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程
今 年6月以来,成都市锦江区纪委全面启动新一轮派驻(派出)纪检机构改革。
“派驻(派出)纪检机构不是简单地‘对号入驻’,而是要充分体现‘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合理布局,实现全覆盖,构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前哨’阵地。”锦江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李永平指出。
为此,此次改革中锦江区纪委根据成都市纪委试点工作要求,按照“全面派驻、分类设置、职能明确、责权一致”的原则,不仅参照中央、省、市的做法,“照方抓药”,还结合前两次改革的经验以及锦江区实际,“对症下单”,推进了派驻(派出)纪检机构的调整优化,强化了监督力量,改革工作再次走在了全省前列。
不增机构的全覆盖
锦江区纪委将每个派驻(派出)纪检机构,视为一个“拍蝇前哨”。要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就不能让“拍蝇前哨”有“死角”,监督力量不能“独木难撑”。
“在不新增派驻区级部门(单位)纪检机构的情况下,我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派驻(派出)机构全覆盖,把‘拍蝇前哨’织得更密了。”锦江区纪委一名干部告诉记者。在成都市纪委的大力支持下,在锦江区委的统一领导下,区纪委首先横向到边,通过撤销5个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10个派驻纪检组、8个派驻监察室,更名13个派驻纪检组,重新设立15个派驻纪检组,统一名称,统一管理,加强了对区委、人大、政协机关的派驻,实现了对区级部门的全覆盖。
其次纵向到底,向16个街道统一派出纪工委(监察室),纪工委书记、副书记(监察室主任)全部实行专职,不分管和承担纪检监察工作以外的其他业务工作。街道纪工委书记在街道党工委中担任专职副书记,确保纪检工作必要的权威。街道纪工委专职干部编制工资福利、工作考核、奖惩等由区纪委统一管理。
在105个建立了党委的社区,全部建立了社区纪委,社区纪委工作经费和社区纪委书记岗位津贴由区财政列入预算保障,社区纪委书记选任和工作考评等由街道纪工委统一管理。
之所以敢于一步到位,首先得益于锦江区纪委多年来持续不断的改革与探索。
为将监督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让监督力量沉得下去、强得起来,2007年以来,锦江区纪委已经先后两次在全省率先实施派驻(派出)纪检机构改革。
2007年之前,锦江区各单位都设立了纪检组,实行双重领导、“同体监督”。为此,锦江区纪委将所有单位纪检组收上来,成立10个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分别对口联系监督10个左右单位、街道。
“这解决了‘同体监督’的问题,在当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慢慢又出现了‘隔得遠’、机关化的问题。为此,2012年底,我们又率先探索改革,采用‘派驻机构+纪工委监察分局模式’,部分派驻,部分纪工委监察分局监督。”锦江区纪委一名负责人称。这一系列改革都是坚持问题导向,探索更有效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力量的途径;也为此次改革奠定了组织人员基础、积累了改革经验,让锦江区纪委能率先全面覆盖。
之所以敢于一步到位,还得益于锦江区纪委的组织创新。
不管是纪工委监察分局模式,还是派驻机构+纪工委监察分局模式,其实都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监督力量分散,配置不合理,工作不到位。
“比如我们的危改中心,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任务重、纠纷多,下面还有3个临时指挥部。2012年改革后,派了个精兵强将去,还是忙得晕头转向。”锦江区纪委一名负责人称。
为此,锦江区此次克服困难,大力增加了一线执纪监督力量,每个派驻(派出)机构都配备了2-5人。同时,采取“单独派驻+归口派驻模式”,向19个系统规模大、直属单位多、监督任务重的区级部门(单位)单独派驻纪检组,向9个业务相近相关或者系统规模小、监督对象少的单位归口派驻纪检组。
“‘派驻机构+纪工委监察分局模式’其实就已经有‘单独派驻+归口派驻模式’的影子在里面,只不过纪工委监察分局是在局里,而非驻在相应单位。”记者调查发现,通过这两年多的运行,让他们能更合理、更客观的分类,决定哪些单独派驻、哪些归口派驻,避免造成新的力量分散和机关化倾向。
驻进去,还要动起来
“现在我们把台子搭起来了,‘尖兵’也派出去了,但不能坐等问题上门,改革关键是看实效,不是派下去就完了,按照中央的话说,不能成为‘不抓老鼠的猫’。不干,半点权威和优势都没有。”锦江区纪委一名负责人称,要让派驻(派出)机构敢担当、动起来,还需要通过机制创新,将压力层层传导下去。
为此,锦江区纪委探索建立了派驻(派出)机构落实监督责任日常工作备案制度。
该制度规定了派驻(派出)机构落实监督责任日常工作必须做的10件事情,比如谈话走访了解驻在单位领导班子和成员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执行党纪法规情况;查阅“三重一大”决议事项、工程建设事项和政府采购招投标、财务账目、专项审计等文件资料;开展警示教育和任前廉洁谈话等等。
“每个月备案一次。不要求十项工作全做,但总不能一个月你一项工作都不做吧。区纪委还将对备案进行排名通报,半年累计排名后5位的,由区纪委专项督查,视情节追责。”锦江区纪委一名负责人称,这除了把压力传导下去外,还要让派驻(派出)机构树立一个清醒的意识:他们代表派出纪委,必须履行监督职责。
为让派驻(派出)机构动起来,不要成了“稻草人”,锦江区纪委还创新了片区协作制,将所有派驻(派出)机构分为三个片区,每个纪检监察室联系一个片区。
“以前我们的片区协作只在纪律审查的时候启动,都是临时性的,这次我们要将它常态化,协作范围也扩大到执纪监督问责全部工作上。这样能最大限度的盘活存量、整合力量。”锦江区纪委一名负责人称。
在片区协作组范围内,涉及驻在单位班子成员的信访、纪律审查和专项督查工作时,由片区协作组统筹安排相应工作小组办理,通过交叉执纪、异地执纪,也解决了监督方式单一等问题。
锦江区纪委既“照方抓药”又“对症下单”,结合改革经验及区内实际,通过组织创新、制度机制创新,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了派驻(派出)纪检机构全覆盖、专职专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