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灿 夏午宁
摘 要: 加强和创新教职工党建工作,是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应对形势变化的迫切需要。本文分析了高校教职工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重点运用访谈、问卷、比较分析方法,总结归纳高校教职工党建工作弱化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高校教职工党建工作的策略取向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 教职工党建 弱化倾向 改进策略
教职工党建作为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理应实现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校园文化建设的紧密结合,为推进高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然而,不少高校的教职工党建工作已呈现出弱化倾向,如在常规制度执行效率和组织生活实际效果等方面弱于学生党建,党务工作者队伍专业化程度、教职工参加支部活动积极性及政治理论学习效果偏低等,甚至出现教学科研与党建工作的冲突。因此,深刻认识高校教职工党建面临的新形势,实证检验高校教职工党建弱化倾向进而形成改进策略,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1.高校教职工党建面临的新形势
1.1信息技术发展及外部环境挑战。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信息化成为当前和未来国家间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近年来,各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投资上虽规模不等,但皆呈现增加趋势;各职能部门(院系)广泛运用了管理信息系统,并试图推进各系统之间的集成和数据信息的共享。凭借科技优势和信息技术手段,西方国家或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颠覆。高校因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基本职能,成为西方国家或势力图谋重点的可能性增强。可见,信息化发展及严峻的国际形势,要求突破传统工作模式下“重形式”、“走过场”等现象,在为党建工作(含党建评估)提供便利、使党建工作充满活力的同时,在无形中挑战教职工党建工作实效性和科学化水平,如教工党支部要思考MOOCs在大学课程、教学、评价、管理层面引发的变革。
1.2市场经济发展及价值取向多元。市场经济源于社会分工和交换,是一种动态、开放、竞争、国际、追求价值和具有自我利益的经济。自1978年11月结束了传统计划体制下对市场机制的排斥以来,我国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的总体配套改革渐进推进,并于2002年12月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阶段。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为世界第二,但目前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分配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皆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人们的思想观念多样、多变。价值多元与信息裂变共生,新生代成长与新媒体崛起同在,势必对高校师生“三观”产生重要影响,且教职工对经济利益和权力职位的追求已极其鲜明。教职工党建遭遇严峻挑战,同样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危机应对和风险管控意识,及时发现和果断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类矛盾和风险。
1.3高等教育发展及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于今年8月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不可否认,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加剧了高校之间的竞争,教职工所面临的科研、职称、教学压力不可小觑,如何以内涵发展为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抓手,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对高校教职工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与新举措。新常态下的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客观上要求形成以教育为基础、以监督为关键、以预防为根本、以惩治为重点的“四位一体”机制体系,要求教职工党建工作适应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并促进资源有效整合。
2.高校教职工党建弱化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2.1高校教职工党建弱化的具体表现。笔者以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13所高校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形式对高校教职工党建弱化倾向进行了实证检验。部分结果显示:①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数量有限,高学历青年教师入党积极性不高。2014年发展青年教师党员最多26人,最少8人,调研高校组织部门负责人表示“在具有海外学历背景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存在困难”。②信息化和党务工作者队伍专业化程度低。13所高校中仅有2所高校建立了党建评估网站,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委员中85%以上为专业教师,其教学、科研任务弱化了党建工作。③组织活动缺乏吸引力,教职工党建评估滞后。受访党员教师中的80%认为党支部活动载体不够新颖,90%建议增加“参观考察”这一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一半以上高校党建评估缺乏透明度、公信度,评估体系客观性、科学性有较大提升空间。④常规制度执行效率和政治理论学习效果偏离预期。受访党员教师中,承认政治理论学习必要性并认为学习效果差的占比高达90%,认为党支部常规制度执行效率高的占比仅30%。⑤教职工党建与学生党建缺乏互动。在调研中发现,教职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活动显得被动且频次少,有近50%的教职工党支部在一个学年期内没有和学生党支部联动,75%的受访学生党员表示教师党员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
对调研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笔者构建了高校教职工党建弱化倾向定性及具体表现简表,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教职工党建弱化倾向定性及具体表现简表
2.2高校教职工党建弱化的原因。围绕教职工党支部活动形式、青年教职工党员发展、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党务工作者队伍、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教职工党建评估等方面的调研,验证了高校教职工党建工作的弱化倾向,也为分析弱化原因提供了基础素材。
首先,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导致高校教职工党建工作弱化。这主要表现为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消极腐败思想蔓延至高校,冲击了教职工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形成“科研至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切向钱看”等诸多片面、错误的思想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丧失宗旨意识,“在其位不谋其职”,组织凝聚力下降,党建工作创新乏力。
