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梅++吴政元
大蒜间作百合,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充分利用大蒜挥发出来的大蒜素,达到杀菌驱虫的效果,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蔬菜,实现节支增效,亩产值可达两万余元。这一间作模式值得在我国南方地区推广。
一、茬口安排
大蒜与百合在10月下旬同时栽植。大蒜翌年2~3月份拔蒜苗上市,供应春节前后市场;百合翌年8月上旬收获。
二、品种选择
大蒜选用地方农家品种或高产、优质品种,如江西永丰红皮大蒜、安福白皮大蒜,湖南茶陵紫皮大蒜等;百合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或本地当家品种,如龙芽百合等。
三、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灌排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稻田或旱地(斜坡地)种植。
四、栽培技术
1. 大蒜
①施肥整地。种植前亩施腐熟厩肥2500~3000千克、三元复合肥100千克、生石灰50千克,及时深耕细耙,平整土地,开好“三沟”(围沟、腰沟、垄沟),做到沟沟相通。围沟、腰沟较垄沟深些,便于排除积水。然后做成畦宽1.2~1.5米、高30厘米的垄畦。
②栽种。每畦纵向每隔40厘米开小沟种植百合,中间栽种大蒜。亩用干蒜种90千克左右,浅栽,蒜瓣大头向下、小头向上,行株距为7厘米×6厘米,栽好后盖细土或草木灰,厚度以蒜种不露出为宜,再用稻草或茅草覆盖保湿。
③田间管理。大蒜出苗前勤浇水保湿,有利于出苗。出苗后及时除草,施提苗肥,可亩施腐熟稀薄人畜粪尿100~150千克或尿素6~8千克或三元复合肥4~6千克,结合浇水薄施,之后再追肥3~4次。
④收获。翌年2~3月份陆续拔青蒜苗上市,供应春节前后市场。青蒜苗收获后结合百合地中耕除草进行施肥、清除杂物,并整平畦面。
2. 百合
①栽植方法。百合采用鳞茎栽植。选用根系发达、个头较大、鳞片抱合紧密、形正色白、无损伤、无病虫的鳞茎作种。栽植前用绿亨一号2000倍液等浸种15分钟,也可用2%福尔马林浸种15分钟,晾干后下种。亩用种量180千克左右。栽植行距40厘米、株距6厘米。栽植时,将种茎放入开好的沟内后,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然后再盖土。
②田间管理。前期管理:冬季及春季出苗前选晴天松土除草,出苗后天凉要注意保温防霜冻,施提苗肥;夏季防高温腐烂。一般下种至出苗中耕2次,生长中期结合培土再中耕2次。中后期管理:要及时清沟排水,做到雨停土干。春季百合发芽时应保留1壮芽,其余抹去,以免引起鳞茎分裂。小满前后,当苗高达26~32厘米时及时打顶,控制生长。夏季及时摘蕾(最适时机是花蕾由直立转向低垂,颜色由全青转为向阳面出现桃红色时),以减少鳞茎养分消耗。追肥:第一次稳施腊肥,百合苗未出土时,结合中耕除草亩施人粪尿1000千克左右、磷肥15千克,促发根、壮根;第二次重施壮苗肥(4月上旬),当百合苗高15厘米时,亩施人畜粪水500千克、发酵腐熟饼肥200千克、三元复合肥15千克;第三次适施壮片肥,小满后至6月上中旬,亩施尿素15千克、钾肥10千克;在采挖前45天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
③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灰霉病、病毒病、白僵病、蚜虫、金龟子幼虫、螨类等。灰霉病在当地是严重为害百合的病害之一,下雨后真菌会飞快扩散,造成植株叶片、茎秆腐烂、坏死,叶片向上竖起、枯黄,严重的全株枯萎死亡。在防治上通过鳞片筛选选择健康种球,用克菌丹+咪酰胺+甲基硫菌灵稀释液浸泡15分钟杀毒;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如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喷施代森锰锌灭菌。当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时,可将咪酰胺+百菌清+嗜球果伞菌素(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戊唑醇、三氮唑一五六、氟啶胺、灭菌丹+咪酰胺等轮换使用,避免病害出现抗药性。同时要改善田间排水条件,防止土壤板结,实行水旱轮作。蚜虫常群集在嫩叶、花蕾上吸取汁液,使植株萎缩、生长不良,开花结实均受影响,而且是传播病毒病的介体。防治上,要注重清洁田园,铲除田块及其周边沟、渠的杂草,降低越冬虫口密度;为害期间可用10%吡蚜酮、蚜虱净800倍液喷雾防治。
④收获。翌年8月上旬,待地上茎叶开始枯萎时选晴天采收。切除鳞茎地上部分茎枝及地下部分须根和种子根,放在通风处储藏或进行加工。如作种用,在采收时一定要避免损坏球茎和根系。收获后,将茎秆全部收集起来,搬离田块。
(作者联系地址:彭小梅 江西省安福县气象局 邮编:343200; 吴政元 江西省永丰县农业局 邮编:33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