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宇
摘 要: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科研中,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应用十分普遍。从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角度出发,对我国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作了简要介绍。当前,随着我国数字压力计、压力基标准等的不断进步,动态压力校准测试技术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人们的生活也会随着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变得更加美好。
关键词:压力计量测试技术;压力表;传感器;测量误差
中图分类号:TB9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7.040
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压力计量测试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积极推动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科技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压力计量测试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在静态压力计量方面,进步更是非常明显。当前,现场校准技术和动态压力校准技术属于全新的压力校准测试技术,并且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概况
从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角度分析,信号调理、压力传感器、高速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很快,使得测试精度和测试速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并且在网络技术和总线技术方面,动态测试技术和控制技术也已经被普遍应用。纵观国外发达国家,其压力传感器技术已经打破过去传统的设计和生产模式,转为以微机为基础的电加工和以仿真程序为基础的模式,在材料方面优先选择硅材料,对包括硅压足、硅电容、智能化等在内的敏感机理的传感器技术进行了大力开发。
2 压力计量测试中存在的问题
在生产中,压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指标,对生产的指导作用十分明显。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检定压力计量方面,对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工作时,检定压力表工作的缺陷还非常多,影响了压力量值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了使压力计量测试更加准确,下面重点探讨压力计量测试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2.1 对误差理论的认识比较欠缺
压力计量检定工作对操作人员具有严格的要求,目的是降低误差。在检定压力表时,首先要计算出其误差允许范围,然后再检定压力表,将允许的误差范围与压力表的全部点作对比。由于部分操作人员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理论误差的重要性,计算过程也不够精确,致使精度等级相同的压力表出现多个误差,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合理的。之所以会出现压力表的基本误差计算错误,根本原因是没有弄懂“压力表在允许误差内”的含义。与鉴定规程规定的警服等级相符的误差最大值就是压力表的允许基本误差,其数值等于仪表测量范围与该仪表精度等级的百分号的乘积。压力表的允许基本误差适用于所有点,因此,必须明确一只压力仪表只能有一个允许基本误差,不可能有多个允许基本误差。
2.2 不能正确使用压力表
要正确使用压力表、准确读取压力表数值,在计算时要尽力减少误差,从而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这对压力计量测试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可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部分检定工作人员不能正确估读出压力表数值,使得计算结果出现误差。在生产过程中,这些误差可能体现得不够明显,但是对于敏感性较强的行业,其影响将是非常深远的,甚至会对产品性能产生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对此类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2.3 检定步骤不严密
压力计量检定的工作过程非常复杂,工作要求非常严格,同时,在技术素养方面对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心态,工作思维严谨、细致。这样才能提高计量参数的准确性,更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使生产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但现阶段,一些企业的检定人员工作态度懒散,经常私自忽略一些检定的相关步骤,比如,当压力表达到最大示值时,不耐压就进入倒序回检程序。这说明,部分检定人员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并且对“耐压”这一步骤的操作意义认识不足,未予以足够的重视。
3 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
对于压力计量测试技术未来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分析,即现场校准技术和动态压力校准技术。“现场校准”一词很早就出现了,但在准确度和使用效果方面并不理想。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智能化、通讯以及计算机和控制技术等的发展都十分迅速,相应地促进了仪器和技术的发展。当前,即使在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许多仪器也可以正常使用,并且精确度也得到了提升。为了使智能仪表维持较高的性能,必须定期维护、校准。通过不懈的努力,科研人员研发出了现场校准技术,但在溯源和规范方面,这一技术还有待提升。同样,动态压力校准技术也有待提升,其应用前景非常可观。在未来的各个行业中,这两种技术带来的影响都将是十分深远的。
4 结束语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传感器和压力计量设备方面还十分落后。因此需利用新工艺、新元件、新技术,在微电子和微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对压力基标准、压力传感器和现场的各种校准仪器加以改进,使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更有保证;正确处理压力计量测试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其竞争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丽.浅谈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现状发展[J].工业工程与技术,2010(29):32-33.
〔编辑: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