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戏里戏外

2015-09-14 01:35昱子
中国国家旅游 2015年7期
关键词:布拉格捷克木偶

昱子

捷克人对艺术的热爱与偏执,超过捷克的风景,成为这个国家最独特的标签。位于欧洲腹地的“金色之城”布拉格,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戏剧——“黑光剧”,可能再没有哪个民族,会以“黑”与“光”这样两个截然相反的意向来命名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反过来诠释着一种思辨,又把这种思辨变成捷克人独树一帜的生活方式。亲临布拉格,或许就会发现,舞台和现实,在许多捷克人心里早就模糊了疆界。

布拉格:永不谢幕的午夜场

布拉格的机场快线用30分钟完成了从现代化都市到昔日古城的时空挪移。跨过查理大侨,30尊巴洛克风格的圣者雕像650多年后依然屹立,在这座全欧洲最古老的桥上静默凝视往来众生。午后,穿过始建于9世纪、至今仍金光熠熠的城堡区,管风琴音正从哥特式的尖顶飘向云端,乘上标志性的红色有轨电车,在千年石板路上和高头白马并行不悖。这座城市的建筑和雕塑几乎从未被损毁,走在傍晚迷人的斜阳里,历史感一路迎面而来,又疾驰而过。

我要寻找的黑光剧场,与这些世人熟知的辉煌景致无关。很多剧场深藏在旧城区狭窄的步道边,没有惹眼的招牌,也没有夺目的霓虹,门脸小小的,一不留神就会错过。

虽说任何舞台艺术都需要亲临现场才能获得最佳观赏体验,但因为特殊的光影效果完全无法被录影,要欣赏真正的黑光剧,“看现场”是唯一途径。

晚上七点整,钢琴手开始在剧场外奏乐迎宾。七点一刻,观众陆续入席,以当地人居多,也不乏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坐满了紧凑小剧场的二十多排座位。七点二十五分,铃声响起,剧场如船,沉入深海般的无底黑暗之中。

今晚上演的是《爱丽丝梦游仙境》,据说是黑光剧的几大经典剧目之一。一些全身被黑衣包裹的演员在黑色背景前移动,他们操作道具,便赋予道具生命,托举身着荧光彩衣的演员,便赋予这些演员飞跃和漂移的超能力。浮夸处,魔术、杂技齐上阵,扭曲的表情、滑稽的动作,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纯粹时,要么黑到隐没于背景之中,要么就展示出光谱里的纯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没有任何暧昧的过度,既艳丽又朴素。

发明黑光剧的是这样一个民族:深处欧洲腹地,似乎从不缺少战乱与纷争,胡斯战争、欧洲三十年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布拉格之春、天鹅绒革命……在外敌入侵时,他们不惯于用武力抵抗,深重的沉默,让炸弹都无以导火而成为哑弹,也因为如此,古老的城池得以完整留存。从罗马式、哥特式到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再到新艺术运动风格和立体派、超现代主义……这个国度里的建筑如同不曾割裂的年轮,为民族记忆编入绵密的注脚。一个记性太好的人,很难特别快乐;一个记性太好的民族,注定多愁善感。世界上会应用“黑匣子效应”的人并不少,却没有谁比捷克人更专注于此,或许,正是复杂的历史造就了捷克人这份独有的艺术敏感。

有人说,黑光剧的幻想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将其隐没于剧场的黑暗中,而明快饱和的光色,则为困难时期的捷克人构筑了虚幻的精神避难所。不错,黑光剧的剧场的确是一个超现实的所在,但或许,这种戏剧并不仅仅是用来带领人们逃离,在“黑”与“光”果敢的交锋里,说不定蕴藏着直面现实的智慧和力量。

九点,爱丽丝梦醒,幕落灯起,场外钢琴手又开始奏乐送客。关于启示,只在观众心间而不可说。

剧场里的戏结束了,而剧场外,布拉格的夜生活才刚刚拉开大幕。从黑光剧场步行回住所,一路上,小酒馆、咖啡馆的露天座位全部客满,各国语言被夜风吹聚在一起,又流散在觥筹交错问。国家剧院对面的“斯拉夫”(Kavama Slavia)是布拉格人气最旺的咖啡馆之一,咖啡器具和内部装修还保持着一个世纪前的样子。在布拉格,这样拒绝向时间妥协的店铺不计其数,它们只忠于过去,反而因此被今人视为珍宝。那些手里卷着《布拉格邮报》,或是不断在路边海报前停下逐字阅读的人们,正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演出。在布拉格,从夜总会、酒吧到广场,各类演出全年无休,是名副其实的夜夜笙歌。作为古典音乐的发源地之一,如今的布拉格,不但出品纯正的古典音乐、歌剧和芭蕾舞,爵士乐、摇滚乐、黑人灵歌、节奏布鲁斯甚至佛教音乐这样不同类型的演出也俯拾皆是。

