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晶
对沂蒙的印象来源于两首歌。
一首是早年郭颂演唱的《愿亲人早日养好伤》。“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红心迎朝阳。”当时,我还不知道沂蒙山到底位于什么地方,但是猜想,它应该跟我家乡的武陵山一样具有同样高耸的山峰、挺拔而又延绵的山峦,如同男人的脊梁,可以承受得了千斤重担,甚至腥风血雨、民族兴亡。
后来,我离开了遥远的故乡,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听到了草根歌手草帽姐演唱的《沂蒙山小调》。她具有一副先天优越的嗓门,同时也深刻懂得道具的运用。因此,我记住了她吊着嗓子唱歌的样子,以及她每次演唱的经典民歌:“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沂蒙,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记忆之中。
在花开烂漫的五月,我们党校2015年春季班的44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山东省临沂市委党校开展现场教学。我们在党校的课堂上认真聆听老师深情的演讲,在红色的土地上寻觅英雄的足迹,在山间的松林里倾听先辈生命的回响。在沂蒙山区,红土地上曾经流传的革命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老区人民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面貌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久经战争风雨的沂蒙山水,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更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在沂蒙,我们走进了魂牵梦绕的孟良崮。过去,只是在书本上感受孟良崮战役的枪林弹雨,领略中国人民为了民族解放所作出的誓死抗争。而今天,站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高高的红墙下,望着墙皮上镶嵌的千万颗弹壳,我想起了密密麻麻的子弹和密密麻麻的往事。眼前的一切把我带回到58年前,恍惚间,我又一次看到千万个战士穿着灰色的八路军制服,脚上蹬着沂蒙老大娘为他们赶制的粗布军鞋,瘦削的肩上负荷着不屈的希望。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面对敌手的美式武装,战士们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越过一道道生死防线,始终冲锋在通往孟良崮主峰的路上。
那一年,是1947年5月13日,也是一个桃花盛开的五月。可以怀想,当时的沂蒙山上也一定盛开着漫山遍野的山花,清幽幽的沂河水在布满水草的河床上静静地流淌,沉睡的山岗环抱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村庄。那时,祖国大地战火纷飞,齐鲁大地白色恐怖。毛泽东挥动着铿锵有力的大手,用火辣辣的湖南话,发出了救国救亡的号召:派兵去山东。
在战争岁月里,沂蒙的儿女忙着组建爆破袭击队,日夜赶制军鞋和干粮,有的轻轻卸下陈毅担架队担架上的伤员,有的连夜把新建屋顶上的屋草扒下饲喂八路军战士即将跃上疆场的战马。那时,沂蒙六姐妹、红嫂、沂蒙母亲,她们中有的是哑巴,但是却用乳汁救活了伤员;有的办起战时托儿所,先后抚养了80多名革命后代,而自己的4个孙子却不幸夭折。沂南妇救会32名妇女,扛着自家的7块门板,在漆黑的夜晚,走进齐腰深的河水中,搭起了供战士打仗的“人桥”。部队指战员心疼不已,一边过桥,一边朝着身后的队伍大喊:“同志们,前面是妇女同志搭建的人桥,我们要轻踩、慢跑、走当中,要时刻体现桥上桥下心连心!”
在攻打孟良崮战役中,我华东野战军深入沂蒙山腹地孟良崮,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剿灭国民党整编第74师,一举打破了“五大金刚”、“王牌”的神话,华东战局出现重大逆转。南京“总统府”里的蒋介石扼腕哀叹:“无可弥补的损失!”据山东临沂党史资料记载:孟良崮围歼战激战两日,从15日13时华东野战军发起总攻,激战至16日17时,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74师、整编第83师一个团,共3.2万人,击毙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
驻足孟良崮,我抬头望见远处的一座高山。据当地人介绍:“远处那个白色的点,就是孟良崮的主峰。”我突然心生遗憾,并夹杂着几分愧疚。心想,2000多名在孟良崮战役中为我们献出生命的战士,当年他们告别爹娘、离开家乡,牺牲后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家在何方。望着满山低矮的墓碑,上面镌刻着“无名烈士”的字样,我的眼泪禁不住流出了眼眶……我的脑海中掠过儿时电影镜头中无数年轻战士的脸庞,甚至还想到了一首在革命战争年代广为流传的湖南民歌:“马桑树上搭灯台,我写封书信与姐带,郎去当兵姐在家,我三五两年不得来,你个儿移花别处栽。马桑树上搭灯台,我写封书信与郎带,你一年不回我一年等,你两年不回我两年捱,钥匙不到啊锁不开。”在纪念铜像前,我凝望着眼前的陈毅、粟裕,他们目光坚毅,并肩而立,深情地依偎着战马。此刻,正午的阳光照射在他们身上,脚下的大地满是青翠、满是葱茏。
仰望着粟裕,我想,这是我的先辈、我的老乡。我不知道他是哪一年离开的那个多雨的南方,那个生养了他、让他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家乡。如今,他和他的战士一起,长眠在了这片异乡的土地上。但我转念又想,沂蒙,这里一定也是他的故乡,这里同样有他的儿女、有跟他老家一样爱他的爹娘。
徜徉在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幽深的校园里,我的耳畔又回响起曾经激越的歌声:“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