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琳
成为旅游景点
别看航母在服役时风光无限,一副 “天下之大,唯我独尊”的霸气,可一旦这些不可一世的“海上霸主”跌下神坛,无异于虎落平阳。
作为人类工业技术的集大成者,航母自然成为历史爱好者、军事爱好者趋之若鹜的场所。可以说,它天然具备了成为水上博物馆或旅游设施的基础。大家比较熟悉的“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就是中国购买报废的俄罗靳“基辅”号航母后,以之为核心改建的4A级景区。“基辅”号的同级舰“明思克”号停泊在深圳,成为“深圳明思克航母世界”。这两艘苏联时代的老航母,为普及中国人民的航母知识和海洋意识,默默地贡献着力量。想当年,基辅级这种搭载强大导弹武器的航母,曾让西方世界为之震惊,将之誉为“鸟中蝙蝠”。该级共建造4艘,服役期间曾出访印度、朝鲜和阿尔及利亚等国,被喻为“国家名片”,一度是苏联海军精神和力量的象征。这种叱咤风云的舰只,最终却沦为游乐设施,在一些人看来简直就是“精神摧残”。
美国埃塞克斯级航母“大黄蜂”号(舷号CV-12)堪称历史名舰,它不仅继承了在二战中战沉的“大黄蜂”的舰名,还参加了太平洋战争和越南战争。1969年,该舰负责搜寻“阿波罗-11”号飞船中返回地球的宇航员。由于极具历史价值,该舰被改造成博物馆,永久停泊在加州的阿拉米达,成为“加利福尼亚历史地标”“活的纪念碑”。然而, 就是这样一个名舰博物馆,从1998年开业直到2005年,就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甚至一度要靠四处募捐才能还清部分欠款,可谓度日如年。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航母舰体过于巨大,即便是停在岸边,日常的保养费也十分可观。一般情况下,管理者为了节省成本通常“抓大放小”保证航母漂浮在水上且外观整洁,对于细节的保养则能省则省。因此,这些博物馆航母往往空有一副外壳,表面光鲜,内部许多部件早已锈蚀不堪。然而,这已经算是退役航母的最好归宿了。
以钢材折价变卖
航母改成博物馆或旅游设施,不仅程序繁复,还要花费巨额资金保养。于是,不少航母退役后,最直接的命运是开回“出生地”,在造船厂拆毁,以钢材折价变卖。此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美国的2艘“企业”号航母。先说第一艘“企业”号(舷号CV-16)航母。该舰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约克城级舰队型航母的2号舰。约克城级航母是美国航母设计风格成熟的标志,是后续美国多级航母的母型,在美国航母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而且,约克城级航母参加了太平洋战争前期的历次作战,一度是太平洋舰队海军航空兵的全部家当。中途岛海战中,处于劣势的它们与日本4艘精锐航母拼命,最终将对手全部击沉,取得历史性胜利。
当然,战争是残酷的,1942年“瞭望台”作战行动后,3 艘约克城级中的2艘战沉。剩下的“企业”号从1942年底到1943年上半年,成为美军在太平洋上唯一的航母,靠一己之力支撑美军大局。尽管后来美军大批埃塞克斯级航母陆续服役,但“企业”号依然作为主力参战直至胜利,也成为美军唯一一艘经历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航母。然而,就是这样一艘历史名舰,却在1958年解体,令人唏嘘不已。
再说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舷号CVN-65),这艘继承了“企业”舰名的一代名舰。从1961年服役开始,一直到2012年退役,该舰在长达51年的海军生涯里,书写了无数传奇。它参加了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多场现代化战争,成为美国国家力量的象征和标志。该舰的退役仪式,数千名曾在舰上服役的官兵、造船厂工人及家属出席,其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该舰第一代舰员,也有为之进行最后一次维修的20多岁的技师。然而,就是这样一艘有着如此纪念意义的战舰,却要在拆除8座核反应堆之后,分解成总重9万吨的金属碎片, 可谓“玉碎成仁”。
