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与社会活化能研究*

2015-09-12 03:03:22马宁姜景黄远2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009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00049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激发态突发事件舆论

文/马宁 姜景,2 黄远,2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北京 0090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00049

社会治理与社会活化能研究*

文/马宁1姜景1,2黄远1,2
1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190
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带来的社会转型加速期,官民矛盾、贫富差距、社会不公平等问题在转型期日益凸显。当突发事件发生,社会群体或个人受负面情绪的影响,从日常的平静状态(常态)跃迁为激动状态(激发态)所需克服的能量就是“社会活化能”。因此,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在系统分析、有效度量、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把握社会负面情绪与突发事件的关系,正确认识、度量、研判危害社会稳定的“社会活化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稳定预警研究和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社会活化能,社会稳定预警,社会物理学

1 引言

当前的社会治理面临着社会转型与互联网的双重挑战,对社会治理的范畴、模式都提出了新要求。在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的关键时期,互联网的发展更是对我国社会治理产生了多元化的影响。一方面,网络推动了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促进了社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通过微公益凝聚,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这种社会和谐的状态就是社会治理希望达到的一种社会“常态”;但另一方面,网络放大了利益分配不均、贫富差异、官员腐败等社会问题,在仇官、仇富、从上、从利的情绪驱动下,网络直接影响着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判断。当互联网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传播谣言或虚假信息,混淆视听,助长群体不满情绪,就会在网络空间集聚巨大的负面能量,成为突发事件的主要诱因,社会群体或个人受负面能量影响由平静状态跃迁为激动状态,就是有碍于和谐稳定的一种社会“激发态”。

与此同时,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高度互联、深度融合,网络舆情广泛渗透、全球互通。分裂势力和恐怖组织利用互联网开展宣传战、心理战,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公开招募追随者、散布恐怖言论,在世界范围内制造严重的社会恐慌。加强网络舆论的监管力度、构筑社会和谐稳定预警的“防火墙”已成为打击网络犯罪、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综上,健全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创新网络舆论工作方法既是社会稳定预警研究的重点,也是提升社会治理的客观需求。

2 社会活化能的提出

“活化能”(A ctivation Energy,Ea)是一个化学名词,又被称为阈能。这一名词是由斯凡特·奥古斯特·阿瑞尼士(Svante August Arrhenius)在1889年引入,用来定义一个化学反应的发生所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可以表示一个化学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在化学反应中,只有发生碰撞的分子的能量等于或超过一定的能量(即活化能)时,才可能发生有效碰撞,进而发生化学反应。

“社会活化能”概念由牛文元提出[1],该理论将发生突发事件时,社会中持不同心理倾向的个体或群体发生心理共鸣的过程与化学反应中分子的有效碰撞进行了合理的类比,旨在通过构建“社会和谐方程”研究社会系统劣质化的过程和水平。社会中的群体或个人,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时候都处于一种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情绪,即所谓的社会和谐,任何网络正能量都是在维持这种“常态”能量的稳定。但是,社会(尤其是网络虚拟社会)中还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暴力犯罪等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及时疏导、排解这种负面情绪,社会中的群体或个人就会由平静状态跃迁为激动状态,进而做出有损社会和谐、破坏社会稳定的举动,即社会“激发态”。这种由“常态”跃迁到“激发态”所需要克服的能量就是“社会活化能”。

具体地,“社会活化能”(Social Activation Energy,SEa)由社会中不同主体的“主体活化能”(Agent Activation Energy,Ei)均值组成,即

其中“主体活化能”是专门用来衡量社会中个体或群体心理所能承受的社会能量的极限。当发生某一突发事件时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即社会能量增加,社会群体或个体的活化能越高,则系统保持稳定的阀值越高。由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具有不同活化能水平,因此低活化能脆弱群体往往最先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风险源。如图1所示,某极端突发事件发生,由于部分社会主体潜伏着巨大的、未知的、综合的社会心理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发生引起强烈心理共鸣,从平静状态跃迁为激动状态,并通过发表各种过激言论或实施暴力行为来表现其暴戾心理,这样的社会主体即活化能较低的社会主体(图1中社会主体A、B、C)。

