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态下的学生教育策略

2015-09-10 15:09许峰张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5年10期
关键词:消极心态定义

许峰 张锐

对班主任来说,谁都不希望学生出现问题,这样,不仅管理起来轻松,教育效果也比较理想。然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常出现问题,班主任的及时处理也正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因此,面对学生中出的问题不应回避,而应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以积极的方式处理问题,进而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视角:从完美转向基点

学生出现的问题以及严重程度,既受制于问题本身,也来自于人们的价值判断。笔者认为,学生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因为认识的偏差将学生的正常行为界定为问题,或者无限放大问题的危害并采取严厉的措施。因此,要想正确地处理学生的问题,首先应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学生的现状。

1.转换看待问题的视角。所谓好坏并不是事情本身所能表现出来的,没有了价值观和预期的结果,自然就不会有好坏之分;没有事物间的比较就不能判断出好坏和好坏的程度。教师以什么样的视角看待学生就会有失落或满意的不同体验。在学生管理中,班主任给学生一个基础分,大多数行为是以扣分的方式进行的。实际上,这种教育行为暗含着教师这样的预期:每个人的最终结果应该是满分,所扣分数就是学生应该努力的空间和教师不满意的地方。在教师完美的视角下,很多学生不是问题的行为被看成了问题,既然成为了问题行为,就应该纠正和教育的,对此,教师会采取控制、批评乃至严厉的处理方式,让学生处在一种消极、对立的生存环境中。

2.接纳学生的行为表现。班级中总有一些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在过分关注成绩的偏差认识下,不少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受到教师的忽视,这类学生常以不当的方式引起教师的关注,影响到课堂教学、纪律甚至班级荣誉,成了教师心目中的问题学生。因此,面对这类学生的问题,既不能简单地以其行为表现判定,也不能仅仅针对问题行为采取措施,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接纳的心理理解学生在这种处境下行为方式的合理性,否则,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另外是教师的偏好因素,教师有自己的喜好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当这种偏好带到教育中并成为了学生遵守的规则,如不准留长发;或以某种偏好对待和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时,就会造成教育的偏差,如班级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差生都出现了早恋的行为,估计大多数班主任会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优生的教育应该是比较温和的,甚至是人性的,恐怕差生就不会有这么好的待遇。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有些问题行为对于缓解学生的内心压力,体现学生的生命抗争等有价值。从这个视角分析,教师就能看到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潜能和生命意义,以正常的心态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

二、定义:从缺失转向增加

心态实际上是一种定义的结果,在遇到事情后,人们采取什么样的定义方式来描述,影响到个人的心态,并会有与之产生相对应的行为方式。由此看来,一旦进行更多的负面定义,与之对应的就是惩戒式的教育方式。

1.避免消极的行为定义。教师的价值并不是完全取决于教师自身,依赖于学生的努力,教师对问题学生的界定、管理,其中有着更多的优化其生存环境的个人预期价值在里面。正因为学生的表现对教师的生存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而学生的问题行为会影响到教师的价值和教学成绩,增加教师的负担,教师对问题学生的表述词语多是从消极的方面定义的,诸如厌学、逃学、失败、消极、无价值等。这样的定义使得教师看不到学生问题本身的价值以及背后的潜能,其教育就是为了减少或者避免这些负面行为的出现,由此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多为强制性、控制性。而教师作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教师的消极性定义也影响到学生的心态和表现,学生会更加失落和消极,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2.积极地描述和定义学生行为。不慎摔坏了一套茶具中的一只杯子,习惯的想法是这只杯子摔坏了就不能成套使用,此时定义的表述视角是失去了一套茶具,内心体验的是失落和痛苦。如果定义为“多了一个盘子”,心情可能会轻松起来。因此,定义中使用“增加”代替“缺失”往往有利于人从消极状态转向积极状态。从积极的视角定义和描述学生的行为,需要教师在分析学生的行为原因和看待学生行为价值时转换视角,如学生这样做一定有原因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关注不够出现了这种行为,学生这样处理上避免了出现心理问题等,尽管问题行为暂时没有解决,但这样的定义让教师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不再那么失落和无奈,而是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表现和问题本质,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就不是简单的针对问题行为的惩戒、控制,此时,教师就会接纳学生的负面情绪和行为,选择符合当时情景和学生发展实际的处理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激励其参与各种活动、做决定、对自己负责,这对学生及时处理问题和健康成长是有价值的。

三、选择:从失落走向平静

生活中的事情总有好坏之分,因为失败、失去或者未达到我们的预期,所以有着失落、不满。既然不良的情景与情绪常会影响到行为,就需要积极地处理。一个人要想生活得愉快与成功,必须要有积极的心态,在这种状态的引导下挖掘潜能,增强动力,减少压力或焦虑。

1.积极的方式表现为平静的状态。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要求教师要高兴地对待,恐怕谁都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所谓积极的心态就在于能以平静的心态接纳,接纳学生的行为表现并不是认同其行为的正确性,而是从学生的处境考虑,其行为方式有其合理性,这样教师才能理智地看待得失,分析问题。对于问题学生而言,让其学习和行为表现都与其他学生一样,恐怕在短期内是有困难的,在帮助和引导学生改变生存状态的过程中,要看到和肯定学生的努力过程,要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努力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要从学生的行为表现入手,适当地予以鼓励和支持,强化学生的成就体验,这对于维系学生良好的行为状态有必要。

2.积极的方式在于提供选择的机会。积极不是对消极的消解,而是因为选择了喜欢的某一事情或方式而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同样是饥饿,吃树叶和吃喜欢的食物,最终结果可能都饱了,但心态和感受不一样。一是突出教育方式的可选择性。从问题学生的需求出发,了解和提供学生喜欢的行为方式,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行为方式和空间,学生通过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为方式,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学生的行为改变才会由外力控制走向自我控制,学生的行为转变才有了更多的可能。二是强化学生的成就体验。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和对自我形象的关注,使得他们更关注同学的评价和在同学中的位置,因此,要营造积极的、理解的和有效支持的班级氛围,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集体的活动,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诺丁斯指出:“显而易见的是,受到关注的时候,孩子们愿意为他们喜爱和信任的人而努力学习,积极工作。”

(作者单位:山东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

山东临沂市罗庄区教体局教科室)

猜你喜欢
消极心态定义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还是“看掐架”心态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
山的定义
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