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教育对策

2015-09-15 19:55裴秀芳
中国德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爱国乡镇诚信

裴秀芳+等

发现一当代中小学生基本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绝大部分中小学生表现较好;总体上城市好于乡镇,乡镇好于农村。

发现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存在着随年龄上升而下降的趋势;中小学生在诚信上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了反复,即小学生情况最好,其次是高中生,最后是初中生。

发现三中小学生在尊老爱幼和乐于助人等方面做得很好,而在宽容尊重和理解包容等方面做得相对较差;城市学生在宽容、互助等方面的表现要优于乡镇和农村的学生。

一、问题与方法

在中小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中小学生自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社会、家庭以及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研究,编制了《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以山西省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了太原、长治、运城等市1211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深度访谈,调查分析了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应对策和措施,从而为相应的教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认知和认同情况

这一部分共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道考察的是认知情况,第二道考察的是认同情况。

从统计结果来看,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念还是比较了解的,对国家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非常认同的,说明相关教育机构和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生头脑”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当然,还有近30%的同学表示不了解,说明本话题的教育尚需加强。(见表1)

表1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情况

问 题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1.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概念很了解。 19.2% 54.4% 26.4%

2.我认为国家和学校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必要。 57.6% 36.3% 6.1%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不同地区的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的认同度都较高,城市和乡镇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概念的了解要好于农村中小学生。(见表2)

表2 不同地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认知情况和认同情况

1.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概念很了解 2.我认为国家和学校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必要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城市 31.7% 41.7% 26.6% 66.2% 27.7% 6.1%

乡镇 20.4% 56.7% 22.9% 58.5% 35.9% 5.6%

农村 5.7% 64.4% 29.9% 48.2% 45.1% 6.7%

(二)中小学生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诸方面的具体表现

1.爱国方面

这一部分共设计了正向题和反向题共8个题目,考察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爱国方面的具体表现。

从表3、表4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中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度较高。

表3 在“爱国”方面的总体表现(正向题项)

问 题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奥运会上,当中国国旗升起,国歌奏响时,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非常自豪。 87.5% 9.5% 3.0%

我们青少年应以祖国富强为己任。 56.0% 35.7% 8.3%

我总是尽量少用一次性塑料产品,以减少白色污染。 53.6% 35.0% 11.4%

当国家处于危难时(灾害、外敌入侵),我会挺身而出,报效国家。 46.4% 40.7% 12.9%

表4 在“爱国”方面的总体表现(反向题项)

问 题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我认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已经过时了。 4.3% 14.3% 81.4%

振兴中华民族是科学家和政治家的事情,与我无关。 4.5% 11.1% 84.3%

只要自己生活安定幸福,国家大事对我来说不是很重要。 6.6% 20.8% 72.6%

我不关心人们的爱国事迹,也不会以他们为榜样。 5.0% 10.2% 84.8%

对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在“爱国”方面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5,下同),城市好于乡镇,乡镇好于农村。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教育的不均衡,对农村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需进一步具体化。

对不同年级中小学生在“爱国”方面的差异检验则显示,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存在显著的差异,小学好于初中,初中好于高中,存在着随年龄上升爱国主义情感反而有所下降的趋势。分析原因我们认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价值从一元向多元转变,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国际上各种思想观念的传播提供了便捷通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中学生开始热衷上网,沉缅于网络虚拟世界,再加上进入青春期表现出的叛逆,使得他们很容易受到一些西方自由化思想观念的影响,而国家民族观念在他们心中日益淡薄。

此外,在如何践行“爱国”中,几乎100%的同学都选择以实际行动爱国: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爱国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爱国先要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2.敬业方面

这一部分共设计了正向题和反向题共8个题目,考察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敬业方面的具体表现。

表5、表6表明,绝大部分中小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较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毅力薄弱等问题。

表5 在“敬业”方面的总体表现(正向题项)

问 题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我认为学习应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 85.7% 12.1% 2.2%

我对学习的目的(即为何在学校学习)很明确。 56.0% 35.1% 8.9%

老师上课提问题时,我总是能积极地站起来回答。 29.2% 46.2% 24.6%

我不关心人们的爱国事迹,也不会以他们为榜样。 5.0% 10.2% 84.8%

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我能战胜和克服它。 54.0% 40.5% 5.5%

表6 在“敬业”方面的总体表现(反向题项)

