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自测题

2015-09-10 07:22张贵华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5年11期
关键词:塞林格肯尼迪荷塘

第四单元自测题(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一、基础练兵场(20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故乡的夜晚是静mì( )的,充满诗意,寥落的月光摇yè( )着,洒落一地的疏影。纤( )细的垂柳,澄( )清的河水,宁静如雕梁画栋中孕育的缱绻梦乡。

2.默写(4分)

(1)沾衣欲湿杏花雨, 。(《绝句》)

(2) ,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旧时茅店社林边, 。(《西江月》)

(4)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都这把年纪了,她还穿得像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B.丰沛的雨水使果树细滋慢长着,果农们的辛勤劳动终于在秋天得到了回报。

C.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D.这个贫困的小山村,人烟稀少,几户人家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山坳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B.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C.要是一篇文章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D.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5.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再写两个句子。(4分)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

; , 。

6.王兵吃完饭之后,习惯性地用餐巾纸擦了擦嘴巴,随手将纸扔在地上,苏海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啊!”王兵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捡起来,扔进了垃圾箱。(4分)

①苏海的言外之意是:

②王兵应该这样说才得体:

二、阅读精品屋(40分)

(一)阅读《山亭夏日》,完成7~8题。(4分)

山亭夏日

高 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①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①水晶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7.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图画,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8.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往往着一字而意无穷。诗中一个“入”字意味无穷,你能简要说说其在表达上的妙处吗?(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4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略无阙处( ) (2)或王命急宣( )

(3)虽乘奔御风( ) (4)晴初霜旦( )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1.请概括文中所写的三峡山水的特点。(4分)

12.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欣赏文章贵在深入其中,如若身临其境,便能得到身心的愉悦,获得美的享受。当读到“清荣峻茂”一句时,你脑海中感受到的是什么?读到“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时,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问作答)(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9分)

雨后清荷香

红枫叶

连日的几场大雨之后,雨渐渐停歇下来,气温也降了许多,阵阵微风吹过,裹着青草的芬芳,空气格外清新。

下午,走出古城的小北门,路面上还是湿漉漉的。我记起日日散步时看到的护城河对岸的那个荷塘,就忽然有了看看雨后荷塘的想法。顺着外环路往右前行,再转个小弯,然后穿过小桥,经过一排农家门前,就有一条通往荷塘的小路。窄窄的路旁,长满了荒草,两边都是鱼池。走在有些泥泞的路上,一扯一扯的,鞋上沾满了泥。好长时间没有走过这样的小路了,我小心地往前走去,远远地就看到了荷塘中随风摆动的莲荷。当我走近荷塘的时候,只见碧绿的荷叶错落有致,在微风中自然地舞蹈着,煞是好看。路遇忙碌着的守塘人,与我相视一笑,我随即便问,这个荷塘怎么看不到荷花呀?那人告诉我,这是一个以种藕为主的荷塘,因而荷花就少了。我若有所悟,一边沿着荷塘观赏,一边拿出随身带的相机开始拍起照来。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荷塘,塘里长满了茂密的荷叶,微风吹过,仿佛是一层层绿波在涌动。我闻到了一股荷香,可惜的是看不到几枝荷花。正当我感到有些遗憾的时候,突然,不远处被风吹动的、那如伞一样硕大的荷叶下,冒出了三两枝还未全开的粉红的荷,躲在荷叶中间。我走近了掀开荷叶,含苞的荷露着尖角,犹如少女略带几分羞涩,让人多了几分怜爱。那些大叶子的圆荷,也许是舍不得放弃上天赐予的水滴,将一窝晶莹亮澈的雨水捧在叶心,一串一串的水珠仿佛是水晶球在绿叶上晃动,又好似银辉在叶面上闪烁。看到这样的景象,荷花的娇羞,碧荷的圆润,让我有些迷恋,更多了对雨后之荷的景仰。

