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一位名为玄奘的大唐高僧,为了寻求普度众生的真经,历经生死磨难,遍游天竺,回国之后又穷尽一生,译经、收徒,弘扬佛法,人们争相传颂他的传奇,直到成为一个神话,真正的玄奘精神,却被淹没其中。
一千多年后,一位叫做冯其庸的学者,曾12年七次出入新疆,两次登上帕米尔高原,在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达坂山口,重新发现、确认了玄奘回归的古道。在一次对冯其庸的采访中,时为央视主持人的曲向东,被真实的玄奘重新点燃。
从第一届“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开始,一群商界精英,重走“玄奘之路”。十年间,这场关于心灵和公益修行的宏愿滋芽生根,感召了更多社会精英,淬火出他们钻石般闪耀的心灵,衍生出独有的“戈壁精神”、“戈友文化”、“戈壁公益”,其所带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影响远超任何一场文化赛事。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曲向东发心以更为广阔的方式,在当下重新传播和弘扬玄奘精神,他在央视策划并组织了重点文化考察活动——重走玄奘之路,吸引了一批包括企业家王石和冯仑,经济学家张维迎,作家周国平等社会精英人士的关注和踊跃参与。
2006年5月,张维迎出了一个主意:商界人士是最适合走这条路的。经过周密策划,曲向东和他的初创团队,把这个发现变成了现实,在敦煌西北方向的瓜州县戈壁滩上,举办了“第一届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
果然,这些事业成功的商学院学员对挑战赛的热情超乎了他们的想象。活动后,很多参与的企业家对曲向东说,这个活动太有意义了,一定要把它坚持下去。这让曲向东忽然找到了一种价值感,他承诺:“我一定把这个事情办下去。”
穿越千年的“玄奘精神”会生命力如此强大,戈赛十年,一年比一年昌盛,从最初的6所商学院56名EMBA学员,发展到今天来自国内外43所商学院2000多名EMBA学员的参赛规模,已经成为一个海内外商业精英热衷追捧的、有精神主张的品牌。
如今,已经超过10000多人用双脚丈量过这条道路,成为中国工商精英阶层参与度最高、最有凝聚力的心灵励志之路。“戈友”(走过玄奘之路的队员)更被EMBA精英人群视为引以为豪的“身份”标签。
每年5月中旬,他们像候鸟一样回归到这里,在一片无际苍茫的戈壁滩上行走或奔跑四天,这是当年玄奘法师西行路八百里流沙中最痛苦艰难的一段,全程112公里……腿拉伤、脚起泡、脸暴晒,他们却甘之如饴,很多人选择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今年第十次重走玄奘之路。
“感受一下戈壁”这是大多数人决定去戈壁的动机,但走过这段不凡之路的人,往往会对生命和荣耀的意义产生新的思考和定义。对自然生态充满敬畏,对历史文化充满感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同行团队生死相依,那些曾经被深深包裹起来的人性,渐渐从沙尘中透出光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开始显现出来。
玄奘之路创始人曲向东说:“许多三四十岁的人,走到一半就痛哭流涕,不是因为脚痛,而是他们真的有所感触。许多走过这条路的人,他们的人生发生了重大改变……当人生越过最困难的一段时光后,人生境界会变得很不一样。”
十年的时间,“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打磨和锻造了一批又一批商业精英,汇聚了源源不绝的精神正能量,并辐射向全社会,联动出更加强大的社会正向效应。如今,“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不仅是一个文化赛事平台,更是一个传播大爱的公益平台。
在汶川地震后,走过玄奘之路的“戈友”自发组织了致力于贵州山区支教和防灾救援培训的民间公益机构“戈友公益基金会”。为了庆祝“戈十”,赛事组委会携手“戈友公益基金会”和广汽丰田汉兰达共同发起了两项公益活动:由百余名老戈友发起的“和我一起奔跑 我可以更远”戈友公益接力赛,比赛将为戈友公益基金会募款,帮助身心障碍的特殊人群获得更多阳光。此外,还共同推出《玄奘之路戈壁原创音乐大碟·十周年纪念版》,其中收录了来自北大光华、复旦、长江、交大安泰等几十所商学院的众多戈友们创作的15首戈壁原创音乐。戈壁原创音乐大碟在“戈十”点将台和赛事终点广显驿(白墩子)首度发行,并进行现场义卖,义卖所得已全部捐赠于“北京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在赛事终点举行的戈壁原创音乐节上,戈友们还现场演唱了各自原创的戈壁音乐,迎接”戈十”EMBA参赛队员。
除此之外,十届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也对赛事举办地瓜州做出了巨大的“属地贡献”。从最初的为瓜州当地政府提供一些文物保护上的费用支持,再之后,给当地政府捐助学校和物资,以及联手“戈友公益基金会”,做救援培训和长短期支教等系统的公益项目。
“戈壁挑战赛”所带来的心灵震撼,不仅改变了直接参与赛事的精英人群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其在救援、支教、青少年课堂等公益领域的探索及贡献,也使得赛事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华语商学院所涵盖的精英人群。
在“戈壁挑战赛”的促进下,瓜州县政府已将全程399公里,包含23处历史文化遗迹的“玄奘之路”定为县级线性文物保护单位。未来,玄奘之路组委会将配合政府制定这条路线的管理和保护规范,系统地研究如何对当地的环境和文化进行保护和推广,帮助每一个探访此地的人,以及当地百姓,提高他们对于当地的保护意识及知识。