问 题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我觉得学习太辛苦,没有什么意思。 3.4% 14.3% 82.3%

作业中有不会的题,我就不想做了。 7.0% 24.9% 68.1%

在家里,除非家长要求,我不会主动去学习。 5.9% 19.0% 75.1%

我对学习的结果和意义没有追求。 2.6% 11.2% 86.2%

此外,对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在“敬业”方面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好于乡镇,乡镇好于农村。通过访谈分析原因,我们认为这一结果与农村学生所处的特殊环境有很大关系。他们所在学校多数位于城乡结合处或农村,学生多半是农民或外出务工人员的孩子,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子女教育相对较弱,不能很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造成孩子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太端正。

而对父母不同文化程度的中小学生在“敬业”方面的差异检验则表明,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和大学以上的父母,在对学生学习动机和态度方面的影响显著好于文化程度为初中和小学以下的父母。

中小学生的学习目的对其学习起着动力作用,是其“敬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为社会(国家)、为家庭和自己两大类。从排序结果可以看出,其中为家庭和自己的成分更大些,而为社会、为国家、为理想的成分比较小,表明当代中小学生学习价值取向的功利性日益突出。(见表7)

表7 对学习目的的看法

您认为学习的目的是:(可多选)

观点排序

1 光宗耀祖,回报自己的家庭。

2 将来挣更多的钱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3 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找个好工作。

4 为国家、社会作贡献。

5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6 纯属满足父母的愿望。

7 说不清楚。

3.诚信方面

这一部分共设计了正向题和反向题共8个题目,考察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诚信方面的具体表现。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中小学生对“诚信”的含义和“诚信”的价值有着清醒的认识,尚未树立明确的诚信意识的孩子只占极少数。(见表8、表9)

表8 在“诚信”方面的总体表现(正向题项)

问 题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通常我会信赖同学的诺言。 47.8% 44.8% 7.4%

讲信用是我做人的原则。 74.3% 23.9% 1.8%

遇到售货员多退给我钱这类事时,我会主动把多余的钱还回去。 69.2% 20.7% 10.0%

面对社会上的一些欺骗现象,我会主动谴责。 44.9% 43.8% 11.3%

表9 在“诚信”方面的总体表现(反向题项)

问 题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如果有好处,我会忘记自己当初的承诺。 2.8% 8.6% 88.6%

我不想自己写作业,经常抄袭同学的。 4.5% 18.5% 77.0%

我总是逃避班里的值日劳动。 3.0% 7.3% 89.8%

为了得到好成绩,有时候我会考试作弊。 2.7% 14.9% 82.3%

此外,对不同年级中小学生在“诚信”方面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在诚信上的表现出现了反复,即小学生情况最好,其次是高中,最后是初中。原因可能是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的不同。初中学生对社会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社会现实对他们的影响日益增强,其价值观必然趋向多元化,还有,初中生自我意识日益强烈,又有一些叛逆,回答问题可能喜欢标新立异。当然,也可能由于受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初中学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而到了高中阶段,随着认知能力的增长和交往对象的增多、范围的扩展,高中学生越来越真切地认识到诚信对自我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坚守诚信。

面对不诚信的行为,大部分中小学生的表现是好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诚信或面对不诚信现象不敢抵制的问题。(见表10)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小学生涉世不深,诚信道德心理尚未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理性思辨的能力,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的关系尚欠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容易受到消极观念及言行的影响。

表10 对“诚信”的践行情况

当看到有同学考试作弊等不诚信的行为时,你的态度是:

立即报告给老师。 47.5%

不报告,但鄙视这种行为。 35.8%

假装没看见。 13.1%

别人作弊,我也跟着作弊。 3.6%

4.友善方面

这一部分共设计了正向题和反向题共8个题目,考察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友善方面的具体表现。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中小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符合或比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友善”的要求。其中,在尊老爱幼和乐于助人等方面做得很好,而在宽容尊重和理解包容等方面做得相对较差。(见表11、表12)这与现在的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以及父母过度的保护有一定的关系,父母家人常常以孩子为中心,无时无刻不在紧紧地呵护着,加上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更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中心”,与同学间常常缺乏相互合作和宽容精神。

