立的前台。
但是,当时中共还没有完全放弃把胡适从反动阵营争取过来的打算。就在北平解放前夕,中共仍在争取胡适,表示如果胡适不走,可以让他当北京图书馆馆长。
1948年12月解放军围困北平,胡适没有留下,而是坐国民党派来的飞机匆忙地走了。16日到南京,17日向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哭求美国帮助蒋介石进行反对中共的战争。接着才发生战犯名单的事。最初(12月25日)中共权威人士公布43名头等战犯的名单中,还没有胡适,1949年1月26日新华社发布的电讯中才宣布国民党统治区的许多学生和教授认为这个名单必须包括战争鼓吹者胡适。4月,人民解放军渡江之前,胡适受国民党政府委托以私人身份赴美乞求美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中外震动。关于时局,有人问胡适,胡适说:“不论局势如何艰难,我始终是坚定地用道义支持蒋总统的。”这样,8月14日新华社发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公开点名胡适,指他为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政府最后还能控制的极少数知识分子之一。
(春和摘自《党史札记(二集)》,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版,龚育之著)
20世纪50年代的服装美化运动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苏联服装引领着中国社会的时尚风潮。最初流行起来的是列宁装。列宁装本是男装,传到中国却成了女装。
列宁装在普及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从合体收腰演变成宽松直筒,恨不得掩盖一切女性特征,以此体现“男女平等”,穿花衣服则成为资产阶级思想的表现。列宁装的过度流行不仅带来审美危机,也造成布料浪费。
为了纠正这一现象,1955年,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张琴秋在《新观察》杂志上撰文号召机关女干部带头,敢于穿起花衣服。于是,一场服装美化运动开始兴起。用什么来取代千篇一律的列宁装呢?旗袍和布拉吉是呼声最高的两个选项。旗袍有行动不便不实用的硬伤,洋气美观而且“政治正确”的布拉吉很快成为姑娘们的最爱。
服装美化运动昙花一现,1956年之后就偃旗息鼓了。有人说是反右运动终结了国人对美的探索,也有人说经济危机不允许国人大做新衣。
(筱蕾摘自《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2期,江仙文)
林彪“听文件”
通常情况下,林彪不参加会议、不看报纸、不听广播、不接触群众,又很少会客,获取信息就是靠每天上午、下午听秘书讲两次文件,每次不超过半个小时,此外就是听叶群给他“说事”,或者是听儿女给他讲点事情。就是每天两次听文件也坚持不好,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我每天都及时把收到的文件、电报、信件等进行初选、分类,然后分送给分管秘书,由他们向林彪报告。秘书也不是逢文必讲,凡事必报,还要精挑细选,分析综合,归纳整理,以便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最少的时间,把国内外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报告给林彪。因为半小时实在讲不了多少东西,所以不少时候,只能把需要林彪表态的中央内部传阅件讲给他听。林彪如果出汗了,传阅件也讲不下去,不论文件上有没有“急件”“特急件”的标签都得等着。秘书常常上午等下午,下午等明天,明天又有新文件、新情况,于是手头“待讲件”越积越多,只好天天“挤水分”,把可讲可不讲,可多讲可少讲的文件一压再压,精而又精。
林彪对怎样讲文件曾经向秘书提出过明确要求。他说:“为了节省精力,你们要侧重于方向性、政治性的内容,给我讲也主要讲方向性、政治性的,也就是大政方针方面的、原则性的东西。少讲数字、比例。这些东西是常改动、变动的,记也记不住,而方向性的东西则是管一个时期的。太专门性、太专业性的内容可大大省略。”叶群也经常交代秘书给林彪讲文件一定要“少而精”。
林彪之所以不亲自看文件,不拿处理公文当作一回事,源于他的身体,也源于他对文件的看法。他写的“散记”里就有这样的话:“文件———死的,如山之多,抛到九霄云外。人———活的,人有启发,闲聊出火星,出燎原大火”;“文件藏头掩尾,修饰打扮,不易看出重点、本质”,所以“勿听演讲、文件、作文,而应聊天,有一针见血(本质)、开门见山之效”。
(村夫摘自《炎黄春秋》2014年第11期,李根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