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万学
一、问题的提出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呼,从其发明至今,由于其质轻、坚固、易成型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但物极必反,正是由于人们的广泛使用,塑料垃圾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它破坏市容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农作物生长、危害动物安全[1];另据英国《卫报》一位女记者的推算,如果将世界上所有的废弃塑料集合,足够把中国的土地包起来,而且是“每年包一次”;根据碳14同位素跟踪考察塑料在自然界中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塑料的降解通常需要200~400年[2],这就意味着进入或残存于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将以原有的形态长期在土壤中滞留,成为永久性的垃圾或污染源。如果任由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那么不做处理会怎么样呢?下面将从数学的角度看“白色污染”的问题。
二、从数学的角度看“白色污染”
(一)模型假设
1.以某地区“白色污染”为例,假设某地区的土地总面积N,该地区土地群分两类:①被污染的土地,记t时刻被污染的土地面积为x(t),②没有被污染的土地,记t时刻没有被污染的土地面积为y(t);
2.由于人们经常使用塑料袋等塑料制品的作用,使得被塑料制品污染的土地逐渐增加,其增加的速度与被污染的土地面积成正比,与没有被污染的土地在总土地面积中所占比例成正比.
(二)模型建立与求解
三、结语
从模型的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如果任由塑料制品的使用而不加以治理,必将导致整个地区的土地都被污染,该地区人们生存的空间将被严重破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治理“白色污染”,如减少购物塑料袋和农用地膜的使用、加强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制定全国性的专门法规、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等,通过一系列措施,使人们更爱惜自己的家园,更健康幸福地生活。
参考文献:
[1]朱文霞.白色污染的综合处置策略[J].中国化工贸易,2013(9):243.
[2]谭湖伟.降解性塑料综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5(1):95.
[3]姜启源,谢金星.数学模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