图1 社会中不同主体活化能示意图

当这些低活化能的社会主体通过互联网进行交互,就类似于化学中的“有效碰撞”,危害社会稳定的“化学反应”将愈演愈烈,拉响社会稳定的警报器。

3 社会活化能的度量

现代社会物理学的最显著特点是“量子化的社会和社会的量子化”[2],现代社会物理学正尝试如何从微观上“个人”所表现出的随机性和无序性,通过识别和挖掘,寻求在宏观上“群体”所表现出的可认知性和可管控性[3]。在网络社会,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几乎都可成为一个相应独立的“社会粒子”,都可能以其个人的行为、见解与偏好,影响整个社会的秩序和走向[4],这就为我们科学度量网络社会活化能提供了理论基础。互联网传播的无限性、无边界性和一定的隐蔽性,使其成为社会主体进行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重要渠道。目前国内的主要社交媒体有微博、微信、QQ等,网民通过这些交互式媒体不断发表观点、表达情绪。以舆情监控系统为依托,分别对网民在“常态”(平静状态)和“激发态”(激动状态)发表言论的情绪能值度量,可以直接反映该主体发生状态跃迁的“活化能”。

目前已有的研究多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度量网民所发布言论或观点的情绪能值,而本研究团队创新性地融合网民常用的三种情绪表达形式——“词”(文本,Text)、“相”(表情,Expression)和“符”(符号,Punctuation),即以“词”为基础,将“相”以加权方式融入“词”,最后,在“词”和“相”的基础上融入“符”,通过对以上三项的定量计算获取某社会主体在某突发事件发生前的“常态”和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激发状态”时的情绪能值,从而进一步获取该社会主体由常态跃迁为激发态的“主体活化能”。然后,结合该社会主体的“地理标签”信息,即可获取全国各地的“社会活化能”,当社会活化能低于一定阀值,社会就进入危机状态,因此可以为社会稳定预警提供实时、可靠的定量判断标准(图2)。

图2 社会活化能度量示意图

3.1情感要素样本库

在网络社会,网民通过互联网上的各种社交媒体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喜怒哀乐和爱憎情绪,形成了海量的情感信息库。通过梳理,我们归纳出“词”、“相”、“符”三种可以表达情绪的要素,基于以上三类情感要素,本研究团队首次以“社会稳定预警”为研究目的,建立了专属的情感要素样本库。

首先,情感词库(Sentim ent Lexicon)是将文本的情感定向与单个词汇联系起来的纽带,每个词都可看作是某种观点信息的集合,是研究文本的情感和主观性的线索[5]。借鉴已有研究,本研究在筛选情感词根时主要采用的是基于情感知识的方法,即主观情感分类法,利用主观文本中情感词语或词语的组合来判断文本的极性。需要指出,在筛选过程中,将情感词根分为两大部分,即常用表示情感的名词词汇与网络表达情感的热门词汇,其中直接表示情感的词汇占绝大部分,约1 200个;同时,也选取一些网络上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如汗、晕、倒、衰、抓狂、打酱油等,约50个。

在对情感词根进行评级时通过人工识别情感倾向,把情绪词根据其情感表达的极性划分为消极、中立、积极3类,并分别赋予1—9的权重分值,其中“1”表示最为消极,“9”表示最为积极。在确定权重时,充分考虑了汉语词汇情感表达的强弱,将语义相近的词汇进行两两比较最终确定权重。例如:爱、喜欢、喜爱、热爱,根据以上原则判断权重确定依次为“热爱>喜爱>爱>喜欢”(图3)。

图3 词根筛选和评级示例

其次,网民常利用社交媒体中提供的表情图片(“相”)更直观地反映其情绪和思想。结合“情感词库”的方法构建“情感相库”,既扩充了情感要素库的多元化,又保证了情绪判断的准确性。具体地,本研究对常用的网络表情图片进行了梳理统计,按情感倾向分别赋予1—9的分值(数值越大,表示情感越积极)。

最后,特殊标点符号也是可以表达情感的要素之一,如“感叹号”可以抒发更强烈情感,一些“引号”中的内容可能是反语,“破折号”则表示话题的突然转变等。另外,在不同极性的情绪中,标点符号呈现的作用也不同,如表示积极情感时,感叹号个数越多,表明情感越积极;表示消极情感时,感叹号个数越多,则表明情感越消极。在综合考虑了网民经常使用的标点符号类型、使用方法和情感极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详细的“情感符库”。

