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它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寿命,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
现代医学模式把疾病分成躯体疾病、心身疾病及精神疾病三大类。冠心病属于心身疾病范畴,其病理改变主要发生在心脏,但心理因素在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焦虑、紧张、愤怒、烦恼等不良情绪,会引起血液中肾上腺素和其他紧张激素大量涌出,在身体上造成明显后果,如呼吸加重、心跳过快、血压升高等。严重时还会引起冠状动脉血管痉挛、阻塞而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过去单纯依赖药物。近年来,许多医学者认为:心理疗法是与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如针灸、理疗)、手术疗法三大治疗法宝并列的第四大治疗法宝。冠心病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若注意加强自我心理调节、保持情绪的安宁和稳定,不仅有助于控制病情、更好发挥药物治疗的作用,而且也有助于预防心肌梗死、猝死等心脏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中老年冠心病病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自我心理保健。
多点洒脱,少点较真,保持心情舒畅
冠心病病人的病情发展有两种可能,即趋向好转或者趋向恶化。冠心病病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无论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烦恼的事、困难的事、不平的事,一定得保持洒脱的心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处之,少较真、少钻“死胡同”;对子女、金钱、名誉、地位以及对自己的疾病更要坦然、淡化。只有这样才能随时做到“恬淡虚无”、“志闲而少欲”、“形劳而不倦”,才能够把心理的压力释放到最小状态。如果冠心病病人做到这一点,那么,一定是天天心情舒畅,就有可能争取病情好转,避免恶化的结局。
多点宽容,少点刻薄,善于宽以待人
冠心病病人往往有争强好胜、勇于进取、脾气急躁等个性特点,故易生气和得罪别人。1979年国际心脏病与血液病学会已确认此类性格是引起冠心病的因素之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宽容别人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平静和安宁,而且能赢得友谊、保持人际间的融洽。所以,人们把宽容作为“不需投资的精神补品和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冠心病病人在与人交往中,更应该多点宽容,少点刻薄。遇到惹自己不高兴的人和事,主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将心比心,也许你就会自觉宽容他的过失、不礼、不尊、不敬;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甚至是厌恶的人交往,往往是一件令人心堵的事,这时你不妨用欣赏的眼光总结一下他的几条优点,然后用赞美的语言与他交流,相信你获得的一定是阳光一片。
多点沉静,少点急躁,善于平气制怒
北大医院曾就“情绪对心肌梗死的影响”做过调查,发现40例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病前有明确诱因者38人,他们主要表现为劳累紧张、生气争吵、激动、惊吓、悲伤等,大多属于情绪应激所诱发。
其中,生气争吵诱发心肌梗死的概率最高,冠心病病人如何做到平气制怒呢?一是转移,在触及可能发怒的因素或场合时,将思想和行为转向别的目标,去想或做另一件事。二是回避,当双方发生冲突时,设法离开冲突现场,出去走走,或者去旅游、疗养。三是谦让,冷静分析冲突的起因,主动承担责任,宽待对方。四是消气,碰到不平之事,心里有气,及时跟配偶、儿女和知心朋友倾诉,或者大哭一场,抑或用幽默的语言发泄,避免抑郁成疾。要知道发怒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既伤身体又伤和气,要以理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