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暖是寒,谁说了算

2015-09-10 07:22肥姚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西太平洋厄尔尼诺太平洋

肥姚

气候冷暖看位置

哪一个因素对一个地区的温度影响最大呢?没错,一定是它所处的位置。生活在赤道地区,不用说,炎热是常态,羽绒服自然成了受冷落的主儿。而处在南、北极圈的地区再怎么暖和也摆脱不了冰雪的陪伴。

地理课时间

那么我们国家处在什么位置呢?我们处于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欧亚大陆的东部,紧挨着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拥有1.8万千米的海岸线。细心的同学注意到了,这里没有说山脉河流,只说了陆地和海洋的关系,因为这才是对气温影响最大的因素。

大家回想一下,夏天去小溪边玩水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有同学说,当然是很开心!好吧,他一定是来闹的。)是不是踩到被太阳晒过的小路会很烫,而进入小溪之后又感觉到一阵凉爽呢?这是因为泥土和水的比热不同。这个比热就好似物体对热量的胃口。泥土的比热小,“吞”下一点阳光浑身就暖暖的了;水的比热大,同样的热量不能将它喂饱,水还是凉凉的。阳光持续不断地释放热量,胃口大的水就会吸收到更多热量;同样,要释放掉这些热量,需要的时间自然也会更长,降温当然会比较慢。相反,胃口小的泥土升温、降温都会比水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海陆热力差异。

冬季,由于陆地冷而海洋相对暖和,大陆上空就会形成冷的高气压团,而东部和南部的海洋上相对形成暖性的低气压团。高气压团内的空气会流向低气压团,就形成我国冬季多偏北风和西北风。

冷暖得看气压团

如果你经常看天气预报,那么一定听过这个词“西伯利亚高压”——它就是东亚冬季风背后的力量。

西伯利亚位于亚洲内陆,因为冬季气温较低,空气受冷会下沉。而在亚洲东部的太平洋上,冬季相对气温较高,空气受热会上升。在高空,气流便从太平洋流向欧亚大陆,在西伯利亚地区形成高压。西伯利亚高压形成后,地面的气压高,就会像液体一样流向由于空气受热上升使气压降低的太平洋,这也就是前面说的冬季风。

也就是说,西伯利亚高压越强,我国的冬季风就越强,吹过来的冷空气增多,那么这样的冬天就更冷。

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也很大。它是位于我国东南方和太平洋上空非常稳定的高压环流系统,在它控制的地区,空气下沉,常出现晴空万里的稳定天气。而在它的外围区域,由于副高压从洋面带来温暖湿润的空气,多出现降雨。冬季,如果西太平洋副高压强大,有利于南方温暖的气流向我国输送,相对就容易出现暖冬。

如果我现在告诉大家,以上这些线索,都要等到真正入冬后,才能知道它们的强弱以及对我国的影响。也就是说,气压团也没有预测气温的本事。

此时,你们会不会大跌眼镜呢?毕竟我们刚刚可是花了好多脑细胞才理解了以上这么多专业的词儿呢。好吧,我承认自己是故意的。不过你也没白费劲,因为这就是影响我们国家冬季气温的主要因素。

好了,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问题——到底能不能预测冬季冷暖呢?

海水发烧气温暖

预测一个季节的气温是很难的,不过也有一些“提前因子”可以给那些不死心想要提前了解情况的人们提供一点线索,比如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厄尔尼诺。

简单来说,厄尔尼诺就是太平洋东部海水“发烧”的现象啦!

在正常年份(也就是厄尔尼诺隐身时),热带太平洋的海水这样“作息”:风向西吹,把海表水推向西侧,使得西太平洋海平面比东太平洋高。于是东太平洋的冷水上涌到表面,使得那里的水温比西太平洋低很多。

但这种“西暖东凉”的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隔几年就有可能发生异常:当东太平洋风力比较弱,推不动海表水时,海底冷水就不能上涌到表面为海面降温,这时海表水就“发烧”了,也就是厄尔尼诺来了。而当东太平洋区域内的海水比平时更凉时,我们就说拉尼娜(也称反厄尔尼诺)来了。

当然,科学家也不是大惊小怪的人,大家不会因为海水温度轻微的变化而大呼小叫,海水要升温0.5℃以上才叫厄尔尼诺,而降温0.5℃以上才叫拉尼娜。而且呀,一般要持续3个月到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变化,大家才会做出判断——这两个小家伙来了。也正因为它们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可以作为提前信号来预测冬季气温。

厄尔尼诺发生在遥远的太平洋上,那它是怎么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呢?和刚刚说到的两个气压一样,还是通过冷暖空气之间的流动来实现的。总的来说,就是厄尔尼诺发生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现暖冬。

影响冬季气温的因素很多,而且都在不停变化中,所以要准确预测一个季节的气温真是太难了。有兴趣的同学,欢迎你们加入研究天气的行列哦。

猜你喜欢
西太平洋厄尔尼诺太平洋
爱管闲事的“太平洋警察”
决胜太平洋
厄尔尼诺现象横行中国
跨越太平洋的爱恋
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影响
西藏南部暴雪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三步图解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太平洋还是北冰洋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