3.2情绪能值计算

基于以上建立的情感要素样本库,可对网民发布的所有单条信息内容进行情绪能值的计算。首先,通过技术手段提取出待分析信息中的“词”、“相”和“符”,再与相应的情感要素样本库进行匹配,给出对应分值,综合考虑以上3项,即可更准确地反映信息发布者的内在情绪能值:

(1)“词”的计算与专属词库建立工作息息相关,将每条信息中的关键词汇与词库进行智能匹配,并依据情感词库中的词根评分,对单条信息的“词”分进行评级,可得“词”值hT(1≤hT≤9);

(2)“相”的计算也需以网络中常用表情图片的对照样本库为基础,由对应分值和出现次数可迅速确定其在文本中的情感态度和强度,可得单条信息中“相”值hE(1≤hE≤9);

(3)“符”的计算要以“词”和“相”计算结果为基础,这是因为同样的标点符号在不同极性的情感表达中作用不同。若“词”和“相”计算结果为消极,则“符”为负数效应;若“词”和“相”计算结果为积极,则“符”为正数效应。结合所建立的情感要素符号库,与文本中出现的标点符号进行匹配,可得“符”值hP(0.1≤hP≤0.9)。

综合以上3项,可得网络社会中网民所发布的任意单条信息的情绪能值,具体计算公式为:

式(2)中,wT和wE分别表示该条信息中“词”和“符”最终情绪能值评定的贡献权重,可根据信息内容所涉事件类型确定以上贡献权重。例如,在“用词谨慎”的事件(危害国家安全与恐怖活动等)类型中,“符”权重wE较大;而在“用词自由”的事件(安全类事故等)类型中,“词”权重wT较大。

最终计算所得单条信息情绪能值hTEP经过计算映射到区间[1,9],hTEP值越低,表示情绪越消极;相反,hTEP值越高,表示情绪越积极。

3.3社会活化能生成

前文已经指出,主体活化能是衡量社会个体或群体心理所能承受的社会能量的极限,即该社会主体从常态跃迁为激发态所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通过度量社会主体在常态和激发态时的情绪差值可以定量反映该能量障碍大小。

受外部环境(网络条件、设备限制等)和内在属性(文化水平、利益诉求等)的影响,不同社会主体在一定时间内会发布不同数量的信息,发布信息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该社会主体在网络社会的活跃程度,用Di表示;进一步地,将该社会主体在常态和激发态时分别发布的所有信息进行“词”、“相”、“符”计算,可得两种不同状态下所有单条信息的情绪能值hTEP;基于以上,我们得出该主体i的活化能Ei(式(3)、图4):

图4 主体活化能计算示意图

结合发表观点的主体“地理标签”信息,即可获取全国各地的“社会活化能”。若某地区社会活化能趋势偏高,说明该地区民众心理所能承受的社会极限较大,能在发生一些突发事件时保持情绪稳定;若某地区社会活化能趋势偏低,说明该地区民众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偏消极,一些个别突发事件便能激起其心理共鸣,成为最先威胁社会稳定的风险源。

3.4应用实例分析

3.4.1实例分析

近年来,发生在公交车等公共交通设施上的纵火爆炸事故越来越频繁,仅2014年7月就发生3起公交纵火案,其中发生在杭州(7月5日)和广州(7月15日)的两起公交纵火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在社会转型期,部分社会边缘人群或失意者,由于自身生活的不顺遂,滋生了“报复社会”的邪恶动机,通过伤害广大无辜群众达到泄愤的目的。每当有公交纵火案发生时,在“谴责犯罪行为”、“悼念无辜逝者”的主流声音中,也往往存在着一些“异样”的声音,即对犯罪嫌疑人的各种同情泛滥滋长。

以“公交+纵火”为搜索词,基于舆情监控系统采集新浪微博公交纵火系列案件的微博舆论信息,共采集2014年7月5—21日期间的相关微博3 600余条。根据各地社会活化能的计算,可以看出各地对于公交纵火这一事件总体上呈现活化能较低,公交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公交纵火事件易引起网民共鸣,网民更易参与到对事件的讨论中,且情绪上多表现为愤怒和震惊,负面情绪急剧上升(图5)。