对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在“友善”方面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乡镇和农村学生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城市与乡镇和农村都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学生在宽容、互助等方面的表现要优于乡镇和农村的学生。通过访谈分析原因,我们认为这一结果与他们所处的家庭、生活环境有一定关系。一方面,乡镇和农村的生活条件及水平还不是很高,大部分孩子所拥有、支配的硬件条件很有限;另一方面,这部分孩子的家长多半为生计忙碌,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且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难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漏洞与偏颇。

表11 在“友善”方面的总体表现(正向题项)

问 题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我能理解并包容同学的缺点。 39.1% 52.5% 8.3%

在公交车上我会给老、弱、病、残等乘客让座。 70.5% 23.6% 5.9%

当父母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时,我能理解他们。 65.7% 26.3% 8.0%

同学间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我能平心静气地和他们交流。 49.3% 38.5% 12.2%

表12 在“友善”方面的总体表现(反向题项)

问 题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我往往一个人独享成果,不愿意和别人分享。 2.2% 10.8% 87.0%

与同学发生冲突时,我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16.3% 28.4% 55.3%

看到别人高兴得样子,我总是想方设法来打击一下他。 5.0% 9.6% 85.4%

我总是作弄别人让他成为笑料。 3.2% 8.8% 87.9%

三、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策与建议

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为此,我们提出如下教育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通过思想文化阵地、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思想文化宣传阵地和载体,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是乡镇、农村等薄弱地区,可以依托农村文化站、乡村学校、文化广场等宣传教育阵地,通过板报、文化墙、宣传栏等进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少年评选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活动、文化娱乐活动,融入核心价值观,引导中小学生增进认知与认同,让广大中小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美德的倡导者与践行者。

其次,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主渠道的作用,强化新闻宣传。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公益广告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乡镇,农村的各个角落,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创作出既健康有益、又深受中小学生喜爱的文化产品,同时要注重作品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使中小学生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积极理解,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第三,要充发挥互联网的教育作用,强化网络宣传。积极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宣传教育活动,开发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绿色游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网络游戏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中小学生,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运用微信、微博等新技术、新手段,用先进文化和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净化网络空间,为中小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推进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员教育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积极地承担起责任和义务,将核心价值观的旗帜牢固地插在中小学生的心灵之巅。

一是要在学校的日常管理活动中融入。学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通过编儿歌,讲故事、改成网络语言等方式,构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体系;要尝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班会、社团活动、校园文体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把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建立合理的考评制度,将学生表现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

二是要在教师的培训研讨中融入。学校要通过专业培训、集体研讨等形式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是要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融入。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积极开发各学科所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让广大中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如语文、历史与地理课程中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感受思想精神的崇高境界和高尚情操,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是要在家长学校建设中融入。可以通过开办“家长课堂”、家长成长沙龙等,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成功经验,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尤其要加强乡镇及农村地区广大家长教育力的提升,关注进城务工学生家长、下岗家长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通过开办“流动学生家长学校”等,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长负起监管责任,以身作则,以良好的价值观教育并影响子女。

(三)注重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指导

为扭转中小学生“知识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局面,要针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指导他们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具体化,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中,引导小学生以行为规范为标准,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促进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二是要加强初中生同伴榜样教育,促进其诚信、友善品质的形成。要充分利用初中生同伴的作用,通过评选和表彰一些诚信、友善的先进典型,行为楷模,引导学生主动将优秀的同伴设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不断激励他们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攀登。此外,还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付出与奉献,体验对人友善的快乐,培养他们自觉守信、相互信任、乐于沟通的合作精神。

三是要加强高中生的实践指导,促进其爱国情感的提升。要有意地为高中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引导高中生走出教室,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如参加社会福利、救助儿童、社会调查、红色旅行等,在实践中引导高中生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感,磨炼坚强意志,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整体作用,全方位、立体式地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不断影响和指引当代中小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知行合一的好学生。

【裴秀芳,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郝慧颖,太原学院,副教授;安彩红,山西省长治市第一中学,教师;何晓燕,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

责任编辑/张 丽

猜你喜欢
爱国乡镇诚信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爱国学·晒佳作
今年起3年内新增财力全部留给乡镇
爱国学·晒佳作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