夜色越深,街头反而越喧闹,此时的布拉格,如同用千年土地、百年城堡铸就的一个庞大舞台,人们贪恋它因古老而格外璀璨的光芒,迟迟不舍得鞠躬谢幕,反正海报贴满了树和邮筒,反正报纸上的节目单总是那么长,反正这里的戏剧就像生活本身一样,会这样永无休止地一幕幕演下去,不妨一场一场地看。

Tips

何为“黑光剧”

黑光剧又名“黑光幻妙剧”,是捷克戏剧中最独特、知名度最高的一种。黑光剧的演出舞台是全黑的,背景采用最不易反光的黑丝绒,严格遮蔽光源。道具等皆以荧光绘制,有演员全身着黑衣在后方操作,需要亮相的演员则必须穿着荧光色彩的服装。全剧不发一语,以奇特的服饰、诙谐的表情、夸张的肢体动作,加上音乐和灯光,营造出奇幻的效果,制造出一段想象空间。黑光剧的光影效果不仅鲜艳,而且长于瞬间幻化,如魔术般令人目眩神迷,但必须亲临剧场才能享受到其场景的瑰丽。

20世纪80年代,一批捷克人创办“帐篷下”制作公司,开始上演黑光剧节目,当时的领导人帕维尔马列克,后来成为布拉格国家黑光剧团的创始人,他也是剧团现任团长亚各布马列克的父亲。该剧团曾在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的三十多个国家进行巡回演出。

布拉格剧院之Must Go

布拉格黑光剧场是当地比较有名的一家黑光剧剧场。除了黑光剧,在布拉格这个戏剧之城,还有很多不能错过的剧院。

布拉格国家剧院

欧洲最重要的文化艺术舞台之一,有超过150年历史,气势磅礴,异常华丽,常年上演歌剧、话剧、芭蕾及古典音乐会,经常能看到世界级的歌剧。大部分剧目以捷克语演出,部分经典剧目配有英语字幕。最低票价在150克朗(约200元人民币)左右。

听歌剧切记要穿正装。

城邦剧院

又名艾斯塔特斯剧院(Estates Theatre),是布拉格最古老的剧院,也是城中最出色的新古典王义建筑,有将近250年历史。1787年,莫扎特的歌剧《唐璜》在这里进行了首次公演,现在在这里可以观看各种歌剧、话剧和芭蕾舞,夏天每周都会上映莫扎特的歌剧《唐·乔瓦尼》。

布拉格国家木偶剧院

建于1991,临近地铁Staromestska站,只上演木偶戏或木偶戏剧,有6000多个经典剧目曾在此上映。莫扎特的《唐·乔瓦尼》是布拉格最出名的木偶剧,木偶和穿着盛装的演员一起表演,场面惊艳。除了《魔笛》等经典歌剧外,纯木偶表演《Puppet Gala Performance》也不容错过。

克鲁姆洛夫:人生恰如戏中戏

克鲁坶洛夫(Cesky Krumlov),捷克语意为“河湾中的浅滩”,是波西米亚南部地区的一个迷人小镇。伏尔塔瓦河及其支流维塔瓦河蜿蜒交汇,狭窄的河套把小镇一分为二,一面是北部山丘上的城堡区,一面是被河流围绕的旧城区。

13世纪,南波希米亚豪族维特克家族以控制盐税发家,开始在克鲁姆洛夫建造城堡,八百多年来,那标志性的红房顶越来越多,静静倒映在浅滩的河湾中。和布拉格一样,这里也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火摧残,至今仍最大程度地保留着13世纪的原貌。“二战”后,因为捷克加入了苏联阵营,克鲁姆洛夫曾有四十多年一直保持封闭状态,鲜为人知,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古镇随着柏林墙的推倒而开放,人们这才发现,在捷克和奥地利边境,幽静的山谷深处,还有这样一处遗世独立的所在。

午后,圣维特教堂的钟声在悬崖最高处敲响,我路过彩绘塔,忽然间,仿佛误闯了莎翁的舞台,夏洛克、朱丽叶、奥瑟罗和麦克白如走马灯般轮番上场,那缀饰珠宝的袖间切口,那挺拔的鹅腹和南瓜形短裤,那雪白的车轮般的拉夫领,那吊钟形的裙撑,一一烘托着文艺复兴时期掷地有声、高高在上的“人”的尊严,他们行走在一众牛仔裤、T恤衫、马尾辫和驯克头之间,飒飒生风,轻易就把戏里戏外的时空给搅乱了。

我原本以为这是当地的剧团正在进行露天演出,上前攀谈,大跌眼镜,这些像模像样的剧中人,竟然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化学家,到布拉格参加学术研讨会,今天会议闭幕,一时兴起,决定以克鲁姆洛夫式的狂欢来庆祝,于是,严肃的学术会议瞬间成了被解构的舞台,一个个在专业领域以严谨表情示人的化学家,身着文艺复兴时代的衣装,穿行在始建于文艺复兴时代的街道,我似乎能听到时光逆流的声响,夹杂着化学家们举起香槟酒,祝愿彼此健康长存、友谊万岁的欢声笑语。