具体分析各地区社会活化能的分布,从图5中可以看出:

(1)边疆以及少数民族比重较高的省(市)对于公交纵火事件的反应更为激烈,如青海、新疆等地区。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长期受极端恐怖主义活动的影响,社会情绪本身偏消极,对此类事件更为敏感;

(2)近期发生过类似反社会事件的地区对公交纵火事件的反应表现为社会活化能较低,如四川、福建、广东、湖南等。四川宜宾在2014年5月12日发生了公交纵火案,福建厦门在2013年6月7日BRT纵火案,湖南长沙2010年7月21日发生机场大巴纵火案。这些发生过类似事件的地区,社会活化能较低,更易在情绪上产生共鸣,因此表现更为强烈;

(3)对一些奇异值的说明:海南(社会活化能偏低)、广西和贵州(社会活化能较高)3个地区对此事件的讨论较少,个体样本对整个区域的影响较大,造成这种无规律的分布。

3.4.2研究结论

社会活化能研究不仅能够科学度量网络空间的舆论能量,而且能够通过给发表观点的社会主体添加地理标签的形式实现网络社会活化能的空间可视化(图5)。这种直观的展现方式可以如同“股票大盘”一样,实时表征某一具体突发事件在发生、发展、演变等不同阶段网民的观点意见和情绪倾向。当某地区社会活化能偏低时,说明该地区的网民情绪不稳定,就算是一些不相干的小摩擦都有可能促使社会主体从常态变为激发态,增加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此,网络舆论的监管部门可根据这种可视化的“活化能版图”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效疏导网民的负面情绪,减少负面舆论的扩散,促进网络舆论生态的良性发展。

图5 公交纵火事件各地区社会活化能

4 政策建议

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宏观社会背景的稳定基础”、“社会稳定情势的总体水平判别”和“稳定状态动态演化趋势”的定量诊断与超前预判[6]。社会活化能研究旨在把握社会主体对某一社会事件产生的社会情绪,进而科学研判舆论的发展趋势,在分析度量的基础上构建实时更新的“活化能版图”,将为政府的科学决策、突发事件干预时机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4.1持续扎实工作,维护社会常态化

维护社会常态化就是要坚持现有的有关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一方面,应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信访制度、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等涉及民生的制度和法律法规,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惠民政策、保护弱势群体的政策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应把社会常态的维护建立在和谐社会建设和实现“中国梦”宏伟目标的基础之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共识和强大精神力量,为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4.2缓和社会矛盾,减弱社会激发态

社会激发态是网络舆论引发的负面情绪,一旦处理不够及时、不够妥当就会对社会稳定产生潜在的破坏作用。而减弱社会激发态的出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缓和社会矛盾,特别是妥善处理官民矛盾、贫富差异等具体问题,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在制度和实践两个层面舒缓公众的仇官、仇富、从上、从利等负面情绪,从根本上提高政府权威和公信力,营建一个公开、透明、让公众信得过的政府。

4.3做好舆论疏导,降低社会活化能

由社会活化能的度量公式(3)可以清晰看出,社会活化能是社会激发态与社会常态的差值。当常态一定的时候,需要尽量减弱激发态的能量从而降低社会活化能。网络舆论是社会的“减压阀”,是社会情绪的“宣泄口”。一般而言,“舆论在先,动乱在后”已成为普遍共识,它对事件的形成和演化起着主导性的作用[7]。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的舆论监管部门重视舆论的疏导工作,针对突发事件中设立官方微博、寻找专家学者等网民信得过的意见领袖,通过信息公开、权威发布等措施循序渐进地疏通负面情绪的“堰塞湖”,在为公众提供宣泄途径的同时做好舆论的管理工作,牢牢把握舆论的发展方向。

1牛文元.基于社会物理学的社会和谐方程.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4):343-347.

2牛文元.现代社会物理学的内涵与认知.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25(2):195-201.

3李倩倩,刘怡君,牛文元等.基于“三度”法的网络舆论传播研究与应用.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33(4):337-344.

