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北湖口县现代农业高效种植模式调研

2015-09-11 09:05张霁等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4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

张霁等

摘要 介绍湖口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模式,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措施,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 现代农业;高效种植模式;江西湖口

中图分类号 F31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319-02

“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1],这是许多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性的形象总结。因此,早在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明确指出了发展现代农业这个方向,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其中对现代农业的科学论述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2]。当前湖口县正在朝着这个大目标奋进。

1 湖口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湖口县位于江西北部,鄱阳湖西岸,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无霜期278 d,年平均气温17.3 ℃,年平均日照时数1 850 h,年平均降雨量1 480 mm。全县土地总面积669.33 km2,地形结构东南群山环抱,西北江湖环绕,中部小丘垄埂起伏,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耕地多为梯田梯地,大部分在海拔50 m以下,土质肥沃,灌溉条件良好,十分适合各种农作物种植。湖口是耕地面积不足2万hm2、人口不过30万人的小县城,提高农业产出效益是这个县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这里交通发达,东西有贯通安徽、江苏的铁路和公路;南北拥有鄱湖、长江舟辑之便,给当地农产品输出、扩大农业商业化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990—2010年,湖口县农业种植模式是以植棉为主、种粮为辅的油棉种植模式和粮油种植模式,效益分别不足22 500元/hm2和15 000元/hm2。20年中湖口县种植业经过了传统模式到现代模式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又经历了由“产量型”农业到“质量效益型”农业的推进[3]。进行土地平整、产权流转和产业结构调整,变过去的“粮、油、棉产业为主导”为现在的“菜、药产业为主攻”。利用棉田、旱地、山地、低山进行种植。2006年后通过多点试验示范,优恵招商引技、招商引资,鼓励回乡创业等措施,湖口规模设施农业(蔬菜)、规模创新农业(药材)及其高效配套栽培(组合)技术使湖口农业创造了傲人的成绩,实现创建省级先进龙头农业企业3个,分别是富民种养合作社、陆达蔬菜专业合作社、九普药业。3个大型蔬菜合作社基地506.7 hm2,8年平均效益76 500元/hm2;2个药材种植(初加工)合作社866.7 hm2,其中棉田、旱地药材333.3 hm2,单产效益7.2万元/hm2,是传统粮油效益的5倍左右、油棉经济效益的3~4倍(数据由合作社提供)。在栽培上大力推广高效组合(接茬组合、高矮组合、木本与草本组合等)模式。

2 发展模式

蔬菜与药材种植通过近10年的摸索(2006—2015年)符合湖口县“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的选项。其模式有2种:一是组织管理上实行“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4];二是种植方式上实施大棚、露地与相应的高效栽培配套模式。

2.1 组织模式

“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是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县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元奖励,银行贴息贷款支持,保证了资金运转。该模式实行统一财务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供种、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一体化运营模式,确保了产品从种植、生产、销售全过程的质量安全,走出了一条合作社组建龙头企业、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新路子,合作社农户之间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除此之外,湖口县种植合作社对基地还采取统一领导下的分组、分户、分田承包制,责任到人,提高效率,直接带动周边农民一起干,对全县千家万户更具有辐射力。从县工商部门了解,目前湖口县种植产业化经营模式的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4个,经营范围涉及蔬菜、药材等,总入股农户3 083户,带动农户20 010户,省龙头合作社4个。实践证明,这种组织模式将是今后湖口效益农业推广的方向。

2.2 种植模式

全县基地发展无公害蔬菜。大棚设施蔬菜共66.7 hm2,保证了全县及其周边返季节蔬菜的需求。基地露地440 hm2,按季节上市。基地蔬菜全部实行农超、农厂、农校、农市对接,发运到订单县市。基地构建加工、保鲜设备储存库。利用季节差和保鲜保质提高商品价格。露地无公害黄栀子药材866.7 hm2,干栀子产量4 800 kg/hm2,远销全国,售价20~30元/kg,效益可观。