如果连“企业”号这样的功勋名舰,都要面临如此下场,那么其他一些“碌碌无为”的航母,自然也大多以此为终点。
美国埃塞克斯级航母是二战主力,共建造24艘,其中20艘最终被拆毁,只有3艘改为博物馆。剩下的一艘“奥里斯坎尼”号更是命运多舛,服役中已成为试验舰被改装数次,最终变成了浮动灯塔,连航母名分都没有了。英国二战时建造的 1942型航母,共2级16艘,其中15艘被拆毁。如果说埃塞克斯级在美国建造也在美国拆毁,好歹算是“落叶归根”,那么1942型航母则大多被转卖、转租他国,不少战舰甚至经过数次倒手,它们几乎都是“漂泊一生”最终“葬身异乡”,变成钢板都没回到英国老家。
当成靶舰被沉没
航母被拆成钢材变卖,最终会变成餐具、剪刀等日常用品,好歹也算物尽其用。 不过,把巨大的航母拆解,也是既费时费力又费钱的事。因此,人们有时会用另一种更省时省力的方式处理航母。
还是先从名舰说起美国海军历史上的第三艘航母“萨拉托加”号(舷号CV-3)是一艘排水量3万多吨的大型舰队航母。该舰由战列巡洋舰改装,是美国 20世纪30年代的主力航母。该舰几乎参加了整个太平洋战争,只是因为多次受伤后大修,错过了不少作战。其姊妹舰“列克星敦”号在1941年的珊瑚海海战中战沉,它也因此成为“独苗”。按理说,该舰在太平洋战争前期苦苦鏖战,理应有个好归宿。然而,美军并没这样想。
1946年,美军实施“十字路口行动”,在比基尼环礁进行多次海上核武器试验,需要大型舰只作为靶舰。“萨拉托加”号“幸运”地被选中,以验证“核武器对航母的杀伤效果”。与该舰一起被选中的,还有“独立”号轻型航母(舷号CV-21)。此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争议。经历过二战的美海军官兵,对战舰都有深厚的感情。“萨拉托加”号虽然在作战中多次被日军重创,但一直靠着庞大的舰体生存下来。那些幸存的舰上官兵,把该舰称为“超级萨拉”,把航母拟人化地看成一位“名叫萨拉、热心照顾小伙子们的邻家大婶”。同时,该舰的舰名纪念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萨拉托加战役,富有历史意义。因此,海军官兵以及民间人士要求将“萨拉托加”号从试验舰只名单中去除。然而,负责核试验的海军委员会坚决执行了原计划。结果,这一决定导致“萨拉托加”号更悲惨的命运。
1946年7月1日上午9时,第一次核试验开始。可是,美军轰炸机投出的核弹偏离预定目标。结果,离爆炸核心点2 000 米的“萨拉托加”号虽遭重创,但并未沉没,甚至连离爆炸核心点510米的“独立”号轻型航母也浮在水上。这一结果未能让军方高层满意,因为此次试验的初衷是验证核弹对大型军舰的毁伤效果。于是,在7月25日上午8时35分,第二次核试验开始。这回,美军采用水下引爆核弹的方式:以爆炸核心点为圆心,半径1 600米范围内的舰只,全部沉没。距离爆炸核心点410米的“萨拉托加”号,也在爆炸的气浪中翻滚入海底。一艘在二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航母,竟然成为核试验的“小白鼠”,还被核爆炸轰击了两次,最终带着满是核辐射的残躯葬身海底。与之相较,盟国那些在二战中战沉的功勋航母算是幸运的,它们“临终前”的身份还都是“反法西斯战士”。而“萨拉托加”号,沉没时的“身份”只是一艘编号为10的核试验舰。
因此,航母的最终归宿,大都以晚景不济收场,“萨拉托加”号的悲惨命运,折射出许多现实问题。耗巨资建造的航母,终其一生都是巨大的“吞金怪兽”。它们的“巨无霸”的属性及定位,决定了其运行、保养、处理都必然会付出高昂的成本。航母一旦退役,不再作为核心武器使用,其作战上的优势会被无限降低,而成本上劣势会被无限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