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徐梅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5)03-0051-01
鸭曲霉菌病又名鸭霉菌性肺炎,病原一般认为是致病力强的烟曲霉菌,多种禽类和哺乳动物均可感染,但以雏鸭较为常见,是鸭的一种常见的真菌病。该病主要发生于雏鸭, 常见急性、群发性暴发,出壳后2d内的雏鸭最易感,5~7日龄时发病率达到高峰,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死亡率可达50%以上。成年鸭多为散发呈慢性经过,死亡率较低。梅雨季节较多发生。
1 流行病学
1.1 传播途径 主要是因被曲霉菌污染的饲料和发霉垫料所致,也可经污染的孵化器传播。在孵化过程中的胚蛋,霉菌的菌丝体亦可穿透蛋壳,特别是进入气室内而使胚胎感染,孵出的雏鸭即出现病状。
1.2 病变特征 主要侵害呼吸器官。本病的特征病变是在肺及气囊发生炎症和形成肉芽肿结节为主,偶见于眼、肝、脑等组织,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
2 临床表现
急性病雏表现精神倦怠,羽毛松乱,闭眼嗜睡,厌食或废食,饮水增加,常有下痢,粪便呈灰褐色。典型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气。病雏呼吸次数增加,常见张口伸颈呼吸,腹部和两翅伴随呼吸动作而发生明显扇动,有时发出呼噜音和尖哨音,口鼻常有浆液性分泌物流出,少数出现运行失调、倒地仰卧和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多在发病后2~3d内死亡,病程多为3~6d,死亡率可达80%以上。慢性病例主要表现食欲不振,阵发性喘气,进行性下痢和消瘦。
3 剖检变化
肺和气囊上有数量不等、米粒大至绿豆大的结节,为淡黄色或灰黄色,结节的切面呈同心圆样结构,内容物呈干酪样坏死,有大量的菌丝体。有的病例肺和气囊上结节融合成大的团块,有的肝稍肿胀。上呼吸道粘膜充血、肿胀、渗出物增多。慢性病例肺内结节往往相互融合形成较大的硬性肉芽肿结节。
4 诊断
取病、死鸭肺或气囊上的结节病灶涂片,显微镜检查,可见曲霉菌的菌丝和孢子。饲喂的饲料等颜色灰暗,有刺鼻的霉味,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饲料情况确诊为鸭曲霉菌病。
5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注意清洁卫生和消毒,保持鸭舍的通风和干爽,防止霉菌滋生,禁止饲喂发霉的饲料和不用发霉的垫料。注意孵化卫生,搞好孵化室内孵化和出雏设备及种蛋的消毒,防止孵化过程霉菌的污染。采取这些综合性措施,可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
6 治疗
立即更换饲料、垫料,并把垫料下的土铲去一层,同时配合药物治疗。投喂制霉菌素,按每80只雏鸭1次用50万IU,每日2次,连用4d。饮水中添加葡萄糖、速补,防止应激和缓解肝肾损害,同时用恩诺沙星等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使用0.3%的过氧乙酸彻底消毒鸭舍和运动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