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与孤

2015-09-10 07:22叶未央
北京青年周刊 2015年13期
关键词:桃姐亲生父母刘德华

叶未央

先不管电影拍得好不好,反正刘德华又一次成了电影院的焦点,一部《失孤》收获了不错的票房,也收获了还算过得去的口碑。尽管我认为和去年大热的电影《亲爱的》相比,《失孤》显得单薄一些、苍白一些、平淡一些,但是不能否认:这种以伦理思辨和探讨为核心的文艺作品总是容易激起观众共鸣的。

《失孤》这个片名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只用了最简短的两个字——“孤”与“失”就在高度概括影片故事的同时启发观众去思索一个伦理与情感的命题。坏处是把悲情色彩呈现得过于直观,以至于片名看上去就很伤感,不知道有多少人就冲着这个片名而不敢走进电影院了。一个父亲执着地寻找自己丢失的儿子,却遇上另一个被拐多年、已经长大成人的孤儿……这样的情节线索展开就是一个戏剧结构上的俗套,如果没有题材的独特性,完全不值一提。可是当“孤”与“失”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时,一个来自社会学范畴的命题开始在人们的同情心中悄然发酵,促使人们对残酷现实进行批判与反思。

所谓“孤”,是指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制造了一代“独生子女”并引发诸多社会问题,这两年国家先是放开“双独”可以生二胎,继而更是把“单独”生二胎提上议事日程,就是迫于日益严重的计划生育后遗症。即使在前计划生育时代,孩子的夭折或丢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是很大的悲剧,而对于“孤”一代来说,一旦发生某种原因的“失”,其后果就更加严重。这也就是电影《失孤》令人动容、令人悲恸之处。至于刘德华的加盟,只不过为这种悲恸点缀上了一些出于商业考虑的星光而已。

但是不得不说:在众多明星里,刘德华越来越呈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而日渐成为娱乐圈中德艺双馨的“异数”。作为一个商业明星,出演这样一种“伦理悲剧”属于费力不讨好的选择,那些想挣快钱、出大名的明星多半避之唯恐不及。而刘德华似乎对此类作品情有独钟,前两年他鼎力支持才得以完成的《桃姐》也在此列。当然,《桃姐》的水平和韵味是要高出《失孤》的。

在形形色色的电影中,最低级的是通过动作冲突给观众带来感官刺激的一类,再高级一些的就是通过情节冲突给观众带来戏剧性愉悦,而通过精心设置的伦理冲突使观众在精神上深入思考社会话题和人性纠结,则是电影作为文艺作品的更高境界。刘德华主演的《失孤》和《桃姐》就分别聚焦了“失去独生子女”的制度悲剧和“老龄社会时代养老困境”的社会问题,这两部电影的核心也分别在于促使观众在看电影的同时去思考“失孤”和“独老”的伦理困境与道德力量。

不过不能不说:在这类“伦理悲剧”中,刚刚在中国导演协会评奖中引发争议的电影《亲爱的》要比《失孤》复杂得多也深刻得多。同样是孩子丢了,《亲爱的》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失孤”后的寻找,还浓墨重彩于找到后的“纠结”——被拐卖多年的孩子随着无辜的命运变迁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新的家庭和感情,来自亲生父母的找寻和养母的亲情撕扯着孩子脆弱的心灵,更撕扯着观众的情感选择。在这部电影里,镜头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法律是非和道德审判,不是简单地鞭挞人贩子、同情寻找孩子的亲生父母,而是耐心地把“失孤”的亲生父母和付出全部爱心的养母放到平等的人性平台上一视同仁地审视,就给了观众更两难的伦理判断。

同样的伦理纠结还可见于更早一些的王小帅电影《左右》,一对已经离异的中国父母为挽救患白血病的小女儿,不得不放下两人的私人恩怨,放下两个重新组建的家庭之间的矛盾羁绊,尝试着再生一个孩子以提供可供捐献的骨髓……这是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也在挑战世俗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念,影片中的人物和影片外的观众,都像这部电影的片名一样——“左右”为难。这是一个道德陷阱,也是一个情感黑洞,更是一个伦理困境,让每一个身临其境者万分纠结,这就是“伦理悲剧”的艺术价值所在。

再说远一点儿,还记得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吗?那也是一出“伦理悲剧”。按照一般人的情感选择,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八个士兵的生命应该重于一个士兵的生命,可是斯皮尔伯格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让八个士兵冒死犯险去拯救一个大兵瑞恩的生命。就是在这样貌似有违传统“伦理”的道德选择中,张扬了美国的“价值观”,弘扬了美国的“主旋律”。

伦理,是人有别于其他动物所独有的社会约束,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敢于在这里下刀去解剖人性的矛盾与脆弱,正是“伦理悲剧”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桃姐亲生父母刘德华
职人刘德华
苍茫又轻柔的生活
锲而不舍
刘德华 海阔天空 一路是蓝
温暖的悲伤
《桃 姐》
养母主动为29岁女儿寻亲生父母:害怕她无依靠
刘德华因勤奋被推荐成为主演
被人收养,该赡养谁?
刘德华电影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