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母亲,我在一去10年后回到自己出生的这地方。我告诉别人说,这是咱们国家最北边的城,再往北,是荒漠了,然后是蒙古人民共和国了。这巴林小城,曾经,我不愿意认它是故乡,暗暗发誓再不踏足这个地方。
我一在家,就都是我给母亲洗脸。母亲专用的浅粉色小塑料盆,我总是先用凉水冲洗了,清亮亮地舀半盆水,端来放在她身旁。尽管正值盛夏,也总是兑成温水。我们这个地方,地下水很凉。
我惊异母亲脸孔的秀致,肌肤的白皙细腻犹似婴儿,不像久卧病榻的人。这脸上其实没什么可洗的,如此光滑匀净,不惹尘埃。我还是小心地掬了水,额上、颊上,都少少洒一些,用指尖儿轻轻揉搓,然后用我买回的崭新大毛巾细细将水珠儿拭去。相对于这脸,毛巾真是太大了!
这样的时候,我不免叹,在这塞漠,82年的人世穿行,一张面庞竟然还如此细致!因为肌肤的比衬,额头上的皱纹都像是花儿。
现在我给母亲洗脸,不像上次那样边洗着会忍不住哭出声了,我有时候甚至是愉悦的,笑哄着,就像正对着个孩童。此时的母亲,逼真一小孩儿,不高兴做的事断然拒绝,家人得百般哄诱,才能达到目的。她的眼角有时候会堆一点儿眵,去洗,倏地就闭上,紧紧的,要哄老半天,才肯闪开丝丝缝儿。时而惹我发呆,我小的时候,她就是这样哄着给我做这些吧?有没想过多少年后,换成我这样地对她呢?
母亲病已多年,这次陡然加重,是在春天,杏树枝头刚刚有动静的时候。这是我得了闲的一个春季,每日在郊野园林间转悠,计划全程旁观花蕾叶芽儿与囚覆着它们的树皮搏斗,看嫩弱事物如何冲破包围,宣示春天。家里来的信息,犹如霹雳,把我炸成自己正凝视的树木旁的一根木桩,刹那不会动了。却不立刻往回赶,是不敢,没有面对母亲病况的勇气。愈发游走于郊野园林,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了,心颤得奇异,忽而就泪水潸潸。直到无可逃避的日子,风尘仆仆回到家,只住一夜,就匆匆告离。是救母亲的决心使然。医生等人们描述母亲病疾日益恶化必然出现情形的话语,成为直笞心灵的鞭子,令我痛不可挡之际生出坚顽抗拒,不!绝不可以这样!情况必须改变!我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寻方求法,救赎母亲。
我奔去了佛教圣地九华山,继而朝五台,拜普陀,一心虔诚,信愿祈祷,从春到夏。
这是第几次告别母亲呢?十几岁起,我就这样独自出家门,从母亲身边走向远方。
一直,我都是为奔向前途,拥抱自己的理想和幸福。在开始,这是简单明晰的,几乎就是进入母亲多年前被命运迫使着离开的城市(父母当年是被从城市下放来到山村),得到一份工作,过她所巴望的那种不同于她的生活。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只要径直走过去,到树下举起手,就能摘到的果实。我15岁考取师范学校,是自己出生那卧在大山旮旯儿里小小村庄历史上头个“状元”。那时候师范生尚稀贵,一般是要分配到城市里学校任职的。如果不是结缘了文学,一切都将是安稳的吧?如期毕业了,走进期望中的生活,在这现成的路上脚踏实地朝前走,可以一直让母亲因为我,眼睛里泛着自豪和幸福的光色。可是文学改变了一切,赐予我一场奇异人生,使原本可以是母亲福星的我,简直变成了她的灾星。
母亲的病,儿女们都有责任的,她表现出来的症状虽然似乎不相干,但我深深知晓,她真正的伤,在心,那层层叠叠深凿狠镂的伤痕,是由对子女们的爱所来。其中以我的罪过最大,因我是众儿女中最任性顽劣,让她操碎了心的一个。是我可恶的双脚把母亲伤残了的。
