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芬
摘 要: 潜显理论是王希杰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语言学理论,如今仍有很强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中的词汇和语义都发生诸多变化。文章结合新近热点语言现象,考察潜显理论在汉语词汇和语义领域的二维表现。
关键词: 潜显理论 汉语 词汇 语义
潜显理论是王希杰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语言学理论,他指出语言存在“潜态”和“显态”。“显”指现存态,“潜”指过去态、未来态,“潜”加“显”就是语言的全息。词汇和语义是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语言形态上的潜、显特征在汉语中也有充分体现。
一、汉语词汇的潜与显
在词汇这个子系统中,潜与显的特性体现得尤为明确。所谓“显词”,是指现行语言系统中已有的词,在我们研究它们之前就已存在;与之对应的“潜词”则是“在此之前,从未存在过的,没听到过的,也没看到过的,但却可能存在,可能出现……”①
如果说“花瓶”是显词的话,那么“草瓶”就是潜词,制约词语潜、显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的实际需求。我们会在瓶子里插上花来观赏,却不一定会插上一瓶草。如果能满足社会上某一特定人群的心理需要,或是能满足交际的方便快捷与经济,也就是说,只要有合适的社会需要,潜词就会显化为显词。下面这几组词的使用情况就反映词语的潜显状况。
1. 囧、槑(méi)、烎(yín)类
这几个都是近年来十分热门的汉字,它们独特的形态起到了很好的表意作用。最早出现的“囧”由于字形酷似一张眉毛下耷、嘴巴大张的人脸,传递出一种郁闷、尴尬、无奈的情绪而大受追捧。本义为“光明”的囧原本已逐渐消潜于语言系统之中,却因为外形而“意外走红”,这是人们“由形传义”的社会心理得到满足的结果。
由此,我们不难推测“槑”、“烎”二字重新显化的原因。“槑”在《康熙字典》中就是“梅”的同音同义字,却因为是二“呆”相合,所以被用来形容“比呆还呆”的人;“烎”拆来来看就是“开火”,多用来形容一个人斗志昂扬、热血沸腾。这些汉字由“潜”到“显”,使语言交际更形象、更快捷。
2. 粉丝、沙发类
“粉丝”、“沙发”是源于网络世界的词汇,这里说的“粉丝”不是指食物,而是指支持者,它源自英语中的“fans”一词。既然“粉丝”的这一引申义可以指“对某一事物/人物着迷的人”,那么“某一事物/人物的坚定支持者——铁杆粉丝”,即“铁丝”的出现就理所当然。甚至“钢丝”——相声演员郭德纲的支持者,既是这类用法的延伸,又能表现偶像与众不同的特点,表现力很强。此外,一个新的名词——“散粉”的出现,又提供了除“X丝”之外的新结构,泛指博爱众星,不特定“粉”某一个对象的群体。
在网络语境里,抢“沙发”是指对别人发布的博客或帖子首先进行评论的行为,就像抢到最适合观赏的“沙发”位置,在读音上和英语中的“so fast(好快)”相似。这一用法一经出现,就由于其恰如其分的描述而引起网友的普遍追捧,此时的“沙发”是显词。
如果说抢在“前排”回复对应的是“抢沙发”的话,那么,第二个、第三个回复甚至最后回复的行为是不是也有专属的表达呢?如果“抢沙发”是冰山一角,满足人们“争抢着最先回复”的心理,那么应该有更多类似的表达潜藏在水下,伺机显现。果不其然,在“沙发”出现之后,“板凳”——第二个回复者、“地板”——第三个回复者,甚至“地下室”——某页面的最后一个回复者,都相继出现,实现它们的显化过程。
“X帝”、“X门”、“X客”、“X吧”类词的出现,“她经济”带动的“他经济”、“她时代”等词语的流行,“宅男”、“宅女”衍生出的“宅猫”、“宅狗”等,都是这类现象的例证。
3.老外、师母类
“老外”是中国人用来称呼外国人的一个词,依照这个逻辑,“老内”应该用来代称本国人。然而在现实语言生活中,我们并不这么说,“老内”这个潜词就缺乏显化的语言条件——我们称呼本国人已经有了“同胞”这一占位词。
如果老师为男性,对于其配偶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师母”,但如果是女老师,对于她的丈夫的称呼,好像还没有达成共识。这个问题多年前就已提出,却一直没有令人称道的答案。通过网络搜索笔者发现,解决这一问题的称呼——“师丈”,已经悄悄进入日常表达。通过“百度”搜索,笔者发现网友“BOBO郗泽”在2009年7月20日将一个标题为“老师和师丈喝交杯”的视频上传到土豆网(www.tudou.com)②,内容就是一名女教师在学生的要求下和丈夫喝交杯酒。由此可见,已经有人把“师丈”作为女教师配偶的专属称呼使用。但这种用法并不多见,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在笔者搜索的结果中,有人提问“师丈”的含义,有回答者用其本义“对老僧的尊称”予以回答,也有人答复是“老师的爸爸”。另外,还有人认为相比“师丈”,“师公”才是准确的用法③。
三、 汉语语义的潜与显
在语义这个子系统内部,有潜、显两种存在形态。显义是从已有的实际用例中抽象、概括、归纳出来的意义,是显在的、经验的;潜义是指未被人使用的,依据词语形式假设类推出来的,可能而合理的意义,是潜在的、逻辑的。不仅潜词的含义是潜义,显词也会有潜义。
1.汉语中的古今异义词体现了词义的潜显转换
古今异义词共包括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三种情形。词义的扩大,如“江”“河”在古代汉语特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所有河流;词义的缩小,如“臭”原指一切气味,现在特指难闻的臭味;词义的转移,如“闻”原本是听见,属听觉,现在则用在嗅觉范围内。这些词语含义的变化,都是由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语言的不同要求导致的。