其次,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体制的制约。高校内部各项管理活动和业务工作总体上都受制于其内部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体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然而,当前高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运行效果不够理想,民主氛围不够浓厚,整体上存在的体制机制缺陷势必影响教职工党建工作,甚至造成党建与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工作的冲突。
最后,基层教职工党组织自身因素的作用。即高校教职工党建工作本身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及师生的思想变化等方面的因素,如党务工作者专业化程度低、新媒体及信息技术运用少、教职工党员年龄和认知结构的差异、党组织活动经费制约活动开展、党建工作专题研究不足,等等。所以,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等加强高校教职工党建,对合理配置、整合人、财、物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
3.改进高校教职工党建工作的策略取向及对策建议
高校教职工党建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有效应对新常态下高校教职工党建工作面临的考验与挑战,高校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应予以充分重视,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立足于教职工党建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积极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增强党建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又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在认真掌握教职工党建工作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弱化的具体表现“有的放矢”。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3.1丰富教职工党建内容和活动载体。高校教职工党建应实现与学科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及人才培养的结合,防范和化解教学科研与党建工作的冲突与脱节,发挥党建与思政工作对教学科研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组织生活,积极参与本单位、本部门(院系)重要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要着力打造组织生活网络平台,适应信息化水平提升的现实环境,及时上传各类政策文件(路线方针政策),更新各级党组织工作动态;要克服组织生活主观随意性问题,围绕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培养合格人才开展组织生活,使组织生活的内容扩展到学科专业建设、社会服务、学生管理等诸多方面;要保证组织生活能够与广大教师党员的自身需求形成有效呼应,规避单纯“读文件”、被动“填表格”等问题,将党的理论的学习和业务能力的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分析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的方式提高教师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兴趣和满意程度;要逐步建立定期会商机制、信息反馈机制、成效评价机制,实现“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目标定位。
3.2营造教职工党建与学生党建良性互动氛围。从广义上说,高校教职工党建与学生党建的良性互动可以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即教职工党建与学生党建之间的互动、学生党建的内在互动及教职工党建的内在互动,但居于中心地位的是教职工党建与学生党建之间的互动。除了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教师党员做学生党员“成长导师”等途径外,还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实施网上党课、网上跟踪、网上反馈,双向沟通理想与现实、自律与他律、道德与法制,弘扬主旋律;要利用专业知识、教研成果,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融党建内容于其中以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要坚持“领导班子是关键,教工和学生是根本”的建设理念,实现教职工党支部模范作用与学生党支部潜在活力的有机结合;此外,在营造教职工党建与学生党建良性互动氛围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实施项目化运作模式,充分发挥各学生社团、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合作项目的时间、成本、质量、人力、风险进行管理,提高合作项目的成功率和运作效率,保证项目的实施和完成。
3.3加强学习型教职工党组织建设。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必然要以中国高等教育的升级版为基石。加强学习型教职工党组织建设既是消除教职工党建弱化倾向的现实选择,又是提高教师党员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要拓展学习的形式,如专家解读、观看影片、外出实地考察(对口交流)等,杜绝“一鳞半爪”;要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消除给学生“送分”、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不认真备课、为了个人利益随意调课、传播消极思想等师德和人格风范缺失现象;要在共同愿景、物质、精神三个层面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激发教职工党员的学习潜能进而对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力;要突出扁平化、网状组织结构的优势,以适应教职工学术科研和内在需求方面的高智力性和相对独立性,使得教职工党员参与决策程度高,拓展在党务问题探讨和教学关系研究方面的自由空间;要以综合性、多元性为指导原则,创新传统学习方式,实现培训与正规教育、团队拓展、演练与研究的有效衔接。
3.4完善教职工党建评估工作。基层党建评估是检查基层党建工作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有力举措,有助于发挥“倒逼机制”的作用。完善高校教职工党建评估工作,要提高评估的参与度,党组织负责人及广大教职工党员应深刻意识评估工作的重要地位并积极主动投身其中;要坚持科学性、客观性、导向性、操作性、可比性等原则设置、构建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细化党总支、党支部建设和思政工作的二级指标,充分考虑“四度”,即办学定位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等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办学质量和效益对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度,学生、家长、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尽可能地量化主要观测点,突出党建特色工作指标权重以鼓励创新;要积极探索基层党建评估方法的创新,除座谈会、问卷调查、审阅资料等传统方法外,更应注重借助电子党务探索党建评估信息化,有效克服评估手段单一和低效的缺陷。
参考文献:
[1]师楠.新媒体时代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2).
[2]周平远,李文淑,邓世雄,董燕.高校教职工党员岗位胜任力模型探析[J].管理观察,2014(09).
[3]黄红,初智巍.高校教职工需求状况调查分析——黑龙江某新建本科高校的调查[J].成人教育,2014(04).
[4]孙其昂,侯勇.论高校党建科学化的基础优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6).
[5]张洁.高校学习型教职工党组织建设研究[D].海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赵亮.高校教师政治学习实效性研究——基于四川8所高校调研结果[D].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基金项目:南京晓庄学院2015年度校级党建研究项目“高校教职工党建弱化倾向及改进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DJKT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