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某单位器材设备仓库里看到大量机械胶片相机和胶片,保养极佳。胶片都使用密封包装放在冷柜里。经介绍得知,这些相机还在使用。请问为什么还会有单位依然大量使用胶片相机?
咨询了一些专家,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
1.数字影像很容易修改,而胶片至少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改动,因此真实性较强;
2.如遇特殊情况,胶卷可轻易拆出进行曝光销毁;
3.数码相机需要用电,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不如机械相机。在恶劣的环境下,机械相机性能更可靠;
4. 现在仍有很多库存的机械相机,出于节约目的仍然继续使用;
不过,从发展趋势来讲,数码相机在方便易用、对焦、曝光精度、成像质量、传输的便利性乃至体积、重量等方面都远远超过机械相机。至于它的一些缺点,完全可以通过专门设计加以弥补。毕竟,几块电池的成本根本不算什么,从传输角度来看,电脑、网络也早已普及。
2011年11月8日,德国著名摄影师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这张数码处理过的《莱茵河Ⅱ》(Rhine Ⅱ)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将近434万美金成功拍卖,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照片之一,这张简单的作品在表达什么呢?为什么能拍出这么高的价格?另外也想了解一下这位摄影师,谢谢!
这张照片是德国著名摄影师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1999年拍摄的、很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这是一张人工制作的照片。真实情况是河的对岸有一排厂房。而当古尔斯基拍下这个场景时,通过后期处理技术将那些厂房抹去了。画面被修饰得干干净净,最终成为了抽象作品一样的单纯色块。
经过河边看到的一些无聊的房屋,破损的电站,赶路的行人,路边的垃圾,这些和“永恒”没有半点关系。对古尔斯基来说,只有绿色的河岸和反射为白色的河水和天际,至少是“试图接近本质”的。在BBC专题片里,古尔斯基也是这样诠释他的创作意图,他认为他还原了莱茵河的真实面貌,一种本质上的真实。而这种宏观意义上的“真实”基本贯穿了他的主要系列作品。
古尔斯基开始拍摄这种“宏观视角”照片起源于一次经历,有一次他拍摄了一张雪山的照片,回到工作室放大观看的时候,居然看见了极其干净壮阔的雪地里有几个登山者的身影,这在他拍摄的时候根本没有注意到。对古尔斯基而言,这几个画面中极微小的身影一下子使这张普通的照片变得“神秘”。从他的角度来理解,觉得这一刻他感受到了某种“上帝视角”。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的作品开始越来越依赖后期技术,比如他最常用的一个方法是用很多张照片合成为一个全景图,这都是因为他要呈现一个更宏观的视角。
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1955年出生于原东德,后移居杜塞尔多夫。跟随贝歇夫妇学习,属于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的代表摄影师之一。他的作品多从很高的视角用大画幅相机拍摄多张,然后合成为一张巨幅照片 2007年,他的作品《99美分》在拍卖中拍出了超过300万美元的高价,打破了之前的记录。
我身高有1.78米,请问我需要多高的三脚架合适?
三脚架的高度指标有三个,不升中轴的最大高度、升中轴的最大高度和不升中轴的最低高度。不升中轴的最大高度是指正常状态下的工作高度。不升中轴的情况下三脚架是最稳定的。一般来说,不升中轴,相机取景器与眼睛基本持平的高度最好,这样长时间拍摄不容易腰酸背疼。如果达不到,宁矮不宜高。升中轴的最大高度即三脚架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只有极端情况下才有用,例如拍演唱会的时候,让相机伸出人群。不升中轴的最低高度通常在拍摄低角度和微距时会用到,这一高度往往会受制于中轴的长度,为此,有些三脚架配有一长一短两个中轴,或者两段式中轴,需要时可以拧下一节变短。
我拍出来的人像有时脸黑黑的,风景照片像褪了色、暗淡无光,没有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哪里出了问题?
看起来是测光出了问题。原因可能是你的画面中有大面积的白色物体或天空,或者处于逆光或侧逆光。此时相机的测光系统被欺骗了,会误以为这是大面积的高光物体,如果此时曝光模式是自动曝光,相机就会相应地下调曝光量以适应它所认定的环境中的“高光”。此时有两个方法解决,第一种是改变拍摄方向,避免在画面中有明暗对比太强烈的主体或大面积的白色或灰色。比如,如果画面中有大片天空存在,拍摄的风景照片常常一片灰暗,原因就是大面积的天光降低了曝光值,而风景中的其他主体颜色就因曝光不足而显得暗淡。在阴天时,虽然光线不太强,但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此时可以改变拍摄方向或构图,将逆光改为顺光,或者增加画面中地面景物的面积。第二种办法是使用曝光补偿增加曝光。所有单反和微单相机上都有曝光补偿,有些有单独的曝光补偿转盘,有些则是按钮和转盘结合的形式。无论何种形式,增加曝光量都是向正方向调整,比如+1EV就是增加曝光量1挡。在阴天、白墙前、大面积的水面等等时候,要将EV加高,这样有助于获得更准确的曝光。
问:我刚买了一台尼康D750相机,想买一只一万元左右的长焦镜头用来“打鸟”,请帮我推荐几只。
目前市场上适合你条件的镜头不少,考虑到你用的尼康D750型号比较新,现为你推荐3只最近推出的新镜头,分别是尼康卡口的适马Contempary系列150-600mm F5-6.3 DG OS HSM 、腾龙SP系列150-600mm F5-6.3 Di VC USD和尼康新推出的AF-S 尼克尔200-500mm F5.6E ED VR。这三只镜头的共同特点是:
1. 都支持全画幅的尼康D750相机;
2. 焦距适合“打鸟”。适马和腾龙镜头变焦范围150-600mm,尼康镜头变焦范围200-500mm;3. 光圈较大。虽然这3只镜头最大光圈只有F5-6.3,但考虑到它们是超长焦镜头,已经足够使用了。如果购买一只更大光圈的镜头,且不说价格肯定会大大超过预算(相同光圈、档次稍高的适马Sports系列的150-600mm F5-6.3 DG OS HSM 镜头价格就超过12000元,重量2.8公斤),就是体积、重量一个人也难以承受,不适合普通摄影爱好者;
4.价格适中(均为7000-8000余元);
5.都有超声波马达、光学图像稳定系统、三脚架接座。适合配合三脚架使用,对焦快而静,成功率高;
6.体积、重量合适。三只镜头长度均为260-270mm,适马、腾龙镜头重量均不到2千克,尼康镜头重2.3千克。
在这三只镜头中,尼康镜头对焦最快,成像最好。但考虑到它的变焦范围稍小,重量最大,价格最高,笔者觉得另外2只性价比更好。当然如果对成像质量要求高,也可以选尼康镜头。适马和腾龙镜头无论体积、重量、成像、价格都几乎相同,可以按自己喜好选用。根据一些测试,适马镜头边缘成像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