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不良信息传播的危害及治理对策研究

2015-09-16 20:08
科技传播 2015年13期
关键词:整容口味微信

张 梦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微信朋友圈不良信息传播的危害及治理对策研究

张 梦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重口味”文化是目前流行的一种独特文化,以刺激、极端、反传统等特点拥有广大的潜在受众群体。作为一种互联网“杀手级”应用,微信的潜在用户数量巨大。本文首先分析了对“重口味”文化的特点,并试图寻找重口味文化在朋友圈兴盛的原因及影响,由此引导人们理性、客观地看待“重口味”文化。

“重口味”文化;朋友圈;传播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压力也随之而来,在追求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同时,寂寞、空虚等情绪也潜滋暗长,传统精神审美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心理需求,继而寻求更加刺激、极端、反传统的情感体验,由此衍生出体现多元价值观念的文化。“重口味”文化就是目前流行的一种独特文化,它原意指饮食习惯上口味偏重,嗜好辛辣,现包括血腥暴力场面、着装造型怪诞、食品口味外观恶心、网络雷语雷剧盛行等反常态社会现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以总结其关键词是“刺激”,“重口味”文化对人们心理和生理造成一定冲击力,体现着独特的认知观念和另类的审美意趣。

1 “重口味”文化的特点

1)标题惊人,利用噱头吸睛。2011年1月,美国作家恰克·帕拉尼克著名的邪典小说集《恶搞研习营》的中文译本《肠子》在大陆出版豆瓣上的书籍介绍第一句就是“重口味神作,阅读有风险,身体虚弱者勿入!”正是这句以“重口味”为关键词的广告语,迅速为《肠子》招来大批追捧者。人们一边骂着“真恶心”,一边点击鼠标迅速转发。如今,“重口味”俨然已经是网络上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在新浪微博上搜索含有“重口味”词汇,立即出现2亿条相关信息,与“重口味”内容相关的微博用户粉丝数量最多者达百万。

2)来源于日常生活。着装造型、食品口味、暴力场面等“重口味”信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但偏离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一般接受值,挑战人们在视觉和味觉等知觉方面的承受能力。如以摧残人类眼球为乐的“黑暗料理”,指食材、工序经常匪夷所思,且成品,形状、色泽、味道又经常诡异得令人难以接受。如报道捕杀鲸鱼的血腥场面,捕鲸行为之残忍令人感到震惊,此类画面对人们特别是环保人士和动物保护人士是一种折磨和痛苦。

2 微时代下,微信朋友圈成为“重口味”信息传播的“温床”

2015年7月,《经济日报》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人数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其中,农村网民增速高于城市、移动商务应用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成为目前互联网发展的亮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总数新增1894万人,手机网民增加3679万人,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提升3.1个百分点……”,大量基础数据对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作为一种互联网“杀手级”应用,微信的潜在用户数量巨大。今年3月份,腾讯发布了2014年全年财报,其中微信月活跃用户达到5亿。微时代下,微信朋友圈成为“重口味”信息传播的“温床”。

1)主体分析:智能手机普及率逐步上升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网民增速高于城市、移动商务应用用户规模快速增长。一方面,传播主体更加平民化,门槛更低,“人人都是传播者”,随手拍,随手发布在个人社交平台上,与朋友圈内好友分享见闻,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重口味”信息的拥趸者数量随之增加,比如在朋友圈中疯传的猪肉有钩虫杀不死的消息,配图恶心,虽然已经多次辟谣,却仍为缺乏判断是非真伪能力的人们所转发,成为传播“重口味”信息的有力推手。

2)媒介分析:从传播角度来看,微信朋友圈依托于移动通信终端,建立以文本、语音、图片、视频等为内容的信息沟通平台,只需简单点击或触控鼠标就能实现点对点或点对面的传播,既方便又快捷。此外,微信用户拥有足够的主动权来进行信息生产、发布。微信朋友圈构筑了一个全新的交友圈,人们通过好友之间的交流获取信息,获得尊重和话语权,获得满足,大大提升人们参与传播的主动性,以致加深媒介依赖程度,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其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微信在拓展社交功能的同时,更进一步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3)效果分析:在精准的微信交际圈内,传受双方的身份以家人、好友、同学、同事为主,这也说明双方以此媒介传递消息与反馈信息内容的安全性与真实性。微信具有传播主体的私人化、通讯过程的即时性、通信方式的交互性等优势,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朋友圈用户在享受信息生产和传播带来的满足的同时,会进一步地去宣传推广,感染自己圈子中的其他人,以此在好友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引起人们判断和行动上的连锁反应。

3 “重口味”信息在朋友圈中传播的影响分析,以漫画《整容液》为例

韩国漫画家吴成垈的重口味漫画《整容液》火遍了朋友圈,它讲述了美容界开发了一种名为“整容液”的新产品,把脸浸泡在里面一段时间,丑女就可以像捏橡皮泥一样把自己塑造成美女,最后这个产品竟然引发了诸多类似于欺骗甚至凶杀的惨剧。“整容”如今是个热门话题,其自身有一定的关注群体,爱美的人期望通过后天的变化来改善面孔,特别是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以及社会对整容的包容度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吴成垈的画风比较重口,故事内容也比较偏暴力,但其主题比较深刻,表现出整容液给爱美女性带来的弊端,也以此讽刺现在韩国社会对于整容的迷恋。

《整容液》一天之内在朋友圈获百万阅读量,一方面,对于热衷猎奇、恐怖、惊悚等文化元素的群体来说,在“重口味”的精神体验中缓解了压力,身心得到了满足,而对于乐于思维创新的受众群体来说,《整容液》无疑是一部“脑洞大开”、很过瘾的“重口味”漫画。但另一方面,其不良影响也不容忽视:漫画内容涉及到“省时省力轻松变美不惜一掷千金”、“高效减肥产品”、“健身真难坚持”、“父母为儿女不顾自身”、“感情诱骗与欺诈”、“心理扭曲与虐恋束缚”、“手机隐私”等话题,对漫画主题信息提取不当或者片面理解漫画内容时,将导致人们认知上存在偏差,由此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身心伤害。

4 结论

“重口味”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帮助人们接受新事物、缓解心理压力,也可能使人们产生偏离正常行为特征的言谈举止,沉迷于偏离正常审美情趣的文化艺术作品。但是“重口味”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要在理解和包容中积极培养健康的心态,有效发挥其正面作用,努力降低负面作用,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重口味”文化。

[1]梁潇,刘维学.关于微时代下不良信息传播的危害及治理对策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4(1):17—20

[2]王晓.自媒体中的自我建构——以个人微信空间为例[J].2014(9):137-139.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21-122.

[4]为何偏爱“重口味”[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1(10).

G2

A

1674-6708(2015)142-0084-02

猜你喜欢
整容口味微信
新口味为什么会“第二杯半价”
整容之前先“整心”
整容之前先“整心”
多种口味
以“微更新”实现城市治理的“微整容”
微信
那些年悄悄整容的“二次元网红”
口味换不停
微信
口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