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武义县王宅小学坐落于风景优美的王宅镇上,地处素有“耕读世家”之称的俞源古镇与尊崇“养生之道”的寿仙谷古村的环抱之中。“耕读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来最精髓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一种草根文化,是最本真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它不仅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更造就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我们王宅,历来是武义的大粮仓,因此“耕读文化”曾经是我们王宅人民的主流文化。近几年,我校始终以弘扬本土的传统文化为支撑点,以着力培养具有传统“耕读”精神的现代小公民为办学目标,努力创办以“古风”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从环境中感受“耕读文化”的气息
学生原先对世代居住的俞源、寿仙谷等古村只是有一个模糊的了解,甚至根本没有去系统了解过当地的乡土文化,对“耕读文化”没有直观的认识。为此,学校将体现“耕读文化”的摄影作品,如,传统的农居、宅园及其装饰等,挂在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等处。
除了显性的农家建筑之外,“耕读文化”常常包含于一些楹联、诗文或农谚之中,而且这些文字往往也蕴藏着劳动者的智慧。学校进行了专门的思考设计,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关于彰显“耕读文化”的对联或文章,制成艺术品布置于校园内。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悬挂不同的楹联,例如,我们希望一二年级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就在走廊上悬挂“谁言少年无大志,勇攀悬崖志凌空”,而在三四年级的走廊上则悬挂“勤如羽翼奋如翅,学如黄鹤习如鹊”“少年勤学不怕苦,雏鹰展翅需流汗”用以劝勉孩子们多读书,勤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耕读文化”的对联、散文等写作竞赛。通过开展适合小学生兴趣和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另外,基于这一代的农家孩子已越来越少能目睹到富有农村特质的劳动工具这一事实,我校开辟了一个“农俗文化陈列馆”,陈列的对象俱为正逐渐消失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品,如锄头、犁巴、斗笠、蓑衣、竹箕,等等。获取这些东西的方式,一是组织教师周末到乡下去“寻宝”搜集,二是发动学生到自己的村里或家里去搜集。“农俗文化陈列馆”的布置朴素而又能体现浓厚的乡村气息,平时都向全校学生开放。种种举措,让校园弥漫着古文化的气息。
从活动中体验“耕读文化”的魅力
劳动者的本色正日益在农村孩子的身上流失——“劳动人民的儿子不懂得劳动”,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耕读文化”的要义中“耕”字当先,即推崇劳动与耕作。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我校利用农村地域的优势,在校内开辟劳动实践基地——“耕读园”,里面有花圃、种植园、鱼塘,配合学校开设的劳动课,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基地锻炼。低年级学生以观察为主,协助完成浇水、剪枝的任务。中段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与农作物的种植实验活动,从播种、施肥一直到养护、收成。基地选择栽种品种时,优先选取教材中提及的农作物。到了收获季节,品尝着自己种植的蔬菜和水果成了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
以“品味传统 传承文化”为核心的“农耕运动会”更是我校的一个创举,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农耕文化知识,体味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增加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农耕运动会”上,我们改变传统,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农耕文化用品用具的特点,设置了抛秧苗、摘果子、手推小车、集体运农肥、抗旱保苗等比赛项目,让所有同学切身体会到劳作的艰辛。为了使“农耕运动会”的项目发挥更好的体验效果,我们还邀请家长一同参与。家长、同学在独特的游戏中尽情享受比赛的快乐,体验农耕文化用品用具的独特魅力。“农耕运动会”的特色项目,在培养学生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感情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从劳动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劳动观念,达到了“以劳养德”的目的,这是文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
从课程中汲取“耕读文化”的精髓
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应当是渗透到学校的日常事务中、融入教师的日常教学细节中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耕读文化”,无疑是彰显校园文化的重要路径。
我校深度挖掘“三字经”“弟子规”、古诗文中的“耕读文化”内涵,建立课外传统诗文大阅读环境,以此不断诠释“耕读文化”中“耕”与“读”的要义。学校还结合现代教育的意义,对“弟子规”进行了二度开发,以校本课程的形态推进“耕读文化”。另外,为了使传统“耕读文化”得到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多彩,我们进行摸底调查,全面了解学校所在农村社区的“耕读文化”资源。如,农耕田园文化、农业生态环境、农林牧渔等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农家生活等校本课程资源。
之后,学校将“耕读文化”充分融入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和地方课程中,还在体育活动、科学课程、劳技课中将“耕”文化引入,真正在学科教育中渗透“耕读文化”。
学校通过近几年对“耕读文化”的探索实践,我校学生已显示出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形成了“能学又能劳”的农民本色,孩子们对自己的家乡、家乡的民俗风情也更加了解。
【苏志铭,浙江省武义县王宅镇中心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江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