4牛文元.社会行为选择的力学注记——网络社会管理基础研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1):1-8.

5乐国安.在线文本情感分析技术及应用.心理科学进展,2013,21(10):1711-1719.

6牛文元.社会物理学与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1):15-20.

7刘怡君,牛文元.基于社会物理学的舆论形成和演化研究.中国应急管理,2008,(3):28-32.

Social Governance and Social Activation Energy

Ma Ning1Jiang Jing1,2Huang Yuan1,2
(1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 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At present,our country is basking in the accelerating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with deepening reform.The problemssuch as contradiction between officialand people,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and social inequality are growing.In the process of the socialemergency,influenced by negative emotions,social groupsor individuals from the daily state of calm(the normalstate)transit to the excited state(the excited state),and the energy required to overcome this transition is social activation energy.Specifically,“thenormal state”refers to thegroups or individuals in society in a positive,active,and up emotion,so-called social harmony w ithout the external stimuli.Any network positive energymaintains the stability of“the normal state”.“The excited state”refers to the large number of false information,violence,crime,and other negative emotions in society(specially in the virtuenetwork).If those negativeemotionsarenotevacuated timely,thegroups or individuals in society w ill have themove to underm ine the socialharmony and stability,called“the excited state”.Themeasurements for the social activation energy ar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 ingmain steps.Firstof all,regarding the“social stability and warning”as the purpose,to build a sample library for elements of emotions,including“text”,“expression”and“punctuation”.Then,to match the corresponding emotional elements in the sam ple library by calculating the emotional value of the information to be analyzed through extracting the the information you want to analyze in terms of the three elementsmentioned above.Finally,to use theemotionalvalueof differentsocial agents in normal stateand excited state generating the socialactivation society of the agents,combining w ith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to get the“social activation energy”of different place allover the country. If the social activation energy trend in certain areas is relative high,it indicates that the social lim its of the people'smental state is larger.When unexpected eventhappens,they can keep theiremotionsstable.If the socialactivation energy trend in certain areas is low,it indicates the poormental capacity for bearing the negative emotions.Some individual incidents can pro-voke the psychological resonance,which is the first risk of threatening the social stability.Over the years,buses have been targets in bombingsand arson incidents in severalChinese cities.Based on thealgorithm of socialactivation energy,the detailed numerical resultof arson incidentsare calculated in thisstudy.Asshown by the calculated results,the social activation energy of bus arson incidents generally is in a lower level.Bus travel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daily life,so bus arson resonatesw ith netizenson an emotional level easily.Considering theabove-mentioned,from the perspectiveof themodern socialgovernance capacity,to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 een social negative emotions and emergency on the basis of system analysis,effectivemeasures,and scientific judgement,correct understanding,measuring and judging social activation energy with help to improve the research of early-warning system for social stability and social governance.Specifically,the government needs to w ork from the follow ing three aspects:continue solid job and maintain the normal state of society,ease the social conflicts and weaken the social excited state,and guide the public opinion and lower the socialactivation energy.

socialgovernance,socialactivation energy,social stability and w arning,social physics

10.16418/j.issn.1000-3045.2015.01.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024010、91324009),中科院创新团队项目(GH13041),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所重大研究任务(Y201201Z06)

修改稿收到日期:2014年12月29日

马 宁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舆论动力学、社会稳定预警和可持续发展。E-mail:maning@casipm.ac.cn

Ma Ning,Ph.D.,is currently an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of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Chinese Academ y of Sciences.Research directions include opinion dynam ics,social stability and warning,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trategies.E-mail:maning@casipm.ac.cn

猜你喜欢
激发态突发事件舆论
激发态和瞬态中间体的光谱探测与调控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环球时报(2019-04-12)2019-04-12 08:19:01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文史春秋(2016年8期)2016-02-28 17:41:32
苋菜红分子基态和激发态结构与光谱性质的量子化学研究
突发事件
小说月刊(2014年10期)2014-04-23 08:53:40
单镜面附近激发态极化原子的自发辐射
UF6振动激发态分子的振动-振动驰豫
计算物理(2014年2期)2014-03-11 17:01:44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4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声屏世界(2014年6期)2014-02-28 15: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