曾有人问,你从小就想当作家吗?我惘然不能答。自幼我只是作文写得好。这个好,于母亲有大缘故。作文得老师表扬了,在报上发表了,都会使母亲脸上绽放舒心的笑。这笑容成为我心灵的渴求,一生写作的动力。若说当作家是命运,我命运的因,是母亲。这其中有禀赋传承,她梦想的寄托,更是那母慈的忧念牵挂。现在我知道了,何以自己能够走得远,从天边到天边,就因为是从母亲的眼眸出发,踩着她的目光迈步。
我踩着的岂是母亲的目光啊,分明是她的心。这血肉灵物拉成无限细无限长的线,系在我的足踝,随我涉滔滔人海,跋万水千山。当我跌倒,头破血流,疼在我身,却剜在她心。
从我为了文学而踏上未卜之路,这剜的残酷就开始了。母亲偏宠我,家里客厅的博古架上,几十年间,摆着唯一的玫瑰色小相镜里,只是镶着我的照片。这不光因为我是幺女,我想,更因为我系着她的梦想和希望。八个子女中,考上学求到了“前途”的,唯有我。而我为追梦却将这得来不易、标示着“前途”的铁饭碗甩手抛掷于地下。这一剜何其痛彻骨髓!当她心头肉的娇娇女被人世的砖头瓦砾一次又一次活埋,在浊水污泥中深淹扑腾而孤绝,那颗慈母的心啊,遭受了怎样惨绝人寰一遍复一遍的酷刑!
母亲值得膜拜在于,竟是她助我走上了文学道路。最初,父亲是不支持的,父亲厉眼悲声对我说:你看自古到今,走文学的人有几个命运好的?是母亲的强力支持,我才克服了父亲的阻挡。我深知父亲如此也是由于爱,他是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文章憎命”四字经。父亲是穷苦人家长大,对幸福的理解难免与富足安稳紧密相连,无法似母亲,憧憬能够超出俗界。
我看母亲忍耐之德,常常由她与父亲相携度过一生而着眼。母亲有出身之累,赖了父亲“革命干部”身份的荫护,得以躲开时代雷电活出来。父亲是在解放后党校扫盲班里识字知学,尽管后来一切书报阅读无碍,甚至能写些简单的文稿,习气却始终如玫瑰花枝的尖刺,在言行举止间鲜明着。自幼有教,琴棋书画的母亲,度过这样的一生几许悲哀?从不与母亲谈论关于爱情是有原因的,这个词,对于母亲这样的人,尤其是人世间的奢侈品。
忍为万德之母,有了它的坚固,其余诸般念而皆在。母亲性情中的雅致不被粗粝生活涂抹,或是这个缘故?她把它那么细究地传承给了我,我知道,自己的被文学选择,这份拥有是大缘故。正是它,予我搏击粗蛮的力量,总能在砖石泥污的覆埋中重新站立,愈发神定气足,隐若有光。
而我跋涉长路,义无反顾,悲壮凛然,仿佛古代一去不复返的远征将士,亦关乎此。并不是只为自己,我的寻求更为了母亲。我深知自己肩承着母亲之志,写文章,愈益写得长,成一部部书,是她毕生的梦吧?母亲不同于她生活里的那些女性,她有梦。由我读大学时,她写来家书上娟秀的繁体字,我相信如果命运允许,她的向往,会是成为一名女作家。
我的幸福在母亲的幸福中。
母亲的文采,生活中点点滴滴处能见,接人待物,决事断疑,每一笔都有不同。笔笔相递,书写了一部朴素而美质的人生。我总是诫嘱自己,要努力啊,要成为母亲生命大作的精彩之笔啊,让她因为有我这么个女儿而华章璀璨!好多年里辗转天涯不回家,便是跟这有关。对于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儿女的敬奉,须是成就。我当学会飞翔,乘祥云归,方为秉了孝。
哀在没有等到这一天,母亲撑不住了。这样訇然倒了。
我的拜山礼佛中,存着深深惭愧与忏悔的。
