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琦 杨曦明 李宝萍 郭 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700)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缓慢发展的疾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恶化进展为尿毒症,危及生命。中医认为CKD是一种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疾病。在CKD3期,中医正虚分布以脾肾气虚型为主,邪实分布多见湿热型。CKD3期是肾脏保护性治疗、延缓CKD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关键时机。所以无论中、西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CKD的防治非常重要。24 h尿蛋白定量是临床用于诊断CKD患者蛋白尿和随访的理想指标。但考虑患者留取标本繁琐费时,国内外均有学者推荐用尿蛋白/尿肌酐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1,2〕。本研究通过分析尿蛋白/尿肌酐与CKD3期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探讨其在CKD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及部分门诊患者67例,男41例,女26例,年龄46~89(平均67.4岁)。
1.2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美国肾脏基金会K/DOQ I工作组的《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3〕:将无论何种原因,只要存在肾损害或肾功能下降,且持续时间≥3个月都可诊断为CKD。本研究选择肾小球滤过滤(GFR)30~59 ml/min的CKD3期的患者。
1.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依据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慢性肾衰竭中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分为正虚5型,邪实5型〔4〕。本研究选取患者均属于正虚5型,其中脾肾气虚型29例,脾肾阳虚型24例,气阴两虚型5例,肝肾阴虚型4例,阴阳两虚型5例。
1.4 检测指标 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肌酐(U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通过雅培c8000生化分析仪检测;尿蛋白(UALB)采用西门子BN II特种蛋白分析仪。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及相关性分析。
2.1 主要症状出现的频次和积分 67例患者的主证按严重程度分别计0、2、4、6 分,次证计0、1、2、3 分,分别计算出现症状的人数(症现人),所占比率(症现率)以及所有患者症状积分总和(总积分),并计算人均积分。有89.5%的患者都有倦怠乏力的症状,其次表现如夜尿清长、气短懒言、腰膝酸软、肌肤甲错、脘腹胀满等都有60%以上的症现率。见表1。
表1 67例CKD3期患者主要症状出现的人数和总积分
2.2 不同中医证侯分型组间肾功能指标比较 尿蛋白/尿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数按大小依次排序为:脾肾阳虚>脾肾气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及脾肾气虚患者的尿蛋白/尿肌酐明显高于其他三种证型(P<0.05),但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虽24 h Upro也以脾肾阳虚型和脾肾气虚型患者升高较明显,但与其他三型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2.3 尿蛋白/尿肌酐与CKD 3期中医证侯分型的相关性 对CKD3期患者的尿蛋白/尿肌酐、GFR、肌酐及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数据相关性分析,尿蛋白/尿肌酐与肌酐成正相关(r=0.430,P <0.01),与 GFR 成负相关(r= -0.297,P <0.05);仅发现脾肾气虚型患者尿蛋白/尿肌酐与中医证候积分存在相关性(r=0.463,P <0.05)。
表2 中医分型与实验室各项指标相关性比较(±s)
表2 中医分型与实验室各项指标相关性比较(±s)
与脾肾气虚和脾肾阳虚比较:1)P<0.05
中医证型 n GFR UALB/Ucr(mg/mmol)24HUPro(g/24 h)Scr(μmol/L)BUN(mmol/L)脾肾气虚 2938.4±8.1139.3±130.51.29±1.20160.3±27.710.4±3.6脾肾阳虚 2440.6±7.6229.2±301.61.55±1.68147.5±24.210.0±3.5气阴两虚 546.0±4.423.2±18.61)0.43±0.44134.9±7.61)11.1±1.7肝肾阴虚 443.6±9.639.2±27.21)0.52±0.44141.2±31.89.2±1.0阴阳两虚 543.0±8.638.7±26.01)0.49±0.17138.9±19.98.5±2.0
CKD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肾不足,风湿毒邪侵袭而致湿热水邪内阻。病源于正虚,但往往由虚致实,产生湿热、瘀血等。本研究通过对67例CKD3期符合正虚五型的患者中医症状采集,发现最常见症状有倦怠乏力、夜尿、气短懒言、腰膝酸软、肌肤甲错、脘腹胀满等,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型及脾肾阳虚型为主。从中医各证型与尿蛋白/尿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分析提示,各项检测指标均数均高于正常参考值;CKD3期患者尿蛋白/尿肌酐与血清肌酐呈正相关,与GFR成负相关,脾肾阳虚及脾肾气虚型患者尿蛋白/尿肌酐明显高于其余三型患者(P<0.05),且其GFR较低;而24h尿蛋白定量虽也升高,但与其他三型差异不明显,可见尿蛋白/尿肌酐检测较24h尿蛋白更为灵敏地反映了患者蛋白尿的病情,便于区分中医各证型,有利于临床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
本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尿蛋白/尿肌酐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由于标本量较小及患者主诉主观性较强,仅发现脾肾气虚型患者尿蛋白/尿肌酐与中医证候积分存在相关性,其余各组二者之间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CKD3期多以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检测尿蛋白/尿肌酐更便于患者留取,减少标本留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出现尿蛋白异常,一定要积极治疗并有效控制,防止病情恶化进展。尿蛋白/尿肌酐在脾肾气虚型及脾肾阳虚型患者中升高的最为明显,有助于揭示中医证候的本质,为中医证候规范化提供依据,探讨了现代医学临床指标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关系。
1 Yamasmit W,Wongkitisophon K,Chamenvidhya D.Correlation between random urinary protein toc reatinine ratio and quantitation of 24-hour proteinurin in preeclampsia〔J〕.J Med Assoc Thai,2003;86(1):69-73.
2 高 娃,孙德珍,赵建荣.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尿尿蛋白/尿肌酐测定及临床评价〔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8):36-9.
3 王海燕,王 梅.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附述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75.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