语言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系统之中,词汇的含义也会随着时间变化而有所消隐或显现。据考证,“小姐”一词,在宋元时是对地位低下女子的称呼,也有专指称呼妓女的。宋元之后它变成对大户人家闺阁女儿的称呼。发展到近代,“小姐”被用来泛指未婚的女性。后来,这个词又重新指利用青春及肉体从事色情行业的女性。“小姐”用来代指“妓女”的这一含义,经历由显到潜、又由潜到显的过程。
2.词义的潜显是语言发展和语言艺术化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潜义是很重要的,是语义发展的后备军,社会文化语用条件的改变,推动词语潜在意义的显性化,从而使一个语言形式出现新的含义。
“七月流火”是许多人容易误用的成语,原本指的是夏历七月,大火星西沉,天气逐渐转凉,但现在多被用来形容天气炎热。虽然有人不断纠正,但误用还是很多。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夏历不同,现行历法的七月正是炎热的夏季,另一方面“流火”一词中的“火”自然给人一种火热的感觉,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这里的“火”指的是“大火星”。因此,有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七月流火”只是一个借形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应该被允许用来表示“天气炎热”。因为“火”作为“大火星”的这一含义已经处于潜层,我们翻阅《现代汉语词典》已经找不到“火”作为“大火星”的释义。无论是“七月”还是“流火”,其原本的含义都已经大大偏离现在的语言系统。如果天气预报员提醒观众“七月流火,请大家注意防寒,多穿衣服”,就有悖于我们的认知。所以,随着社会语用条件的改变,“七月流火”原有词义消隐,现有的显性含义赋予它们新的语用功能,是否这就能让“七月流火”正式形容“天气炎热”,从词义潜显的角度,相信读者能够找到答案。
显性词语的潜性含义,有出其不意的幽默效果。汉语字母词“USB”,原本是指“通用串行总线”,用来连接电脑与外部通讯设备,这是它的显义。此外,字母“U”的读音和英语中“you(你)”一致,“SB”在网络语言中指“很傻很傻的人”,是一种不文雅的骂人的称呼。“USB”拆分为“U,SB”,表示“你很傻”的含义,算是一种潜义。2012年4月30日,处于“方韩大战”漩涡中的韩寒就巧妙地利用这一点,上演了一次“骂人的艺术”:活动结尾,导演宁浩将两块金砖U盘作为礼物赠给两位嘉宾,韩寒毫不客气借花献佛“转赠”给方舟子:“U盘是用USB接口的,我在这就送他三个字:U,SB!”
此外,很多相声小品中也用到了显词的潜义,制造各种“包袱”。如“东坡肉”原本是一道名菜,但同时它还能像“唐僧肉”一般,指代“苏东坡身上的肉”。在某次联欢会上,有个小品中就出现了如下对话:
“老板,一份东坡肉,打包!”
“客官,不好意思,苏东坡是本人的偶像,我舍不得把他炖了吃,给您换一份唐僧肉,怎么样?”
这个小品就是运用了“东坡肉”这一菜名的潜层含义,从而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四、 结语
潜显理论是应用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它打破了索绪尔将“共时”和“历时”对立的语言观。运用潜显理论对汉语的词汇、语义进行考察之后,再次证明语言是一个动态系统,潜语言和显语言可以相互转化,这是推动语言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语言复杂而丰富,要以全面的视角看待语言,单一的语言学理论不可能解释所有语言现象,只能说提供一种可能性,因此要从语言的大系统出发,不能孤立对待语言事实。
潜显语言可以相互转化,这是推动语言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语言复杂而丰富,我们要以全面的视角看待语言,单一的语言学理论不可能解释所有的语言现象,只能说提供一种可能性,因此要从语言的大系统出发,不能孤立对待语言事实。
注释:
①见王希杰.潜义与修辞.语文月刊,1989(9).
②视频链接: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DnGWJ4VVo8/。
③详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702211.htm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9072189.html,http://baike.baidu.com/view/2375064.htm。
参考文献:
[1]安伟.从潜显理论看现代汉语流行语言[J].安徽文学,2008(9):345-346.
[2]王希杰.潜义与修辞[J].语文月刊,1989(9).
[3]王希杰.谈语法学的研究对象[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4]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9-123.
[5]张言.潜显理论视角下的新结构“被+x”[J].北方文学,2012(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