幸在这恰应了佛教旨义。佛教倡修行,从惭愧和忏悔起笔,所谓“首先收拾旧山河,再创造一个新世界”。先要以大惭愧心真诚忏悔过往所有错衍,消除业障,洗濯出一份洁净心地,再日日勤苦,铲草耙土,持守这洁净,并向更大的清净进取。后来有点化者,说母亲的病情在我拜九华山后奇迹般地大有好转,要因在于我的虔诚,使我于久久揣摩中,想,果真若此,虔诚应该是惭愧、忏悔的果实。
上天予我的眷顾,是善巧安排,让我完全懵懂地撞入了具有历史性意义殊胜的“九华山《地藏经》讲经法会”,而不期然间大获益。我从家乡返来,径奔居所近处的云居寺。由这里慈悲的僧师,得知九华山将举办讲经法会的消息。对法会、听经等等尚不知究竟,当即决定前往参加。我只是怀着一线不肯绝灭的希望,只是被揪心的疼痛驱赶着,茫然地见到路就往上奔。
由传喜法师宣法为期七天的那场讲经法会,是九华山为地藏王菩萨道场凡一千三百余年来,首次具规模、有文字记载的《地藏经》宣法盛会。《地藏王菩萨本愿经》是佛门孝经。从字面上看,讲的几个孝心儿女舍己救母的故事。这一切成为我的机缘。乍然聆听,惊异人间故事,如此万古近似!一字字,一句句,直触我心伤处,催开泪水闸门。从来我没有流过如此多的泪水,如此一日接一日涕泣不停。
便是这汹涌之泪洗却心灵累累厚茧,恢复了它初始的柔软纯明。
心茧中的一颗,是对母亲曾经的尤怨。我与母亲,在后来有了不洽的。其实,认真究说,这要回到起头处了。最初的离乡赴远,舍着弃的,对故乡的嫌弃。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分回家乡小城工作。置身在世代生息于斯熙攘的人群,强烈感觉到这遥远闭塞地方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差距,年轻的心灵陷入深深苦闷,更痴迷地埋进文学书籍,有精神寄寓和逃避的意思了。犹如朝天空拔去的树木长高一寸,便增加一寸与自己所立足土地的距离,写作能力的提升,更催化与周遭世俗的矛盾,以致终于有一天不顾一切逃离此地。
故乡的意思里,这时候,包含着母亲和手足们的,他们是它的一部分。
与母亲的分歧,随着我的历练渐大而大。任何人性格都有双面性,所谓优点是缺点的继续。母亲性情的另一面,当是与身世有关的。外祖母去得早,母亲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儿,外祖父和舅舅们不免娇惯她,落下“大小姐”脾气。我的天马行空,任性无拘,此为出处吧?纵然她曾有诗文熏陶,漫漫光阴,挤簇于大多目不识丁的人们中间,如何能够不染着!当一些事情上,母亲听不进话,固执己见,烦恼陡生中,愚昧、落后之类用给故乡的冰雹,竟冲她砸去,使我平静下来时,惊惧难受。我的曾不回家,这也不无关系。不面对就不会有忤逆了。忤逆是双刃剑,亲子俱伤。
拔这颗老茧,靠的是理解。我体谅了母亲的不容易,认识到自己与她,情形仿佛拔向高处的树木与自己足下的土地。树木怎可以微词滋养托举着自己的土地!由这体谅,而体谅了故乡。化怨为愿,转恨成怜。这是聆听《地藏经》开示时,一刹那里,我生命间电光石火的照彻和蜕变。
顿悟,便是这样的情景吧。佛,是否可以说,就是再没有怨恨,心里满满的,全是悲悯和祈愿的人?这就是生命的清净了,这样的心田就是莲花国度啊。一个绵绵不绝散逸清香的地方,怎会不吉祥善良?一切时一切处祥善遍满,就是大智慧无障碍。觉者有爱。
很久以后,我仍旧奇异,这身心俱洗,云开日出,生命透彻的贯通究竟是怎样完成的?若我弄清了这个,便可佛法无神秘吧。不让自己拘缚于某一意识形态的观念悄然改变,法会第三天,在法师庄严行仪中,我心怀信愿,虔诚皈依了佛教。曾经,以诗意情怀,认为自己是皈依了阳光白云,清风明月。当这样地回到故乡,守候在母亲身旁,意识到自己其实是皈依了母亲。