在捷克,舞台和现实,经常像这样模糊了疆界。穿女仆装进行公益募捐的少女们,举手投足间复刻着那身行头所代表的中世纪的古板,却也不忘透点儿乖巧风情;王子和骑士随时会出现在红绿灯对面,兵戎相见,却又乐不可支;城楼守卫者似乎还站在文艺复兴的温风花雨中,带着一身的威武与庄严;周身洁白的街头艺人,旁若无人地进行无实物表演……当我向对街窗口一个赤裸上身、顾盼自雄的少年微笑示意并举起相机,突然整座楼的窗都开了,所有的灯都亮了,每扇窗里都有青春蓬勃的身体在骄傲舞动……这个国度的人们是以怎样的热忱爱着戏剧啊!也正是这种恣肆而又可爱的热忱,让匆匆过客也为之深深陶醉,分不清戏内戏外,却也乐在其中。

Tips

特别提示

从布拉格到克鲁姆洛夫乘大巴大概需要3小时。自驾车是个不错的选择,全程175公里,道路平坦,车也不多,2~2.5小时可达。

爬上城外的克鲁姆诺夫城堡,可以将整个小镇尽收眼底,许多明信片与画册上的克鲁姆诺夫风光就是在这里拍摄的。最佳拍摄时间为下午,可避免逆光。

当地有很多工艺品小店,里面的东西个性十足,价钱也比布拉格便宜。

木偶的重生

在捷克,无论哪个城市,大街小巷似乎总在发光,水晶、玻璃、琥珀这些捷克特产的剔透之物,在橱窗的射灯下彼此辉映。与此同时,也总有这么一些外表黯淡的小店穿插其间,将珠光宝气的华彩阻断,这就是木偶店。我总能看到捷克人聚精会神地和木偶交流——是交流,而非操纵。世界上有木偶的国家很多,但捷克人对木偶有着他处无法比拟的感情,这感情是如此之深,使得他们专门在首都的旧城广场上立了一块牌子,讲述自己和木偶的情缘。

最初,木偶在捷克只是用来给孩子讲故事的玩具,后来没有条件进剧院看戏的成年人开始用它来自娱自乐,木偶的做工也随之逐渐精致起来。而捷克人之所以将木偶视为国宝,是因为木偶对于捷克民族的复兴有着特殊意义。

15世纪初,罗马教庭将捷克宗教改革先驱扬·胡斯作为异教徒处以火刑,双方的矛盾由此激化至顶点。16世纪初,终于爆发了白山战役,捷克宗教改革势力被罗马教廷击败,从此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天主教势力对捷克三百多年的统治。随着主权和土地的丧失,捷克的民族文化也濒临消亡,德语取代捷克语成为官方语言,民众被迫改奉天主教,剧院当然也只能上演德语剧目。为了延续自己的民族语言,捷克人想到一个办法:偷偷用捷克语表演木偶剧,比如在自家餐桌上为孩子们表演。就这样,木偶剧帮助捷克人重建了民族自信。

统治者的重压反而使得木偶剧蔚然成风,退伍军人、小贩、教师等开始走街串巷即兴演出,成为最初的民间木偶剧艺人。卖艺收入微薄,他们常常食不果腹,甚至不得不乞讨,但还是坚持用自己的表演为贫苦的、被压迫的人们带去快乐。到17世纪末,木偶剧艺人的足迹已遍布捷克的城市和村镇,木偶剧院也从乡村小广场延伸到客栈、酒馆乃至农舍、民居。那些关节灵活、眼神有光的木偶,如同捷克民族文化重生的见证者,在苦难的岁月里,陪伴、温暖过千百万捷克人。

读过这段历史,就不难理解捷克人对于木偶特殊的深情。每当看到街头小店里与木偶凝神交流的年轻人,我都不由得钦佩这个民族的长情。作为一门随光阴辗转了千年的民间戏剧艺术,木偶并没有被封存在博物馆的橱窗里,也没有停留在老者的追忆中,经过雕刻、组装、上漆、量体裁衣,这些手工木偶活在今天依然翻飞的提线下,活在一代又一代新生者的血液里。

Tips

挑选木偶伴手礼

■木偶小店最扎堆的地方是布拉格国家剧院附近的街道,多半已经非纯手工,价钱也稍贵,但胜在选择多,而且因为面向游客,会对木偶的面相稍做调整,使其更符合大众审美。

■如若遇到民间艺人的店铺想买一两个木偶,最好事先跟店主表明购买的用途,比如要送给什么人、会安置在什么地方,这样可以得到他们的专业推荐,同时也避免触及一些忌讳。

■成人小臂大小的木偶,价格一般在300克朗(约400元人民币),特殊定制或是小店纯手工制作的除外。

猜你喜欢
布拉格捷克木偶
木偶和木偶戏
捷克Helfštýn城堡重建
我的捷克朋友
《红楼梦》年画在捷克
不怕贫穷的布拉格
布拉格之旅
走近木偶传承人
木偶
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