还在上中学时,我就曾读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十分喜爱那份宁静、独处;而对那些描写荷花的古诗妙文,也情有独钟,一直于荷心存好感。荷高洁的品质、娇美的形象,历来为人所称道。如今,我亲睹了雨后清荷的那份矜持、清新,内心更充满了对荷的热爱。你看,那白的、粉的花苞,一株株倚在荷叶丛中,亭亭玉立,是多么的脱俗!那绽放着的清丽,能不让人动容?至于被雨水清洗过的田田的叶子,更显青葱碧绿,它们精心呵护着三三两两的花儿,俨然就是护花使者。宋代杨万里曾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赞美莲荷,这充满情趣的清荷,又怎不让我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陶醉在夏日的荷色里,我丝毫没有顾及脚下的泥淖,只是满怀欢欣,频频地按下快门,拍下了荷之姣妍、荷之独立,并感受着荷的清廉之精神……我赞美雨后的清荷!

(本文由张贵华据网络资料整理)

13.文中画线的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做简要分析。(3分)

14.作者写赏荷之初,因未见荷花而感到遗憾,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15.在作者的笔下,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说作者对荷花的感情。(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3分)

不赴“总统宴”的塞林格

夏生荷

1962年春的一天,美国白宫邀请《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参加一个由总统肯尼迪为美国著名作家举行的宴会,凡是受邀者都可以偕家人前去。

能到白宫参加总统宴,这是一份极大的荣耀,但塞林格并没有当即给出同意前往的答复。两天后,肯尼迪总统的夫人杰奎琳直接将电话打到塞林格的家里,再次邀请。当时,塞林格的女儿皮基正好坐在电话机旁,当她得知对方是美国第一夫人,代丈夫来邀请塞林格出席宴会时,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了,赶紧把正在房间里写稿子的父亲叫了出来。

让皮基没料到的是,尽管杰奎琳有着传奇般的魅力,是一个无法让人对她说“不”的女人,但父亲塞林格还是谢绝了她。这让皮基生气不已:“我从没去过白宫,您为何要放弃这个绝好的机会?”

“跟你一样,我也非常想去见肯尼迪,他是让我打心眼里尊重的好总统,”塞林格回应道,“但我不能让自己走进一个‘充满自我’的夜晚——他们在那里为我准备好了太多不切实际的赞誉。譬如,总统会邀请我发表演讲,甚至发给我一枚奖章,而这一切都是我极力想避免的事,因为我怕压制不住自己的虚荣心。”

塞林格又说道:“我更怕总统当面邀请我出任公职,因为我天生就是一个不善于当面拒绝人的人,更何况对方是总统,但如果答应了,我将不能安心写作。”

女儿这才明白了父亲不去赴宴的真实意图,后来果然证明塞林格的猜测是对的,肯尼迪当晚真的想任命塞林格为自己的发言稿撰写人。

让塞林格震惊的是,一年多后的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葬礼当天,他和皮基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直播。当肯尼迪的棺椁出现时,皮基看见父亲潸然泪下,不住地哭,那是她有生以来唯一一次看到父亲落泪。

尊敬一个人并不等于要完全顺从他,不管他的地位有多高。不去追名逐利、不去攀附“高枝”不易,拒绝主动伸来的、唾手可得的地位和荣耀更难。

(选自2015年1月29日《牡丹晚报》,本刊有改动)

16.塞林格为何拒绝杰奎琳的邀请,不赴“总统宴”?(3分)

17.文章为何要写皮基接到邀请电话时很激动,又对塞林格拒绝赴宴很生气?(3分)

18.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塞林格是个怎样的作家。(3分)

19.文章最后一段说:“尊敬一个人并不等于要完全顺从他,不管他的地位有多高。不去追名逐利、不去攀附‘高枝’不易,拒绝主动伸来的、唾手可得的地位和荣耀更难。”这段话有什么含义和作用?(4分)

三、文笔展示台(40分)

20.请以“又见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尽量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猜你喜欢
塞林格肯尼迪荷塘
小荷塘
从肯尼迪1963年西欧之行再探“宏伟计划”成败原因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热闹的荷塘
荷塘
洞见塞林格——塞林格诞辰100周年
不拒绝善于用心的人
荷塘三记
小说《塞林格的信》出版
肯尼迪病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肌电图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