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科特点,构建科学模式,力求课堂高效

2015-09-10 07:22梁世强
考试周刊 2015年103期
关键词:思品思想品德学科

梁世强

摘 要: 积极主动地改革课堂教学、探索构建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大力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应是广大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落实新课程理念,确保课堂教学模式的科学性,构建既符合学科特点又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学科教学低耗高效的有力保证。遵循教学规律,立足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是构建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关键。

关键词: 学科特点 课堂模式 科学高效不知不觉间,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内容,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的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十几个年头。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成为关系到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命题,实现课堂教学的低耗高效是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积极主动地改革课堂教学、探索构建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大力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应是广大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

我们以我校申报并被确认的市(县、区)级教育科研课题《构建初中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为契机,立足行动研究,就如何构建切合本校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获得了一些认识。笔者以我校构建初中思品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为例,就初中学科教学如何立足学科特点,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做法和认识。

一、构建科学模式是实现课堂高效的保证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讲解—接受”的教学模式,采用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主动发出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关注自己的教,较少关注学生的学,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容易被忽视;以教师讲授为主,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往往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缺乏思辨与创新,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学习积极性被压抑,教学效率很难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却不领情,甚至对老师对学习产生逆反、抵触心理,老师吃力不讨好,“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

高效课堂的本质是:采用最适合教师和学生的课堂组织形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教学上,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从教师角度说,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教师能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学生主动参与,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教师在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从学生角度说,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实现知识建构的课堂,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具有较高实现度的课堂。

总之,落实新课程理念,确保课堂教学模式的科学性,构建既符合学科特点,又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才是实现学科教学低耗高效的有力保证。

二、立足学科特点是实现模式科学的关键

余文森教授在《论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中指出,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有效以至于高效,必须认真严格地遵循以下三条规律:第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阅读和思考,然后针对学生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第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必须先教后学,但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第三,“温故知新”。即新知要么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新知识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循序渐进,学会了前进,以实现掌握学习。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为此,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初中思想品德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地对初中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尊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基于上述特点,初中思品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存在一定差距,学生对思品课普遍感到抽象和枯燥;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对兼具思想品德教育功能而被认为是说教的思品课有着一种天然的抗拒和逆反;初中思品学科毕业、升学考试实行开卷考试,家长、非思品学科老师甚至学校领导对开卷考试的认识存在偏差并对学生产生误导,学生普遍对思品学科不重视。上述状况对初中思品课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我们学校政治组选择了初三年作为课题研究实验年级。我们在深入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理论和全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典型范例的基础上,遵循余文森教授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立足学科特点特别是初三年思品课内容特点,筛选确定了作为“先教后学”典型范例的“讲学稿”作为我们进行实验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汲取“讲学稿”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结合学科特点和本校学生实际,对“讲学稿”范式进行改造。“讲学稿”设置了四个环节:1.认清目标,明确要求。简要扼要标明本节内容教学目标。2.理清层次,把握要点。预先疏理出本节内容的基本问题,要求学生利用3~5分钟时间朗读课文,并在课本相应位置标记出相关知识要点,而后老师进行精讲点拨。3.当堂训练,巩固知识。对教材内容中重要知识点以填空或选择题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强化巩固。4.拓展延伸,深化认识。对本节内容中学生应该掌握而教材并未详尽,或涉及本节内容中的高频考点、具有较高能力要求的高频题型,我们以习题形式让学生进行拓展性训练。如,我们在九年级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关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教学时,在“拓展延伸、深化认识”环节中设计了:(1)结合我国资源、环境的国情,谈谈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意义。(2)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请从国家和公民的角度谈一谈应如何做?(3)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谈谈青少年如何以实际行动支持“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教材进行拓展延伸,帮助学生深化认识,提高能力。

我们通过创造性地实验实践“讲学稿”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走下讲台,走近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体验,相互交流,互动代替了“一言堂”、“满堂灌”。“讲学稿”真正给了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导学、导思、导练,在平等参与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自由交流、主动探究、大胆质疑,在相互追问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课堂“活”了起来,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学科成绩名列所在市(县)学校前茅,显示出了优质与高效,为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作出了贡献。

总之,遵循教学规律,立足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是构建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02.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

[3]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1.

猜你喜欢
思品思想品德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超学科”来啦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