真的,这样地看过去,满面慈祥,静静躺在那里的母亲,可不就是一尊卧佛?我们所有儿女的佛。
母亲的佛性,从对每个儿女无分别的爱中悉见。一母生百般,其中有悲哀的话,在我们家是用得上的。别人问起,时常我含糊其辞,不肯道出共有手足几多,苦衷实在这里。有几个一奶同胞,我不愿意承认他们。母亲却“十个手指咬咬哪个都疼”,哪个她都不厌不舍,越是那讨嫌的,她为他们的生计祸福夙夜忧惕,越付出多多。让人发“可怜天下父母心”之叹的同时,领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地藏王菩萨的大愿,很像给世间母亲们的精神写照。
还有母亲的责己不尤人,也显示着佛性,她总是自挖自审以解人事说命运。比如见到我这个终于归来的浪子,一句嗔言没有,反复只是自疚自责。当年没直把我供进大学,认为造成耽误,影响了我的人生。对于自身所承受的一切,她唯自数罪过,不怨天恨命。
勤劳俭朴,谦让自敛,谨慎上进,敬天畏地,这些佛家诲训,尽能从母亲的品性中看见,是她塑我们成人所秉的教义。
朝夕在侧照护母亲的姐姐,是手足中读书最少的一个,山村小学二年级没念完,因当年远嫁而在偏僻农村度过大半生。我因殊难对话而几乎将她从情感库里删除。现在,为了母亲,必须亲近她,转她某些心念。深知哲学、艺术之类精神修养手段对于这样的人是无奈的。想到“法力无边”的佛教,便试着用她能听懂的语言,给她讲因果,发现竟能听得进,使我惊喜!谒因果,便能知敬畏,可有救。
由是循循诱导,让她进而懂得关于发心与福报的关系,以及真正对子女有益,是给他们积德,而非攒钱敛财等等。看见姐姐渐而将心得体现于言行,我快乐直似法喜!此中更大的意义在于,这意味着我与故乡之间爱的唤醒具有可能性。故乡多的是与姐姐相似的人。人与人之间,只要有法沟通,爱将可以发生。
故乡岂独一呢?到处都见这样的土地!
与这样的土地互相祝福了,爱就长大,成为大悲爱了。
当感恩佛教,我更感恩母亲,其实是她教引着,我学会这爱的方法啊!悟得分明母爱就是佛的悲心,更深地信了皈依佛教就是皈依母亲。
重游山水时,这信念被一再加强,我惊异地发现,故地竟是如此痕迹处处可见,气氛浓郁弥空一块佛教的土地!城南为辽上京遗址的“老古城”里,萋萋草野间兀立了千百年的无头石人,被装头颈披法衣复原成蓝天白云下庄严一尊观音菩萨塑像,使整座小草原样辽阔的古城成了偌大一座露天观音菩萨神殿。去城西南十几里处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昭庙,新塑的高接云天的汉白玉三面观音雕像,增修的堪与名山上千年宝刹媲美的、雄伟庄严的千佛殿,与石窟卧佛,六字真言摩崖石刻等古老存在呼应映衬,使圣地殊异,自成一格。而我出生的洞山村那闻名遐迩的水帘洞,洞口处竟高立了一尊地藏王菩萨塑像,将轩阔深邃的岩洞变成了别致一座地藏神殿。
佛光普照,便是大爱遍洒。沐浴着这温暖吉祥,我领悟了佛、故乡、母亲,三词同义,从而完成生命真正意义的回归!唯有回到故乡的怀抱,这有母亲的地方,一个人才是真回归了。走得多远,回来得便多彻底。
母亲病情所发生的奇迹,我愿意相信与自己在九华山的努力有关,听经闻法有功德,在于其尚德向善的意义。皈依佛教,是把自己彻底交付高尚道德。德能佑人,除苦化厄,泽被兼亲。随之的朝五台、拜普陀,是印证,亦是坚定自己信念,要在这光明大道上昂首阔步,行而愈远!