2.2.1 蔬菜。一是设施大棚周年多茬模式。越冬番茄—大棚夏芹菜—大棚夏季速生叶菜—大棚秋延后辣椒、春提早番茄—夏小白菜—早秋芹菜、春提早番茄—露地早花菜—秋延后芹菜、越冬茄子—夏青菜—秋延后黄瓜、越冬茄子—夏白菜—秋莴苣、春提早辣椒—秋大白菜、春提早黄瓜—夏白菜(2茬)—秋延后黄瓜、春提早黄瓜—夏小白菜—秋辣椒、春提早黄瓜—夏芹菜—冬春莴苣、春提早瓠瓜—夏黄瓜—秋冬生菜、春提早瓠瓜—夏小白菜—秋延后辣椒、春提早南瓜—夏小白菜—露地秋莴苣—冬芹菜、春提早南瓜—夏白菜—秋瓠瓜、春提早南瓜—夏小白菜—秋延后辣椒、春苦瓜—秋延后辣椒、春西葫芦—夏芹菜—秋延后辣椒[5-6]。二是露地蔬菜周年多茬种植模式。四季水白菜(小白菜如“上海青”1年4茬)、春夏辣椒—秋冬萝卜—春甘蓝、春茄子—水白菜—秋青菜—冬芹菜、春提早马铃薯—夏瓠瓜—秋四季豆、越冬榨菜—夏黄瓜—秋长豇豆、越冬榨菜—春夏黄瓜—秋冬雪菜、越冬榨菜—夏小黄瓜—秋大头菜、夏黄瓜—秋四季豆—冬油菜、春提早胡瓜—夏豇豆—秋四季豆、秋冬西兰花—矮生青刀豆—西瓜。endprint

2.2.2 中药材。湖口县中药材以黄栀子为龙头兼种其他13种药材,分别是枳壳、牡丹、苦参、白勺、白术、玄参、知母、桔梗、防风、苍术、丹参、葛根、板兰根等。一是长、中结合模式。湖口一至三年生栀子药材套种中短期药材品种为长、中结合模式。①栀子林下套种白芍模式。栀子为长期生长药用林,生长年限为20年以上。白芍为中期生长药材,生产周期为4年。白芍收获后,栀子林进入生长茂盛期。该模式能提高前期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②栀子林下套种牡丹模式。牡丹为中期生长药材,生产周期4~6年。牡丹收获后,栀子进入生长茂盛期。二是长、短结合模式。栀子林下可套种知母、桔梗、防风、苍术和板蓝根,既充分利用了土地,又满足了药材的生态生长环境,增加了效益。

3 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的建议

现行的(经济)组织模式和种植(栽培)模式,通过效益对比,证明值得充分肯定和推广,是湖口县乃至赣北今后全面发展现代农业的指路明灯。种植蔬菜具有可根据市场需求、价格取向及时调整种植结构、规避风险的优点;而单一种植的多年生木本药材(黄栀子、枳壳)则存在抗市场风险能力差的弱点。此外,为进一步完善措施,全面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由于当前农业地位相对不高,农业工作存在放松和部分失管现象。而农业科技支撑力量还比较薄弱,农业体制行政化倾向严重,农技人员在岗率低、知识结构单一、业务素质不高、服务意识落后,与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不相适应,工作开展难度大,政府需对现行农业体制改革,要加大农技人员知识培训,以适应现代农业知识结构的需要。加大新型农民培训资金投入和师资投入,培养出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理念和农业技术的新型农民。二是加速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区划工作,抓紧搞好土地确权,继续搞好土地流转和大户承包租赁工作,使全县全面形成规模化生产、专业化操作、机械化耕作。三是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鼓励回乡创业。加大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合力解决合作社经营中的资金难、技术缺、基地完善和民事协调问题。

4 参考文献

[1] 陆学艺,陈文光.“三农”问答读本[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2] 周应恒,耿献辉.现代农业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33-36.

[3] 杨明,宫海鹏.论发展效益型农业的思路与对策[J].哈尓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95-97.

[4] 牟大鹏.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经济学思考:“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初探[D].吉林:吉林大学,2004.

[5] 杨新琴.蔬菜高效种植模式集萃[M].赵建阳,译.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6] 宫光前,宫效哲.药林巧套种经济效益高[J].农村新技术,2005(3):7-8.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
33个帮扶县全覆盖!粤桂共建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农业农村部等两部门:公布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吉林省财政厅关于认定吉林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创建单位的通知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培训班在京举办
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安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