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丽军
摘 要: 《导游基础知识》是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本文从职业能力培养角度对课程设计提出一些建议,旨在让学生达到导游资格考试要求的同时,提高其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及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职业能力培养 导游基础知识 课程设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因此,导游类课程应该根据导游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导游基础知识》作为高职旅游类专业的基础课,是导游资格考试科目之一,如果能从职业能力培养角度对该课程进行设计,让学生达到导游资格考试要求的同时,提高其职业能力,则能为学生就业及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1.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设计
很多教师认为《导游基础知识》是为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导游“知识储备”,只要达到知识的积累即算实现目标。其实不然,职业教育要打破单纯传授知识,盲目积累知识的教学方式,突出其能力目标,让知识为做事服务。因此,应该用具体、可检验的语言,准确描述课程实际能够实现的能力目标——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用××做××”。注意,这里所说的“做”指“完成专业任务”,不是指“掌握知识”。所以,“能熟悉××知识,能掌握××知识,能了解××知识”之类都不是能力目标。
例如,导游基础知识、佛教的知识,从导游考试要求上说,我们不仅需要按照考试大纲“了解、熟悉、掌握”,更应该利用学过的佛教知识进行讲解,即达到“知识实际运用”的程度。进入一个佛教景点,在没有导游词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判断其佛教寺院的大概布局,也能就里面供奉的主要对象的名称、含义及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2.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为课程设置能力目标,那么如何实现呢?就需要通过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方式或方法实现。
2.1利用当地旅游资源
导游基础知识的课程是针对导游这个岗位设置的,因此该课程应该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很多学校在讲解《导游实务》课程时会考虑让学生进行景点模拟讲解,其实,两门课程的能力目标有本质不同,前者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后者是导游业务水平能力。因此,我们在讲解宗教知识时,可以利用当地佛教、道教景点、教堂,在讲解中国古代建筑时,可以利用当地古老建筑,在讲解自然景观时,可以利用当地的山水。以我校为例,在讲解中国民族民俗知识时,利用当地的青云山民俗园,让学生进行讲解。同时,青云山民俗园也是导游现场考试的景点之一,可谓一举两得。
2.2建立模拟导游室
但是,当地旅游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在此情况下,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一种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很多学校引进建立了模拟仿真导游室,利用3D软件,将全国各景区景点以360度真实场景方式呈现出来,学生可以全面、真实、详细地熟悉各类型景区,学生随着视频播放进展进行讲解,视频播放到哪里,学生讲解到哪里。并且软件附有导游词,可以让学生随时检验、学习、提高。
2.3积极参加、组织导游大赛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导游讲解服务大赛,锻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创作导游词等方法能力,通过比赛检验提高自己的讲解能力。例如,我校所在县级市诸城市每年都会举办导游职业大赛学生组,我校都会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导游服务大赛一般包括模拟知识讲解、导游业务知识问答、才艺展示三个环节。而且参加比赛前,学生要自己编写导游词。整个比赛下来,不仅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模拟讲解等专业能力,而且锻炼现场表现力和资料检索等各方面能力。但是,在当时当地没有导游服务大赛而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情况下,老师可以自行组织这样的比赛,从而有效实现“能力目标”。
2.4指导学生设计旅游线路
学生可以通过旅游线路设计等实训方式实现能力目标。如我校学生根据学过的“中国宗教”知识,结合山东宗教景点,设计的“朝圣之旅——山东济南(儒)、曲阜(释)、泰安(道)三日又”;根据学过的“中国菜系”知识,结合山东三大菜系特点,设计的“食全景美——魅力山东休闲美食三日游”。采用这些方式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知识来源于课本,又脱离于课本,因为我们不是教“书”,而是教“知识”,学以致用,或许学生的设计不是很完美,但正是这样,才让他们在不断进步中提高。
2.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有些能力目标在采用以上几种方式都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其他教学方法。如主要客源国概况,可以采用让学生分小组搜集资料、小组讨论,运用WORD、PPT等办公软件进行展示,派代表阐释,老师补充讲解等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等方法能力和社交能力,又可在无形中实现专业能力目标。
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设计
考核是相对目标而言的。课程要突出能力目标,不是不要笔试,而是将笔试与平时作业、课堂上的答问,出勤管理、实习、实训等过程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综合评价。但在笔试考核中同样要突出能力考核: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分析能力、灵活运用能力等。《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考核在笔试的同时,就可以与前面所说的线路设计、导游大赛的成绩、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结合起来,适当划分比例,以实现有效的课程考核目标。
以上只是从职业能力培养角度对该课程设计进行的探讨,真正要把该课程做好、做精,还需要下大工夫,在以后工作中不断实践、总结、提高,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的同时,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切实提高职业能力,为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育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2]李建英,许海元.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述评[J].200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