拜佛,是拜自己的心。那些特殊环境里高僧大德感召下真心的惭愧、忏悔,所引发的滔滔泪水,成为洗尘除垢的“甘露水”,浣濯之下,心灵修复,回于洁净。我以切身体会明白,人唯以泪水自洗,可以得大清新。一次拜山礼佛,一场生命的洗礼。
我的皈依佛教,一个因由,是为确保母亲能够最终端坐到清净佛土里那朵属于她的莲花上。我愿意相信在比璀璨星空更高的地方,绚丽白云烘托着,真的有个清洁美好的莲花国度(那里人人都安身立命在芬芳鲜艳永久盛开的莲花上),只接纳有道德的灵命。当嘉德懿行悲心仁怀的人们生命最后时刻,会有一束光在清扬乐音的伴送中倏地自天而来,犹如神奇云梯,将他们接应到高远净土里各自所属的莲花上,从此不再被人世的烦恼缠着,永远只享快乐幸福。论到归宿,哪还有更好的呢?此一生,此前的生生世世,不管曾受过多少煎熬折磨,一下都抵消了,值了。
母亲若是含笑在了莲花净土国,那她这一辈子吃的所有苦,遭的所有罪,便都化作生命深沉的赞歌。
佛家重“回向”:若后辈们修清净梵行,将所得功德回向给自己父母或先祖宗亲,可以消他们业障苦厄,使获救度超拔。这是我为母亲皈依的理据。一个皈依者,受了戒,有所依祜,在修行的路上,会容易成就些。母亲,我来苦修,为您救赎,使您获福。
佛陀啊,请允许我捧自己的心作为给您的供品。请看在这份供养的至真至切上,赐它祈愿得偿!我感动了天地的虔诚当由此来:用做供品的心,怎可以不清净呢?唯虔诚可以使心地剔透如神的水晶。
后来听到一句歌:唯孝可动天。确认了自己的思考,虔诚是心灵的美丽,孝是虔诚的极致。清净而虔诚——最美心灵所出的力量,就是佛力。
这可不就是道德的力量?其实,佛梵文化与古老华夏文明哪有分别呢?为中华文化参天古树两大枝干的儒家与道家,所有千言万语的禅说,落根都在这两个字——道德。
当母亲与祖国合二为一,我明白自己其实是皈依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佛教,乃为中国传统文化另一种呈现样式。
我感激起文学来,是它牵着我手,在那年轻的时候,艰难地走向远方啊。有出发,才会有回归。所有坎坷磨砺都是剑锋淬火,拔我尘俗,脱胎换骨,赐以这样看见世界美丽的能力。我要跟母亲说,其实人生成就,不在名利之获,乃为铸就高尚道德,完善人格。
我要跟大地说,其实本没有故乡与异乡的区别,大爱所化,无处不家园。
10年,说的不是数字,是一种态度。人一生的跋涉,是更清透地回到出发的地方。当这样回到原处,依偎在母亲的身旁,发现了,彼岸并不遥远,那只是人在此地,心念的一个翻转。
皈依母亲,是皈依了爱。
责任编辑 张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